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养
以视频形式呈现优质育儿、父母教育内容,推荐高品质成长教育资源。助力中国新一代父母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当孩子问我“自私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是这样回答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养

新书免费送|99%的人不知道为什么长城是中国的象征

有养  · 公众号  · 育儿  · 2020-11-06 17:26

正文

我们的邻国日本有一位很著名的绘本作家——加古里子,经常给孩子买绘本的家长肯定知道他,他的许多书被引进到中国后,很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销量达到几十万的畅销书。


但很多人不知道,加古里子的所有作品中,耗时最长、花费心血最多的是一本和中国有关的书——一本写给全球小读者的中国历史绘本。这是一本关于“长城”的书,在日本上市后广受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样一位日本大师眼中的中国历史长卷吧!


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时,登上了北京的慕田峪长城,负责给他介绍长城的中国专家讲了一则明代“隆庆议和”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明朝隆庆年间,在内阁大臣张居正、高拱等人的谋划下,明朝与北方的蒙古部族结束敌对状态,达成互市协议,在长城沿线开放边境贸易。明朝为了保护贸易的安全,还加固了沿线地区的长城,增设人员把守。


明朝边境地区的“茶市”与“马市”


随行的专家告诉克林顿,修筑长城的人不想打仗,而是渴望和平。克林顿也评价此行:我认为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是向世界展示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外国人眼里,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他们透过长城的故事了解中国,更是以跨文化的理解,真切地感受到,长城蕴含着一种独特的中国精神。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绘本——《万里长城:穿越时空看中国》,就是出自一位外国作者加古里子。


点击购买《万里长城:穿越时空看中国》


加古里子是日本的绘本大师,他一生创作了500多部绘本作品,许多都成为长销不衰的经典,比如中国小读者也很熟悉的《乌鸦面包店》,单册销量超过了240万册。



加古里子曾说,他之所以创作绘本,就是希望孩子们成长为“聪明人”,希望他们透过绘本中的故事,学会独立思考。而这本《万里长城:穿越时空看中国》,是加古里子写给全世界的小读者——未来的公民的。


“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告诉读者长城的伟大及其历史,更是希望读者通过长城能了解中国漫长的历史,以及长城与欧亚大陆的关系。长城为解决世界各地的纠纷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实例。我特别希望读者通过这本书,思考一下如何实现与其他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问题。”

——加古里子



 跟着书本走长城 

 穿越时空看中国 


在这本书里,加古里子组建了一支“长城探险队”,邀请孩子们跟着书本走长城,穿越时空看中国。 



我们知道,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的长城,见证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


最初的长城是农耕民族为了防止游牧民族入侵而修建的,它一度成为保卫人民生活的安全屏障。



各民族在长城沿线发生对抗,也同时促进了南北文化间的交流,在这过程中,不同民族学会了和平共处,中华文化也不断繁荣丰富。


汉代向西延伸的长城,沿着通往西域的道路修筑,是“丝绸之路”上中西贸易通道的一部分,保护着中西方之间的商旅往来。 明朝时,政府也在长城沿线开放马市、茶市等。


20世纪,当世界大战的战火在中国蔓延,长城又成为了中国人抵御外来侵略的最前线。


在长城防线上与日军作战的八路军

(依据战地摄影师沙飞的摄影作品绘)


据《万里长城》的日文版编辑唐亚明回忆,为了创作这本书,加古里子收集了大量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料,家中堆满了纸箱;当时没有电脑,他都是手抄资料,手做卡片,比较条目,鉴别真伪,最后再请专家鉴定。


从中华文明的孕育,到长城串联起的2000多年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加古里子最终把这些内容呈现在一本只有64页厚的绘本中,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布局精细 

 用“小身材”装“大历史” 


这本书从准备到创作完成花费了近35年时间,光是页面的布局就构思了数年。


哪些朝代修建过长城,为什么修建?而那些不修剪长城的朝代,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书中以长城的修建为线索,将长城功能的演变与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相联结,让孩子在1-2个对页中看到一个朝代的历史全景图。



