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内容来源:百度作业帮
(http://dwz.cn/5XFwC4)
,图文综合自网络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全面概括了人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
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
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
等等,所有这些构成孔子的道德修养学说。
1. 视思明:考虑是否看得清楚。
就算是眼睛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所以在看待一件事情时,要求每个角度都要仔细观察思考。只有看到实物的本质,你才会看得清楚明白。
君子视思明,要分得清是非,辩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可往往人就是看不清是非曲直,不敢或不想看清真假虚实。放弃了自我标准,换得一时安稳,良心却遭受煎熬。当然,如果看不清人和事,但是能够看清自己,愿意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这样的君子,至少还能守住自己内心的净土。
2. 听思聪:考虑是否听得明白。
一件事,一种观念,一个理论,一种言论,都不可人云亦云,要以自己的智慧去判断,去取舍。所以要听逆耳之言,要听远方之言,逆耳之言可以省思,远方之言可以攻错。
君子听思聪,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要听得聪明。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那里千差万别,有的真实,有的夸张。光是听人说,安能辨它真伪?君子要多听,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3. 色思温:考虑是否温和。
色,就是脸色,一个人的脸色,充分代表着他的内心情感。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往往都是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面对他人,自已的脸色,是和蔼可亲,还是拒人于千里。色思温,温者不冷不热,恰如其分。
君子色思温,谦谦君子,自古如是。君子应该有平和的心态,湿润的言语。要心怀宽广,有容乃大;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有时候太激烈和明显的表情能瞬间转变周围的气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君子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气量,比常人更稳定的情绪。
4. 貌思恭:考虑是否庄重恭敬。
貌者就是一个人的仪容、仪态。无论是言谈、服装、态度、在任何场合,要给对方一种要谦虚、恭敬,尊重的感觉。
君子貌思恭,要真诚待人,无论贵;懂得尊敬,也懂得谦卑,就像是玉一块,不如炭火那么炽热,不像冰水那么寒冷,温温的,让人觉得舒服。只有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那些目空无人,总是高高在上的人,不懂得自己什么时候应该谦虚和恭敬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
5. 言思忠:考虑是否忠诚老实。
忠,首先要做到的是“忠于自己”,不做违背良心,违背道德的事。然后才能做到忠于人,忠于事。对事竭心尽力去做就是忠,忠与信是不可分的,言而有信是做人的根本,诚实是最好的做人态度。
君子言思忠,要学会说话,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要言行一致,说出的话,掷地在声。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话,要对自己的心忠诚;说出的话,要对自己的行为忠诚。只可惜,有的人阳奉阴违,心口不一,时间久了,让人生厌。
6. 事思敬:考虑是否认真谨慎。
事无大小,也无贵贱,做好一件事,完成一件事,就是敬业。社会上有百行百业,所谓行行出状元,你选择做什么,要尊重自己的选择,以负责、尽职的态度去做,自然会出人头地。
君子事思敬,要懂得敬业,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