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孚成立于1992年,是
中国POCT龙头,
也是中国POCT领域的开拓者,是中国IVD行业的前辈。
圣湘成立于2008年,作为IVD行业的“后浪”,早期万孚曾是圣湘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如今的
分子诊断龙头,
在新冠之前籍籍无名,那时候的中国分子诊断霸主还是达安。
10月24日,圣湘和万孚在同一天陆续披露Q3财报。这已经是圣湘和万孚生物连续多次在同一天披露财报了,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二者间的暗暗较劲。
前三季度,
圣湘营收10.33亿元,同比增长63.24%,
营收已超过2023年全年了;
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跌34.80%,
扣非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637.21%。
净利润的同比下跌,应该是受到去年同期出售真迈部分股权影响,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影响,毕竟近年来,
圣湘一直是最有钱的国产IVD企业之一。
圣湘近几年投资、理财动作频频,截止到三季度末,圣湘依然有
超44亿的货币资金。
所以圣湘非经常性损益波动大并不奇怪,达安也有类似的问题。
2024年前三季度,
万孚营收21.81亿元,同比增长8.83%,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9.04%,
扣非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14.88%。
万孚营收、净利润均超圣湘的2倍,
但是增速上,圣湘则是大幅领先,圣湘是中国所有70家IVD上市企业中,近年来
增速最快的之一。
万孚也很优秀,在当前集采、控费背景下保持高个位数增长的IVD企业不多。但资本似乎更看重增速,只要增速足够快,就可以给资本无穷的想象力。
圣湘董事长戴立忠博士在2022年的时候,曾是
万孚的前十大股东之一,更是万孚除两位创始人以外,最大的个人股东。
不过据万孚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戴博已退出万孚股东。
戴立忠博士和万孚生物创始人之一的李文美老师都是湖南人,戴博是湖南长沙宁乡人,李老师是湖南衡阳人。
湖南确实出IVD人才,
三诺总部也在长沙,亚辉龙创始人也是湖南人。
截止到11月1日下午收盘,
万孚市值118.4亿,圣湘市值135.7亿,
青出于蓝胜于蓝,一浪更比一浪强。后来居上的圣湘,到底做对了什么?
万孚有
免疫胶体金、免疫荧光、电化学、干式生化、化学发光、分子诊断、病理诊断,以及仪器和生物原料
九大技术平台。
万孚依托九大技术平台形成了
心脑血管疾病、炎症、肿瘤、传染病、毒检、优生优育
等产品线。
圣湘通过投资安赛布局电化学发光,通过投资真迈布局测序仪,在免疫POCT方向,继续完善呼吸道产品组合。
圣湘在
呼吸道疾病、妇幼健康、血源感染性疾病、基因测序、免疫诊断
等领域均有领先优势。
相对而言,万孚在POCT领域的发展比较全面,在POCT的各细分领域都位居行业前列。而圣湘在分子诊断领域虽然有着全面的产品线,但业绩突破目前更多集中在呼吸道产品。
化学发光是二者共同发力的发向,
圣湘加大对免疫化学发光平台的投入,电化学发光平台心肌和炎症等系列产品已开始进入市场销售。
万孚通过收购天深医疗布局化学发光,并将化学发光列为核心战略,是最重要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化学发光的步调上,二者惊人的一致。
万孚以
外延并购和战略合作
的方式来开拓业务平台,完善产品、技术及渠道的布局,形成初具规模的“万孚生态圈”。
分子诊断方面,
万孚与多家国外分子企业达成合作,投资北京普译生物,推进肿瘤伴随诊断与早筛、遗传病与罕见病诊断技术发展。
病理诊断方面,
万孚形成了对病理科主流细分的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和分子病理的全覆盖,为病理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化学发光方面,
并购的天深医疗产品主打“单人份化学发光”,与万孚自研的“管式化学发光”能形成协同效应。
业务层面,万孚与包括阿斯利康、迈瑞、默克等多家国内外的头部医疗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生态圈”各个主体的有机互动及战略协同,
促进万孚业绩持续、稳定的增长。
圣湘9月27日的数智化伙伴大会,主题就是
“数智赋能,生态共享”。
圣湘生物携手宏石医疗、新芝生物、奥美泰克、华为云、IOVIA、京东健康等产业龙头带来一场数字化盛宴。
圣湘也通过投资与战略合作等形式,
从一个普通的IVD企业,转变为一家生态平台型集团企业。
整体思路和万孚非常接近,只是万孚有更多时间的沉淀,而圣湘更聚焦单点的突破。
总部在广州的万孚相对于总部在长沙的圣湘,在海外业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万孚在IVD企业中,布局海外业务也算比较早的,
自2004年开始开拓海外市场。
万孚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6月30日,万孚有海外注册证335个,其中美国FDA获批72个、欧盟CE获批247个、加拿大MDALL获批16个。
万孚今年半年度报及Q3财报均未披露海外营收数据,不过根据万孚海内外业务增速可大致判断,
万孚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将从2023年的27.85%,提升到31%左右。
圣湘设立了印尼、法国、英国、菲律宾、美国等海外子公司,在泰国、沙特等国家设立了办事处,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圣湘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Q3报告中,没有披露海外数据,2023年圣湘境外营收0.69亿元,占比总营收6.89%,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预计也在7%左右。
综合来看,
万孚的海外业务启动更早,发展更成熟,
结合广州的地域优势,形成了较强的壁垒。而
圣湘通过深圳的投资,上海总部的建立,未来也有较大机会在海外实现突破。
在9月27日的圣湘生态大会上,圣湘提出
PCR就是POCT,而POCT也是PCR。
从某个角度,也能看出圣湘的野心,
技术平台的界线打破后,行业的发展空间将更广阔。
曾经,PCR是一种需要复杂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技术,虽然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但不适合于现场快检。随着技术的进步,便携式、易于操作的PCR设备已经出现。
传统上,POCT主要用于简单的检测项目,但技术进步使其能够承担更复杂的分析。通过将PCR技术集成到POCT设备中,原本POCT设备的检测精准度问题将得到解决。
将PCR的准确性与POCT的速度相结合,促进了及时的临床决策,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
丰富了PCR及POCT设备的应用场景,提高了相关产品的市场可及性。
PCR与POCT的融合代表了医疗诊断领域的重大变革,将PCR视为POCT,反之亦然,反映了提供精确、快速、便捷检测解决方案的技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