加古里子对每个对页的布局,都经过了精心的构思,突出时代特点,绘图精细,每一页都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在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时,加古里子用图表展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更迭,并手绘了诸子百家中孔子、老子等8位代表人物的画像,配以简单的介绍,让孩子对当时“百家争鸣”的历史盛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介绍汉朝,除了展现长城建设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突出汉朝为什么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具有领先世界的科技水平。


比如,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王充发现了磁石具有指南性质,为后来指南车和指南鱼的发明奠定了基础,东汉宦官蔡伦则用树皮、破布等改进造纸术,使更多人用上了轻便的纸张。




 邀请中国画家 

 参照真实史料绘图 


为了便于孩子阅读,加古里子在这本绘本中融入了17幅中国历代疆域图、40多幅历代名人(帝王、贤臣、文人、科学家等)画像、30多幅重要事件场景图,使丰富的历史知识得到直观化呈现。


他还邀请了中国画家、嘉峪关市政府顾问常嘉煌共同绘图,书中的所有插图都经过详细考证,参照真实史料绘制而成。


比如,左边这幅插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而右边这幅图是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一个画面,书中插画参照了右图,真实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


左:书内汴京景象插图

右:《清明上河图》画面


(请横屏查看精美大图)


宋、元、明、清的四位开国皇帝的画象,无论是装扮还是容貌都依据史书记载描绘:



而这幅描绘蔡伦改进的造纸工坊的插图,看上去很简单,但图中展现了造纸的每一道工序:砍竹子、在水中浸沤竹子、通过蒸煮提取竹料、在竹料制成的纸浆水中抄起纸张、用木板压纸、把纸挂到土墙上烘干。


本书插图-蔡伦主持的造纸工坊


这些插图的细节参照了中国古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纸料》中的画面:


《天工开物》中关于造纸过程的插图

(点击查看大图)



 贯穿世界历史时间轴 

 设置问答小游戏 


在这本书里,加古里子以长城为引子介绍中国历史,同时又希望孩子们能够从欧亚大陆乃至全球历史的视野中来了解中国的发展,所以他在每一章的最左边,设置了一条贯穿全书的世界历史时间轴,用不同的色块标注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历史发展轴线。



比如,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1776年,中国清朝时期,世界上出现了新的国家——美国。



书中每一章还设置了一道问答题,答案也藏在书页里,就如简易的导读般引导孩子一页页往下读,也能帮他们更好地领悟书中的知识。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领衔审校 


《万里长城:穿越时空看中国》中文版由资深编辑和译者唐亚明翻译,他曾作为亚洲代表,任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评委。


2011年,85岁高龄的加古里子登上长城

左起分别为:唐亚明、加古里子、松居直


中文译本的全部内容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李孝聪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马保春教授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许慧君老师联合审校。书中所有地图由中国自然资源部审核通过。



在这本书的结语部分,加古里子说道:


“长城绝不仅仅是一座古代建筑,还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象征。 ”


中国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吸引孩子们有一天亲自去爬爬长城,还能让他们透过长城而看到,中国人在风风雨雨中,为了幸福和平的生活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点击下图,立刻了解千年传奇“长城”背后的中国历史。


👆 👆 👆

点击图片可以享双11优惠福利价哦~


看到这里的你,

一定超级热爱这套书吧!


今天我们免费送哦~


我们将在评论区抽取读者

免费赠送《万里长城》

4套


活动截止时间:

2020年11月9日17:00


——如何参与活动?
1、文末留言,点赞量前4名,并点“在看”截图;
2、转发此文至朋友圈并写不少于30字转发语,获赞30个;
以上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哦!
符合条件者截图给小仙女(youyangHD)先来先得!
——截止时间
2020年11月9日17:00
动动小手,快来参与活动抽奖吧~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领取超级福利购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