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讲武堂
腾讯网军事频道出品。专业军事评论,解码环球军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讲武堂

见证国产大飞机发展的风风雨雨——商飞公司大场总装车间即将关闭,搬至浦东

讲武堂  · 公众号  ·  · 2021-01-24 16:48

正文

1月20日,随着一架ARJ21飞机总装下线,商飞公司大场机场总装车间即将告别历史舞台,未来ARJ21的生产将转移至更加现代化的浦东祝桥基地。


一、见证国产大飞机发展的风风雨雨

这个老车间已有近50年历史。大场机场原为侵华日军所建,解放后由海军航空兵部队管理,商飞也在大场机场设有ARJ21的总装线以及试飞基地。1974年7月,大场机场总装车间建成投用,1978年进一步改造成为试飞机场。


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在这里成功首飞,实现了我国大型商用飞机“零的突破”。

1986年6月30日,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组装的第一架麦道-82在这里总装下线。

2006年2月,这里为了迎战ARJ21飞机总装,进行翻新改造。

2007年4月,第一架ARJ21飞机从这里总装下线、首飞再到批产。

2017年12月的一天深夜,停放在大场机场30余年的运10,被拆解后坐上板车,穿越大半个上海,来到了位于浦东机场南侧商飞制造基地的新家。


可以说,大场见证了国产大飞机发展的风风雨雨,既有当初运十展翅蓝天的喜悦,也有“蜜月合作期”的苦恼与彷徨,更有现在加速发展的新时代。

二、明确搬迁,合作共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场所处的宝山区已经不再是农村,与此同时,军用机场的正常运行也逐渐受到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制约。这里曾驻扎海航第一个歼轰-7“飞豹”团,周边的居民听了豹爷20多年的低空呼啸。


后来,豹爷换防去了宁波,现在驻扎大场机场的是海航高新机群(运8反潜机和空警500),大场机场附近居民不会再听到豹爷起飞时加力燃烧的发动机轰鸣声了,但高新机群的起飞巡逻的频率比歼轰7要高得多。


2019年,沪苏签订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合作协议,此次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大场机场的搬迁正式敲定。媒体推测,南通新机场将来建造好以后,与浦东、虹桥两大机场一起,作为上海的航空主枢纽,而南通现有的兴东机场,估计会作为大场机场的外迁承接地,大场机场现在的这一块土地,可能会被释放出来。


三、机场走了,留下了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