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泛家居圈
中国家居建材家装业主流咨询平台,商务合作1382445997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泛家居圈

皇派门窗何以成为吴晓波“走进标杆工厂2025”首站?

泛家居圈  · 公众号  · 家居  · 2025-03-14 20: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 泛家居圈 ,关注 中国家居建材家装业主流咨询平台


从世界工厂到制造强国背后,是无数个小厂的“车间革命”——范居士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制造业完成了从中低端到高端的华丽转身,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0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时的19.8%稳步提升到2023年占全球31.1%,与排位靠前的美、德、日、韩、英五强之和相当。截至目前,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经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这卓越成绩的背后,是因为中国有着世界无法复制的工业体系,涵盖了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据统计,在全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种产量排名世界第一,大到钢铁、船舶,小到打火机。这也意味着, 在中国,每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细分品类,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品类王”。

3月5日,由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走进标杆工厂2025”的探厂首站正式启程。 罕见的是,此番吴晓波聚焦的产业是门窗,对标的企业是皇派。鉴于他以往考察的多为格力电器、极氪汽车、海尔等宏大的行业与领军企业,这一选择背后,是否蕴含着更为深远且值得探究的缘由呢?

从配角到主角,被低估的门窗行业


在走访皇派过程中,吴晓波表示 门窗是一个正在被唤醒的全新的行业 ,结合“走进标杆工厂”系列所洞察: 真正的产业颠覆,往往始于那些被低估的角落” ,这用来形容中国门窗产业的发展再适合不过。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拥有建筑和家居双重属性的门窗,表现上都太过“低调”。

首先,从行业端来看, 门窗也属于家居零售品类,但其表现与隔壁定制、软体、家电可以说是大相径庭。龙头企业中,定制有欧派、软体有顾家,都做到了百亿级的规模,家电更是有千亿级规模的美的,在这“三座大山”的桎梏下,门窗显得有点渺小, 头部企业的规模才到10亿级,且只有两家。 不被市场熟知,不受资本青睐,好像成了门窗行业的真实写照。但事实真就如此吗?实则不然。

当我们主观地用成品家居、定制家居的增速标尺来衡量门窗时,也就忽视了其独特的行业坐标系正在发生位移的客观事实。以行业成熟度为例,可以说定制、成品、家电等品类的黄金时代已经随着地产的发展周期走向落幕,门窗则不同,其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品牌化、标准化进程的滞后恰恰预示着巨大的整合空间,后劲足。我们来看两组直观的数据:

一是我国门窗行业规模自 2012 至2023年以来保持约10%复合增长水平,截至2023年我国门窗行业规模已经达到1.2万亿。二是目前我国家装零售门窗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其中,高端系统门窗市场更是在过去五年内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5%。

可以肯定地说, 随着新房增量时代的结束,会利空大多数家居建材品类,但对于门窗来说绝对是利好的,特别是在家装门窗领域, 有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激活存量市场的空间很大。

包括家居行业近两年出现了定制企业或职业经理人跨界门窗的趋势,这也侧面印证门窗赛道的“低集中度+高成长性”对于家居行业而言,是具有更多想象空间的。

其次,从消费端来看, 伴随住房市场转型,“居住质量升级”成为主流消费趋势, 门窗品类迎来价值觉醒,从隐形配角转为品质人居的核心担当。 比如市场出现一批隔音、隔热、抗风等多重性能的门窗,被消费者当成守卫美好人居体验的最后一道防线。

综合看来, 门窗这个长期被资本冷落的行业,正迎来从边缘配角到产业主力的价值重估。

吴晓波首选的门窗“标杆工厂”,皇派有什么底气?


回看吴晓波《走进标杆工厂》栏目,入选的行业大拿不在少数,而皇派是这个系列活动以来,规模最小,也最年轻(18年)的企业。作为吴晓波观察中国制造转型的微观切片,皇派门窗的入选绝非偶然。

其背后折射出两大关键动因:其一,皇派是当之无愧的门窗行业领军者,行业仅有的2家10亿规模企业,皇派就是其一,在规模与影响力上稳居门窗第一梯队;其二,皇派成立以来,就以硬核品质立身,以品牌价值赋能,在"硬实力"与"软实力"两个维度持续创领行业标准,对于企业、行业以及宏观经济的逆周期发展都极具参考价值。

硬实力方面, 我们从研发、生产、交付三个维度来看。首先是产品的研发, 皇派展现出的创新基因太鲜明了,其对产品创新的定义是从零部件开始的, 大到玻璃用材的硬度、抗击能力,小到五金材料的耐受性、铰链的开合表现,皇派将每一个零部件都纳入影响门窗隔音、节能、抗风性能的考察范围内。 141个零部件+260项科技专利,最终构成了一扇皇派门窗 科技 矩阵

