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前最后一期,跟大家推荐几本书。
婆婆很忙,读书不多,一本书如果没能在
5页之内
吸引到我会立刻放弃。
觉得自己很肤浅,但并不感到抱歉。看书跟交朋友一样,一开始就不投缘何必花更多时间了解对方内涵。
选了10本来推荐,不一定是新书,但都能让缺乏看书耐心的我
一口气读完
。
1,“故园风雨前”是在微博上发现的作家,一看她出书马上买了。
是我过去一年里买的为数不多的
纸质书
之一。
以下书目截图来自豆瓣。
是一本生活随笔集,名副其实的
鸡毛蒜皮
,比如在成都菜场听别人聊天,身为上海人的大伯为了做腌笃鲜在北京买笋等等。
平淡动人的语调,都是人间真情。
婆婆和她同为成都人,看到她写和睦热闹的大家庭、长辈里的居家男什么的,就像是在
看自己的人生
。
除了短篇还有这种小片段,看得我捂心口。
2,差不多类型的还看了这本,一个
英国女生
在成都各种吃的随笔。
还挺有意思的,没事干的话可以看看,忙就算了。
顺道推荐一本旧书,我心目中的外国人写现代中国
第一名
。
作为一名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比很多中国人更懂中国。
3,短篇小说集
《冬泳》
是无意中找来看的,1990年代东北下岗潮一些小人物故事,看完惊呆了!
作者并没有很方便地去大力渲染什么揾食艰难,而是始终保持高度的克制和冷静,让他笔下的人物在
萧瑟、清冽的北方
静静燃烧。
万中无一的写作天赋,羡慕不来的。是我过去一年向我老公大力推荐的
唯一一本书
。
尤其喜欢其中几篇的结尾,魔幻又富有诗意。
说到北方的冬天,俄罗斯著名作家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这本《鱼王》写得也很棒。
它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在广袤、荒凉又壮美的
西伯利亚
土地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描写动植物的语言都美极了,写人也很生动。
没有列入年度推荐是因为
故事性不强
,阅读感受不会很流畅。文字和意境是迷人的。
4,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一个小贩在
伊斯坦布尔
的一生。
见证了这个土耳其城市40年的变迁,唯一不变的是爱与纯真。
飞机读物来着。一路上老公不断干扰我:(飞机上)这部电影好看哦你要不要现在看?我电脑里有两季美剧现在给你看?
完全没理他!一口气把这本小说读完。
5,《打开一颗心》是纪实类随笔集,英国一位著名
心脏外科专家
经典案例回顾。
听上去怪不吸引人的……我当时买了五六本书,前面几本都弃了,无奈打开了这本。结果一打开就放不下来。
除了感叹现代医学神技,从一个个案例里还可以看到乐观顽强的人性和世间百态,很精彩。
6,日本小说《孤独小说家》讲的是一位没啥成就的鳏居小说家一边抚养儿子一边苦苦挣扎的故事
,我跟我老公都看得
泪流满面
。
网上蛮多人抱怨说太平淡无聊了,可能我们俩比较吃日本小说这一套,很淡很淡的温暖。
7,我喜欢的科幻小说不多,继《三体》之后第一次跟老公有共鸣是美国科幻作家约翰·斯卡尔齐这套
“老人的战争”三部曲
。
不同星球生物的人格设定非常有意思,对于一些科幻构思的解释也很生动,总之满好读的。
建议三部曲按顺序阅读。
说到老人的战争,最近看的这本《爷爷一定要离婚》也算是“老人的战争”吧。
轻松幽默的
家庭小说
,85岁的倔老头与除了孙子以外的所有人为敌,让人伤脑筋。
看到最后只剩下感动,看到哭。
8,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讲的是中国最底层老百姓的故事,卖豆腐的、杀猪的、染布的……你不会想到有人会写那么啰嗦的一本书去描写他们内心的孤独。
夫妻也好,朋友也好,人生在世就是要找到那个
“说得着”的人
,说一句顶一万句。
是我和老公
共同打call
度最高的一本书。
看完把刘震云的短篇小说集《一地鸡毛》又找出来重看了一遍,现代小市民生活,文字功力太好了。
9,
《醒来的女性》
前半部分讲的是195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的生活。
一开始看的时候有点抵触情绪:又是一本讲大道理的女权书?那个时候的家庭主妇和我们现在有什么可比性?变化很大了好吗?
看了才知道,和出轨吵架什么的相比,家庭中的拒绝沟通、冷暴力、无性、否定女性价值……在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
一点都没变
。
在机场麦当劳里看到下面这页忍不住哭出来。
1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石黑一雄
不同作品的风格相差蛮大的,有的是典型日式大叔文风(比如《浮世画家》),有的是英国老绅士叨逼叨(比如《长日将尽》)。
其中
《无可慰藉》
算他的欧美系,构思尤其与众不同,讲的是一位钢琴家到一座城市演出的经历。
陌生人突然变成亲人、打开一扇门突然到了另外一个空间……整本书像是跟着主人公进行了一次
漫长的梦游
。
各种含混的、不确定的、缺乏安全感的情绪,作家下笔游刃有余,非常厉害。
他的《远山淡影》、《小夜曲》分属日系和欧美系风格,我也很喜欢。
上次推荐过
宝宝学英语
的书,今天为
小学生寒假
推荐四套/本儿童书。
都是我8岁女儿利用自己的玩耍时间主动看的,可见真心有意思。
1,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共6册,适合8岁+。
法国儿童作家 + 哲学博士的作品,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关于生命、信仰、真理这样的宏大命题。
光看
目录
是不是就觉得挺棒的。
有些内容大人看了
也会有启发
。
比如这一页:我们很快就能感觉到痛苦,但幸福出现时,我们却不一定能察觉,我们总是忽略它的存在。
2,
《啊哈!原来如此》
和
《啊哈,灵机一动》
。
美国趣味数学大师马丁·伽德纳的名作,里面有各种关于逻辑、概率、几何的有趣例子。
这两本书比较深一点,我女儿会选自己看得懂的看。
它们所属的“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丛书”一共有五本,
另外三本
:《物理世界奇遇记》、《奇妙的物理学》和《从一到无穷大》更有名也更难,留到中学看。
3,英文童书
Judy Moody
共9本,适合6到9岁。
想要表达自己、想要在拼写比赛里打败同学、想要恶作剧……
我给三年级的女儿买过好几套类似的小朋友主题图书,但好像没有谁能比三年级女生Judy Moody更具吸引力。
对于英语阅读水平
要求
不高
,不过真心写得好:语言简单生动,故事结构和节奏也很棒。
这样的“耍耍书”看多了,我相信对于小朋友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会大有裨益。
4,美国儿童小说Confessions of an Imaginary Friend,适合8岁+。
这是我女儿的
个人推荐
,她说这本书很有想象力,充满悬念,有趣又感人。
是关于一个8岁男孩的故事,下图是节选。
查了下是《时代》周刊评选的2015年
十佳童书
之一,美亚上评价也很高。
还搜到有
中文版本
,看过的人不多,评分很高。
今天的书单就是这样,一共提到了17本大人书、4套/本儿童书,祝大小朋友们拥有一个愉快的假期!
【几枚横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