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产业
清华控股源自清华,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型企业孵化、投资、运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旗下产业涵盖多元化综合性科技实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创新服务、科技金融、创意产业、现代教育产业集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新闻网  ·  黄晓明现身福州! ·  昨天  
福州道运  ·  【福运榕城】2月14日起,这条公交线路开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产业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参加“共生——环境\/城市\/建筑”中国建筑设计海外巡展

清华产业  · 公众号  ·  · 2018-06-05 14:17

正文

继2017“建东方”国际建筑艺术展策划之后,由关肇邺、何镜堂、程泰宁三位院士领衔的“共生——环境/城市/建筑”中国建筑设计海外巡展于2018年5月30日至6月20日,在圣彼得堡、巴塞罗那、佛罗伦萨开启巡展征程。清华控股成员企业清控人居集团旗下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5个项目参加巡展

当代中国的造城运动,令城市在全球化、商业化发展下渐趋标准化,亦使城市面貌渐趋同质化和单一化。在城市趋同的过程中,城市和建筑以复杂的方式存留并发展,成为自上而下的结构模式,建筑成为城市规划和自下而上的自发推动力相碰撞的矛盾产物。

2018“艺术欧洲”国际建筑艺术展以“共生——环境/城市/建筑”的展览主题,将建筑与文化再次提升到艺术层面,旨在尊重人性和历史的前提下呼唤多元化、包容、有活力的城市生态系统,寻求城市文化、社会、空间多层面的共生。这也是建筑与城市秩序、历史与文化脉络的异质合体共生。

中国建筑设计海外巡展植入“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从中国人自古以来利用自然,顺应天道出发,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生思想。中国在历经长期发展之后,延续祖先对环境的敬畏,回归自然,通过将建筑和谐融入自然的手段,寻找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多元模式。基于此,主办方与策展人也在探寻挖掘人们对建筑文化、城市文化与城市建筑语言的重新思考。

在“共生”的主题之下,策展人将展览从内容结构上分作“院士文献展”“建筑与文化展”“平衡建筑展”“文旅建筑展”“城市更新展”“新探索展”和“建筑语言展”共七个联合板块,以求深入探究环境/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

院士文献展

以关肇邺、何镜堂、程泰宁三位院士的代表作品展示为主,表达中国设计对“共生”的思考。

关肇邺院士参展项目

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

(点击查看 关肇邺院士专访

清华大学医学院

建筑与文化展

诠释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意义,讲述文化与时代、地域之间的联系,分析建筑与文化在具体地域与历史脉络中的关系,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实践项目为载体,全面剖析其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参展项目

清华大学图书馆四期

设计团队: 关肇邺(主创设计师 、刘玉龙、韩孟臻、程晓喜、姚红梅、王彦、姜娓娓

建设地点: 北京市清华大学校内

用地面积: 7500㎡

建筑面积: 15000㎡

海北州海晏县中藏医康复中心

设计团队: 刘玉龙(主创设计师 、姚红梅、胡珀、祝远、王灏霖、李炎、朱丽、于晓苏

建设地点: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

用地面积: 75700㎡

建筑面积: 30000㎡

洞庭湖博物馆暨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馆

设计团队: 莫修权(主创设计师 、张晋芳、凌厉、李孟洋、刘国松、任晓勇、刘梦娇、黄靖文、刘俊、祝天瑞、王学军、王增印、江枣、姜海峰、蔡为新、徐青、张琪、张伟、于丽华、任健凯、乔钰淇、王磊、张松、潘敏、贾启超、姚嘉轩

建设地点: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

用地面积: 101062㎡

建筑面积: 50864㎡

平衡建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