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的时候真觉得战争离自己很遥远。牺牲、受伤……似乎和我没什么关系。可是我错了!
直到前两天,我在微博看到一名警察晒出自己的警官证,算是明白了,警察时刻准备着自己可能会受伤,可能会牺牲;也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警官证上要标注血型:那是为了受伤时抢救的需要。
此后,@公安部 官方微博转发了这条微博,@平安北京 又予以转发,并补充了一条说:“正面的警服正装照片也不让笑,因为可能牺牲的时候,那张照片要用作遗像”。
标注血型,看起来是小事,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看完这条微博后,我把我所有的军装能填写血型的地方,全部填写了一遍。那一刻,我明白了比转业、转文职、退役更重要的事,是时刻准备着去牺牲。
一、你可知道军人的血型标注在哪里?
作为军人,时刻准备流血牺牲,而我们的军官证、士兵证上并没有标注血型。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的军服、军帽上都留有一块区域,其信息栏为一个小表格,左边是姓名、单位、血型,右边填写对应信息。以便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血型。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教导员向我们介绍,军装上要求填写血型,就是为了战场上能够及时得到输血救治,而写上番号和姓名,是为了牺牲后遗体的辨识。
当时,刚入伍的我感到一丝悲壮。这或许是我最早接受到的关于“血性”的教育。
二、“三管”变成“三不管”,造成了备战“死角”
如今,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军装上那为了“流血牺牲”而留下的一小块需要自己填写的信息栏。或许,还有的军装因洗涤、训练磨损等原因,早已造成信息难以辨识。是的,长期的和平,容易让人忘记战争的残酷,忘记流血牺牲、马革裹尸。
有些官兵觉得反正不打仗,填不填血型无关紧要;另一些官兵压根就不了解血型信息对抢救的重要性,有的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血型。
当然,有多少部队会认真组织填写,也是个大大的问号。经常性的战备教育是否把军服信息栏的重要性告诉官兵?
此外,从管理体制上来看,小小的血型信息栏却牵扯着多个部门:军需部门掌管服装发放,司令部门掌管训练战备,而卫生部门又掌管血型信息,“三管”变成“三不管”,造成了战备工作的“死角”。
三、历史上,卫勤工作也曾成为“死角”?
对于基层部队而言,小小的信息栏是战备工作的死角,而对于整支军队而言,整个卫勤工作往往也会成为战备工作的死角。在20世纪初,现代军事医学崛起之时,多次战争已经证实,很多军队并不愿意严肃地将军事医学作为挽救战斗力的一种手段。
1899年爆发的布尔战争为期30个月。这场战争促使了南非联邦的形成,也使“游击战”这一战法走向世界军事舞台。在这场战争中,布尔人一方以8万余人的骑兵突击队对抗拥有45万名士兵和52万匹战马的英军,可谓实力悬殊。
这场战争的卫勤战线上的一名印度籍担架员,后来成为了律师,并领导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他叫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还有一名非现役医生,因为战功被封为爵士,战后他创造了一名叫做“福尔摩斯”的小说人物,他就是阿瑟•柯南•道尔。
但是英方终究忽略了“卫勤”这个战争死角。在这场战争中,医务人员的短缺、卫勤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以及转运后送的秩序混乱等问题逐一体现。英方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有2万余名英军士兵因战伤和意外事故住院救治,而因为疾病住院治疗的人数是上述数字的20倍,算下来几乎参战的每一名官兵都曾因伤病暂离战线。
仅伤寒一病,就导致了8000余人死亡。最终,英国在巨大损失与国际舆论压力下,与布尔人签订合约,草草结束了战争。
四、当护理的人员多为军官的女友或家属时……
在1904年至1905年的发生在中国东北大地的日俄战争中,大规模的手榴弹和战壕开始在战争中广泛应用。而这场战争是有史以来子弹和创伤所致死亡人数超过疾病所致死亡人数的首场大规模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争打响之时,日军和沙俄的军事医学水平已有天壤之别,两军的卫勤理论观念相差甚远。
整个60万日军中,因病伤亡的比例不足1.2%。而世界其他各国的因病伤亡比例是25%。此外,日军中有35%的作战力量在整个战争中都没有住院记录,45%的伤员最后重返战场。强大的卫勤保障为日军战斗力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看同时期的沙俄。首先医生在军队中的地位就远低于西方国家的任何一支军队。沙俄军队的医师往往得不到军官的同等待遇,而只能睡在患者之间的地板上。其沙河医院首席检察员叶捷尔斯基将军连医生都不是,只是一名警察局前局长。
无论是谁都能随意对医生的诊断提出质疑,卫勤后送没有专用的医疗救护车,而使用军需车代替。对病患进行护理的人员多为军官的女友或家属,且多非专业。
医疗资源匮乏,医务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得不到保证,卫勤指挥的不专业等等一系列问题,使沙俄士兵的身体和精神都收到极大的摧残。日俄战争以俄方的失败告终。
五、战争终究会过去,但必须带来反思,卫勤领域也是如此!
比如在布尔战争之后的1901-1914年,英军的卫生官员认真总结战争教训,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军队医学院被迁至伦敦,置于医学进步的核心之处,提高了对卫勤保障人员的培训标准。
以培训基层医疗军官和军士的卫生学院也得以建立。将卫生科目作为军官晋升的常规考察科目。成立了红十字会员、预备役医疗官和各级军官士兵等组成的国家预备队,用于战时扩大正规野战卫勤力量。
而小鬼子的军队更是全世界第一支要求作战体系计划中必须包含卫勤保障计划的军队。所有的军官,无论其担负什么职务,均被要求学习卫生学和卫勤保障相关课程。其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支成功建立了卫勤保障体系的军队。
△
图/蠢空格
六、如果我还没牺牲,请记得看看我的血型……
是的,我们说的是100年前的旧事,但是不论多少年过去,对于军队而言,“打仗”这个观念不能变,卫勤保障的理念、水平都不能成为战备的死角。当然,这身军装带给了我们荣誉和骄傲,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热爱这身军装。
面对军改,很多人也纠结这身军装。可是军装永远都静静地挂在那里。
她有故事,她也有血性,她还有话对你讲。
当南海风起云涌,当某些岛国和西方国家不断挑衅之时,请再看看那军装上那标有姓名和血型的信息栏,你真的为打仗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