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二爷鉴书
第一时间向大家推荐好书和介绍,同时坚决揭露烂书,以IT、互联网行业为主。个人品味,仅供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信湖南  ·  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昨天  
娱乐资本论  ·  不走2024弯路,今年春节档胜在“合家欢”+ ... ·  2 天前  
娱乐资本论  ·  不走2024弯路,今年春节档胜在“合家欢”+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二爷鉴书

几本与创业相关的书籍简评(文末有 20 本赠书)

二爷鉴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4-22 08:59

正文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推荐几本跟创业者相关的书,在本文的最后会免费送出 20 本书给大家,欢迎各位参与活动。

《创业维艰》

这本书曾经出现在扎克伯格办公桌上,作者本·霍洛维茨是硅谷知名的天使投资人,也是创业者,吃过猪肉,见过猪跑。他的在书中说「在担任 CEO 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这本书篇幅不大,值得创业者或在创业公司工作的人们阅读,你或许会在书中找到共鸣,那些在深夜以后折磨你的噩梦和纠结,面对人群的强颜欢笑和背过身去之后的惴惴不安。还能找到有参考意义的实践指南,比如如何裁员,如何面对员工等等。

这也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当你置身于抉择关头、团队组建、信任危机、办公室政治漩涡中时,书里的观点或许能帮你面对无助。它还可以帮助你识别那些真正的创业者,择善而从,择木而栖。

《从 0 到 1》

跟《创业维艰》性质类似的一本书,作者彼得·蒂尔也是创业者加投资人的双重身份,是个活跃的输出者,我很喜欢他从资本角度看问题时的很多观点。

这本《从 0 到 1》中有很多离经叛道又很极端的观点,因而引起了大量的争议。这也是这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不求全中庸,而是斩钉截铁地做出论断,如同全书开篇的那句狄更斯一般的宏大断言 Every Moment in business happens only ones.

网上已经有很多驳斥这本书观点的文章,建议在读书的时候也一并搜出来读一读。我们的偏见从不来自偏见,而是来自闭塞。让不同的偏见充分竞争和拉扯,才是让我们真正完整的唯一办法。

《精益创业》

顺着上一本书说开来,彼得·蒂尔对精益理论并不以为然,他认为一切细微修正都抵不过从 0 到 1 时奠定的基础,那是骨子里的东西,是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他甚至提出了蒂尔法则,说 A startup messed up at its foundation cannot be fixed(生而谬误,万世不能易也)。

但精益并不是一套对外封闭的体系,而更像是种工具。对于特性驱动,阶段性周期短而密集的产品,精益有利于应对竞争,保持活力,而有些商业周期比较长,前后依赖性很强的生意/产品,就很难完全用精益的方法论来操作。

这并不影响《精益创业》成为一本优秀的商业著作,让我们意识到不能总是埋头做事,要尽可能通过交付价值来验证价值,尽早失败,快速调整。对创业者来说,敏捷的身形和笃定的信念一样重要。

《腾讯传》

吴晓波老师为腾讯立传,当时我拿到书的时候很激动,一本优秀的传记能给读者带来的东西是极其深远的,史实、史观、人物、环境等等。但平心而论,我觉得这一版《腾讯传》并没有满足我的期望。作为中国互联网乃至整个科技领域绝对现象级的企业之一,腾讯自己的发展,联系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环境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变革,近景、中景和远景,都应当勾画出一本更激动人心的著作。

但这也并不是一本烂书,大量细致的事实和作者的商业见解还是非常值得一读。别想着读完之后自己成为下一个马化腾或成就下一个腾讯,从里面得到启发就足够了。

《增长黑客》

这本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增长」这个概念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中的流行。增长黑客是产品运营化的一系列方法论和思维框架,突破了单一的职能边界,把市场产品运营工程和数据混在一起,推动产品用户的增量,这样的方法非常适合职能本来就模糊的创业初期。

随着红利殆尽,那些疯狂和粗放的增量不再遍地都是。留住每一个客户,为他们创造价值,再通过他们持续进行价值传播成为一门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范冰结合许多增长案例介绍这门手艺,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见解,给我很多启发。

虽然通过四两拨千斤的手段获得产品爆发性增长的故事总是让人们津津乐道,但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增长,所有的可持续增长都必须以好产品作为前提。

《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王兴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创业者,眼光精准,做事扎实,行业口碑也很好,不赖股权什么的,是个有格局和胸怀,能成大事的人。另外我也一直觉得他挺真实的,直到今天我还保留看饭否的习惯一大半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在饭否中持续的输出,不做作,不清高,经常会给我启发。

这本书是由他人而非王兴亲自执笔,有点遗憾,有些内容写得软绵绵的。不过这倒不妨碍从大量的事实中了解他,以及学习他做产品和做企业的方法。王兴不愧是中国顶尖的产品经理,有不少一针见血的观点,非常锐利。

《周鸿祎自述 :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我有一次跟 Fenng 一起去深圳出差,揣着这本书,结果回程在机场书店碰到了周鸿祎本人。他们俩人寒暄了一下,我当时没反应过来,事后想想,应该让他给书签个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