流传最广的河南民歌,南山开满红牡丹
每年谷雨之后,洛阳牡丹开放。
狗建议不要轻易和牡丹合影,因为她实在太富贵了,容易把人衬托得气质猥琐。
至今我浑然天成的屌丝气息还回荡在洛阳古都几千年的暮色里。
牡丹这么大气的花肯定是原产中国。
这是一种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个头大,一看就是御姐范儿。
她还违背了花艳大不香的自然规律,体型这么丰满居然还很香,正所谓国色天香啊。
目前已知野生牡丹有9个种,分布在中国11个省,传播到世界各地。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牡丹都是人工栽培的品种。
中国古代有“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一说,对于栽培技术要求很高。
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她尊贵气质吧。
所以,只有国泰民安吃喝不愁的盛世,人们才有心思栽培牡丹,欣赏牡丹。
牡丹的繁盛就成为河南洛阳曾经繁华富贵,太平盛世的写照。
河南省位于中国东西部的过渡地带,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
在古老的地质历史上,气候特别好,曾经是大象的栖息地,河南简称豫就是大象的意思。
千年前,河南地区平均温度要比现在高3-4摄氏度,到处都是亚热带风光。
处处都是森林湖泊,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最早出现了传统的农业。
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河南省东边平原,西边山地,洛阳位于豫西山地的洛河冲积平原上。
地处平原,四周群山环抱,可以对内搞生产,对外搞防御,天赐的帝王之都。
洛阳从周朝起成为政治文化中心,不仅是经济发达的富贵之乡,还是文化昌隆,名流汇聚的文化圣地。
无论是官二代曹植,还是文艺青年群体竹林七贤,再到河南籍本土艺术家杜甫白居易都在洛阳混得风生水起。
洛阳的繁华在唐宋时期达到无与伦比的巅峰。
牡丹就是在唐朝盛世从乡间野地里正式走进皇宫内苑,开始了所向披靡的花王之路。
但是唐朝时期的栽培技术有限,牡丹只停留在供娘娘们顶在头上的阶段。
到了宋代,花工的栽培技术达到了空前高度,从理论到实践,牡丹的种植养护和保鲜技术至今仍然有借鉴意义。
牡丹品种都是以花工姓氏命名(姚黄、魏紫、左紫什么的)。
花王下凡走向民间,还掀起了一场上至豪贵名流下至普通百姓的牡丹审美热潮。
洛阳家家户户种花,花开时节全民出动赏花。
宋代人最爱的姚黄,千金买姚黄是当时的社会风尚,我们感受下。
洛阳还有个名菜从唐朝流传至今,叫牡丹燕菜,其实就是水煮萝卜而已。
可惜最终富贵之花也难保富贵。
随着全球气候越来越干冷,北方游牧民族,那些骑马吃肉的哥们南下了。
黄河流域自然环境也逐渐恶化,农业衰落。
终于,在公元1127年契丹灭了北宋,标志着中国经济重心正式告别黄河流域,向南迁移。
世事沧桑巨变,今天的洛阳,帝王将相的血脉早已被时代洪流冲刷。
只留有盛世的繁花提醒着人们,洛阳不只是历史书上的寥寥数语,更是千年华夏帝国的风韵犹存。
我们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戴松成,国花牡丹档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李永文,河南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