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来源:
本文内容来自环球时报
, 感谢
环球时报
的
付出和成果。
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解决中国制造业的“芯”病,大家都很着急。然而,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浮躁会让我们走入误区,反而发展得更慢。产业发展有它的规律, 芯片是异常复杂的系统,复杂系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必须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持续改进。这个事情门槛特别高,不能着急。必须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孤独,踏踏实实磨砺技术,才能把产业做起来。
近年来,中国芯片进口额屡创新高,进口金额更是早已超过石油进口额,缺“芯”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块“芯”病。为实现芯片的国产化替代,中国政府和民间资本都投入大量资金。但在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逆差再创新高,达1932.6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16.6%。为何巨额投资见效不明显?
首先,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西方科技公司过去在技术上对中国严防死守,使得中国坚定决心发展自主技术。在取得一定成果后,西方科技公司开始向中国转让淘汰技术。由于混淆了实现安全可控和做强产业两个目标,且对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艰巨性认识不足,大笔资金被花在购买国外淘汰技术上。
其次,社会资本的盲目投资导致资金错配。社会资本的一大属性是趋利避害抢风口,对于像人工智能芯片、物联网芯片这一类新出现的热点非常热衷,但对于已经被美国及其盟友垄断的CPU、GPU等领域,只有国家队在做,社会资本鲜有投资。而新兴领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市场还处于开拓期,没有形成规模,暂时还无法从市场上大量回笼资金。这就使社会资本的投资成为抢风口的烧钱游戏,使本来可以投资在CPU、GPU等短板领域的资金,空耗在金融资本的游戏中。
最后,一些企业在经营上的浮夸导致资金效率低。相对于十年磨一剑做技术,包装、运作、抢风口显然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青睐。举例来说,由于人工智能非常火爆,众多公司开始玩概念,不论是做比特币矿机,还是做DSP,摇身一变都成为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完成融资或正在融资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已经超过40家,而且大多数都是在2015年后成立的。
发展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解决中国制造业的“芯”病,大家都很着急。然而,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浮躁会让我们走入误区,反而发展得更慢。产业发展有它的规律, 芯片是异常复杂的系统,复杂系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必须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持续改进。这个事情门槛特别高,不能着急。必须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孤独,踏踏实实磨砺技术,才能把产业做起来。
各位小伙伴们好,芯师爷致力于为产业人士搭建最强人脉圈,在这里除了能收获产业优质文章,更能加入高端人脉群。加群方法:长按二维码,加群主为好友,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
行业群:
物联网IOT、电子代工厂SMT、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充电桩行业、工业自动化与4.0、无人机群、汽车电子科技、智能可穿戴、新能源汽车产业、VR/AR虚拟现实、安防与监控系统、IC设计与原厂、半导体材料设备晶圆、半导体封测、半导体代理分销、半导体投融资群、元器件撮合交易1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