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谷
生物谷致力于为生命科学领域科研人群、生物医药产业界人士分享非常新鲜的生命科学研究资讯、非常齐全的生物医药产业动态。在这里,趣味科普与行业干货齐飞,学术大咖与吃瓜群众同乐。还有更多精彩活动等着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点点又做了一款SLG?但这次感觉不太行 ·  13 小时前  
春江潮起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 ·  18 小时前  
春江潮起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 ·  18 小时前  
白鲸出海  ·  AI语言学习的第一个独角兽,ARR ... ·  昨天  
白鲸出海  ·  字节即梦AI上榜,海艺SeaArt访问量超越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谷

会议报名 | 生物医学光子学交叉论坛

生物谷  · 公众号  ·  · 2025-01-21 19:58

正文



生物医学光子学,一门将光学与生物医学完美融合的前沿交叉学科,正逐渐揭开生命科学的神秘面纱。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这门学科便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关注。随着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光谱技术等光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光子学不仅为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还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它利用光的特性,如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等,从微观到宏观,从细胞到组织,对生物体进行无创或微创的探测、诊断和治疗。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光学成像、光动力治疗、光学分子成像、光学生物传感器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发展。




慕尼黑上海光博会期间生物谷将携手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为期一天的专题研讨会,盛邀来自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生物医学及光学专家,以及来自企业的特约嘉宾,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这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生物医学光子学技术如何为科研及医学领域提供服务。

论坛内容将从生物光学传感与调控、生物芯片、光学诊断与治疗、组织光学光谱与成像等多方面去展示这个全新的融合领域为我们科研及医疗人员带来的变革及便利。同时也会共同探讨生物医学光子学未来的发展与挑战


论坛亮点


● 介绍三类新型的纳米探针设计、制备和性能测试及在光学仪器、芯片检测、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AO-TPEFM技术及其在活体组织成像中的应用。


● 介绍受激辐射光淬灭超分辨显微成像和光谱解析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技术,活体三光子脑神经成像设备和飞秒光源开发,相干光学层析/显微成像和宽谱/扫谱光源和自适应光学和自适应光源以及调制选通探测器等。


● 生物医学表征与药物质量控制的光谱和颗粒分析解决方案。


● 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以其独特的长波长红外飞秒激光光源,展现出深穿透性、低光毒性、低散射及高检测效率等多重优势。


控制细胞微环境参数,引导构建功能血管,推进人工组织构建与调控研究。


会议时间

2025年3月11日10:00- 15:30


*具体会议日程以现场为准


嘉宾介绍

 

杨旭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先后任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医学应用物理平台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博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相关研究,先后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康奈尔大学以及美国西北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21 年起在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担任副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特邀参加国际光电工程学会(SPIE)Photonics West、PIERS以及光学学会(OPTICA)IONS等国际会议做大会/邀请报告多次。担任光学学会(OPTICA)光学设计成像技术组副主席,任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和Frontiers in Photonics等期刊编委和客座编委。

 

何思聪

南方科技大学

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活体高分辨多光子荧光成像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近年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Elife,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共聚焦专业委员会委员、Chinese Optics Letters期刊青年编委等。

 

杨树明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等。被遴选为国际纳米制造学会(ISNM)会士、亚洲精密工程与纳米技术学会(ASPEN)理事;担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和几何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米测量与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微纳光器件与系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集成电路测量与仪器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制造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周磊

堀场(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生命科学业务拓展经理


2011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同年加入HORIBA Scientific。主要从事拉曼光谱、荧光光谱、颗粒粒度分析及分子互作分析仪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市场开发,同时负责化药/生物制药表征与质量检测等客户支持工作,具有多种技术联用的实验室及在线/离线过程分析的解决方案相关经验。

 

黄晖

徕卡显微系统  

应用工程师


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在Nat. Commun.,eLife,Anal. Chem.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多个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现就职于徕卡显微系统,主要负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DIVE、超高分辨STED、快速荧光寿命成像FALCON、及高端宽场显微镜的技术支持工作。

 

岳涛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副研究员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机器人分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决策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3D打印技术分会委员。长期从事微纳机器人、微流控芯片、生物信息与生物智能研究,在微纳操作与检测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攻克了非接触微操作、微制造和封闭微尺度环境控制,以及血管化器官芯片及其应用等关键技术。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加入我们,一起探索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无限可能!


扫码立即注册参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