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嵌入式微处理器
关注这个时代最火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IDEX ... ·  昨天  
中国民兵  ·  想成为“兵王”,这一步非常重要!!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今夜,巴菲特,大超预期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适时增加权益投资!这家险企今年这样干 ·  2 天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兵器工业集团召开2025年度质量安全工作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嵌入式微处理器

突发!谷歌Python团队解散

嵌入式微处理器  · 公众号  ·  · 2024-05-06 13:00

正文

说明: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出处。

谷歌的Python团队,被曝解散!

近日, 谷歌员工、CPython核心开发者Thomas Wouters 在社交媒体爆料,Python团队中的所有职位都将被取消。

Thomas介绍,谷歌为团队的员工提供了“替代职位”,但需要去 万里之外 做和原来一样的工作。

一名自称是团队员工的网友zem也怀念起了在Python团队过去的工作,并开启了在线求职。

谷歌此举不仅让Python团队的员工感到失落,在业界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不少网友都对他们的经历表达了同情,同时还有科技企业向在线求职的员工伸来了橄榄枝。

而PyTorch之父Soumith Chintala在看到消息之后,直接就是一个WTF,同时他还表示:

pybind11(谷歌资助项目)的一名维护者找到我问,(谷歌Python团队解散后)谁会成为我们新的资助者?

当然,除了资助外部开源项目,Python团队在谷歌内部,同样完成过许多重要工作。

全谷歌的“Python核心”

在同情Python团队的遭遇的同时,也有网友对他们的工作感到了好奇。

对此,有网友在纠正了他的说法之后,给出了解答。

首先他指出,让一个团队专门研究一种语言并非没有意义,事实上FAANG (Facebook、亚马逊、苹果、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以及小一些的公司都有这样的团队。

而在谷歌内部,除了Python之外也有团队专门研究C++、Rust、Java等语言。

他们通过 对上游代码进行修复优化,并对内部的Python进行升级维护 ,为整个开发团队降本增效。

他举例说,如果LLVM团队能把搜索速度提升万分之一,一年内就能给谷歌节约数百万小时的计算时间。

在这名网友的介绍之后,zem还进行了更详细的补充。

首先是维护谷歌内部使用的稳定版本Python,并确保能正常运行。

Python团队完成了从2.7到3.6,再逐渐到3.11版本的迁移,每次都要耗时数个月甚至一年,因为一旦引入新的代码,就必须对它引起的所有故障负责。

除了Python本体,谷歌使用的上千个第三方包、定制版的pylint和black也需要由他们来维护,还得撰写风格指南和代码库。

此外该团队还要负责支持外部的pybind11项目、将Python规则向Starlark迁移、对代码执行自动重构等工作。

而这些工作仅仅是开发本身,在这之外他们还要给谷歌内部使用Python的开发者给充当“客服”,协助其他团队解决与Python相关的棘手问题。

虽然要完成的任务有如此之多,但据Zem介绍,谷歌Python团队的规模还不到十人,人手并不充足。

不过尽管如此,Zem仍然对这份工作表示很满意,并表示这是他“最好的一份工作”。

但这种说法也不禁让人好奇——

一方面是被解散团队的员工说人手不足,另一方面又是谷歌直接把整个团队撤掉,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谷歌的“广进计划”

对于这样做的原因,谷歌还没有进行说明。

不过Zem透露,针对Python有关的工作,谷歌打算在德国慕尼黑另起炉灶。

同时他还表示,Python团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工作,都会被慕尼黑的新团队接管。

而至于深一步的原因,有网友猜测是——节约成本——因为在欧洲的用工花费要低于美国。

而这个慕尼黑的团队,也正是谷歌给Python团队员工提供的“替代方案”。

但显然这些在美国的员工并不希望跑到万里之外的德国,因此谷歌的举措几乎与裁员无异。

而仅仅是今年,这就已经不只是谷歌的第一次裁员或“重组”。

据Business Insider消息,上周财务部门也进行了“重组”,重组之后的工作地点则是班加罗尔(印度)、墨西哥城(墨西哥)和都柏林(爱尔兰)。

而规模更大且更加直接的裁员发生在今年1月,涉及来自硬件、广告销售、搜索、购物、YouTube等部门的上千名员工。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表示,这是个“艰难的选择”,但谷歌今年需要将主要将投资用于“重大优先事项”。

同时劈柴哥还透露,今年还会有很多裁员,但不会达到去年12000人的那种规模。

与此同时,微软、亚马逊、Meta等硅谷巨头,也纷纷进行着自己的“广进计划”……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