吴晓波曾评价 皇派是品类创新的缔造者, 这里的品类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皇派将门窗从泛家居品类中单拎出来,创造了一条独特的家居行业蓝海赛道 ;二是指 皇派 以高端隔音门窗 定位 把品类创新细化到零部件,从更微观的角度磨合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门窗产品。 范居士认为吴晓波解读得十分到位。当前门窗市场是失序的,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低价竞客等现象层出不穷,大有劣币驱逐良币的反常态趋势,而皇派这种对于创新的颠覆性理解,恰巧能够重塑行业对于门窗的理性认知。

其次,生产制造上, 皇派是业内较早进行数智化转型的门窗企业,其2014年就开始整合供应链资源,用于系统性生产效率的提升,这个前瞻性的布局也决定了皇派能在产业转型上较早吃上红利。例如,通过智能立体库的搭建,皇派 将各项工艺流程的人工能耗2小时缩短到智能产线的短短13秒。 甚至去年皇派智能生产线 效率提升了40%,订单达成率大幅提升至97%。

交付服务上, 皇派不断精进自身所倡导的“十分产品 十分安装”理念,产品 矩阵方面营造社交客厅、无烟厨房、静谧睡眠、品茗赏景、休闲阳台、零噪阅读、宽敞卫浴、静奢入户八大静旖空间门窗系统,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可感知的美好生活方式;服务周期方面,在此次吴晓波及百位企业家的见证下, 皇派重磅 发布了 “中国好门窗3Q品质标准”, 该标准主要涵盖三大交付承诺: 100%原厂正品保证、五星安装服务升级、超长质保售后保修升级。

很客观地说,皇派对于产品研发、生产、交付的硬性指标不仅 重构了消费者对门窗 产品 的价值认知,更 逼门窗行业服务升级 ,形成“品质竞争”的良性生态。 举个例子 ,小米凭“技术普惠”圈定米粉 ,以及 大疆靠“极致创新”凝聚极客群体 ,这背后让消费者买单的不仅是产品先锋的技术体验,还有对产品供应链的高标准要求,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当多数门窗企业还在价格战中挣扎时,皇派门窗早已吃透了品牌持续收割市场红利的底层算法。即选择以产品为矛、以标准为盾,在门窗领域复刻“苹果式创新路径”,用超前一代的技术储备满足当代市场需求,用严苛的品控标准建立竞争护城河。

软实力方面,皇派有着清晰的品牌价值逻辑——做个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的“高价值”品牌。 近年来我国一直推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皇派也是实践者,打造绿色智能工厂、成立绿色低碳研究院,从多维度赋能产业绿色转型。而消费层面,在去年价格战如火如荼之际,皇派就曾表明拒绝价格内卷,推崇价值升维。从皇派门窗的高客单价来看,说明消费者已经开始认可这项产品的价值,而不再是作为装修的一个附加选项。

品牌实战专家崔洪波提到,品牌的关键在于创造可被感知的价值,而高端品牌则是创造丰富多元的可感知的价值。作为高端门窗引领者的皇派,就是如此。 它用 八大静旖空间与3Q品质标准系统性地证明着: 这个曾被认为缺乏技术含量的行业,完全可能诞生出媲美消费行业的用户价值创新范式。

逆周期时代,皇派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


当前经济周期下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企业要想生存,就需要灵活应对,持续创新,加速行业转型升级。 综合品牌意识形态和品牌举措来看,其实皇派难能可贵地展现了很多“逆周期”的品牌特质,范居士认为这些品牌特质就是未来中国门窗破局高质量发展的希望。

对于门窗行业而言,皇派是技术创新引领者、是品牌高端化推动者,也是数字化转型先锋。 在低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家居行业中,皇派门窗的标杆案例为企业如何逆势增长提供了全局性的思路,即守好 “品类、品质、品牌”三板斧。

对于佛山而言,皇派的这场“微观革命”是佛山制造转型的缩影。 作为门窗行业的领军品牌,皇派扎根于佛山这座"中国工业第四城"的区位优势中,这里不仅以"有家就有佛山造"享誉全国,更汇聚超3万家泛家居企业,成就了万亿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门窗产业已形成千亿级市场容量。皇派和佛山这两个中国门窗智造能力的象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佛山 以二次创业的姿态,奔向 “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新征程,而皇派也结束产业转型,迈向品牌价值升维新阶段,两者互相托举着彼此,在国际舞台上擦亮“中国门窗智造”名片。
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皇派代表着一种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门窗行业作为建筑材料产业的一部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皇派门窗此番数智化、绿色化产业转型,深度符合国家对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要求,将为加速中国经济全面转型输送可持续的能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