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枭龙”战机总师杨伟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总统府接受马姆努思·侯赛因总统授予的“卓越之星”国家荣誉奖章,而在稍早的3月16日,巴基斯坦空军参谋总长萨赫尔阿曼宣布,2017年上半年开始的“枭龙”3战机项目将采用相控阵雷达,而这款雷达很可能是中国电科南京第14研究所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届时,“枭龙”3战机不仅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且也将为巴基斯坦获得相对于印度的战略优势。
KLJ-7A雷达尽管性能并不十分强大,但已足够对色厉内荏的印度战机构成明显优势。
众所周知,巴基斯坦计划以三批次生产150架“枭龙”战机,每批次50架,其中第三批次相比第二批次,最明显的技术进步就是升级雷达与具备空中受油能力。“枭龙”3不仅将具有可靠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而且要强化升级与预警机的协同作战能力。因此,有源相控阵雷达就成了“枭龙”3的标配。但为什么中国的KLJ-7A会成为巴铁的首选呢?毕竟KLJ-7A的竞争对手——莱昂纳多公司Vixen 1000E有源相控阵雷达相当强大。
尽管目前尚无KLI-7A雷达的官方数据,但我们却可以通过竞争对手——Vixen 1000E有源相控阵雷达来体会一下KLJ-7A的性能。有意思的是,Vixen1000E目前的唯一用户是瑞典的“鹰狮”E战机,其恰好是印度轻型战机竞标的头号大热。Vixen 1000E雷达对RCS0.1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50千米,下视距离110千米,可同时探测30个目标并按威胁等级实时排序,同时引导各类弹药同时攻击其中8个目标。
KLJ-7A的发展理念与苏35装备的“雪豹E”雷达相似,但选择了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模式。
有鉴于此,KLJ-7A雷达应具有类似功能。更加难能可贵的是,KLJ-7A雷达是在“枭龙”2装备的KLJ-7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基础上,通过换装相控阵雷达天线发展而来,其理念类似于俄罗斯在N011雷达基础上发展的“雪豹”E相控阵雷达,只不过中国选择了更加先进的有源相控阵体制。KLI-7A相对于KLJ-7的这种继承性,不仅令巴铁的换装技术风险更小,同时也能避难与宿敌印度未来的主力战机装备相同的机载雷达。
到“枭龙”3之后,“枭龙”家族就已足够完美了么?它就已进化为巴铁的理想战机了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枭龙”作为采用中等推力的轻型战机,前面早已有了优秀的模板,那就是“鹰狮”E战机,恰恰是“鹰狮”E的技术成果,或许为后续的“枭龙”4或“枭龙”5指明了发展方向。归结起来,在“枭龙”3及之后,“枭龙”家族还需要在航电升级、换发及任务拓展方面取得明显的提升。
目前中国的涡扇13只是RD33的仿制版,想能提高有限,此前巴基斯坦已拒绝将“枭龙”发动机由RD93替换为涡扇13。
“枭龙”3与中国的SD-10、“霹雳”10E等新一代空空导弹搭配,不仅将获得高端可靠的超视距、近距空战能力,结合相控阵雷达在多模式作战方面的优势,还可担负反辐射、远程对地精确打击等使命,这三种作战模式恰恰包含了巴铁在边境地区对印度的全部作战需要。届时“枭龙”一款战机就能完成对边界地域内,对印度的空军、炮兵阵地、防空雷达的全面打击。相比之下,印度目前没有任何一款战机具有类似能力。
相比“枭龙”,“鹰狮”E经过升级后(参见2月14日《凤凰军评》),其具备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将使其具有第二次入场打击的能力。相比“鹰狮”E装备的F414发动机,中国在RD93基础上研发的涡扇13发动机已竟完成,但整体性能依旧有限。未来中国若能实现歼20的涡扇15发动机的技术反哺,在涡扇13基础上发展出中国的“中推之王”,从而令“枭龙”具有类似“鹰狮”E的超巡能力,其相比印度现役战机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鹰狮”E战机的座舱界面已看齐第五代战机,综合航电水平甚至在俄罗斯T50战机之上。
除了武备、雷达、动力方面,“枭龙”还应参照“鹰狮”E,在航电上与第五代战机看齐。就像轻型战机也要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一样,第五代战机的航电系统不仅能令轻型战机具备更加高效的作战性能,而且也有益于歼31这类出口型第五代战机以个体技术的形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