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尽管迎来了2025年的春节假期,基金申请的准备工作却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的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申请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强调研究的原创性和科学问题的深入探讨,重视预期成果的科学意义和潜在临床价值。同时,资金预算的合理性、项目的可行性和伦理材料的完备性也成为关注焦点。面对这些变化,申请者需提前规划、精心准备,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对于标书的原创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针对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强调研究的原创性;对获得较好前期研究结果的项目,鼓励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工作。避免盲目追求使用高新技术和跟踪热点问题的项目申请。
2、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对于成果转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预期成果的科学意义和潜在临床价值。在申请书立项依据中释与项目申请有关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凝练出科学问题或科学假说,阐释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3、重点提到了对资金预算的把控:重视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否能够验证所提出的科学问题或假说,注重科学性、逻辑性和可行性;要求研究内容适当,研究方案翔实,技术路线清晰,资金预算合理。
4、强调了对于伦理材料提交的要求:对于医学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注意在项目申请及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针对相关医学伦理和临床研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包括在申请书中提供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审核证明(电子申请书应附扫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证明的申请项目将不予资助。
5、会增加对于项目延续性的考察:进一步重视对资助项目的后期管理工作,加强绩效考核,加强对系统性和延续性研究项目的持续资助,对前期研究项目完成良好的负责人提出的申请给予优先关注。
对于上面几点,还是有几点要特别注意的内容,第一是“避免盲目追求使用高新技术和跟踪热点问题的项目申请”,我们在标书中增加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研究方法写清楚,要不然就会有“盲目追求”的问题出现;第二,我们的科学问题还是要从临床出发,体现出研究的潜在临床价值,小编后面会单独出一期讲如何从临床问题中提炼科学假说,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第三就是预算的情况,每个项目应该写多少预算前文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第四就是伦理材料的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