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江实验室
之江实验室官方公众号。之江实验室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打造,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总台央视】激情亚冬 逐梦冰雪 ... ·  9 小时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 ·  3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习近平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之江实验室

海外优青 | 之江实验室诚邀全球英才加盟

之江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5-01-23 10:16

正文


0 1
























关于之江实验室

之江实验室是浙江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于2017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 实验室聚焦智能计算,瞄准国家战略前沿、科技创新变革、战略产业创新三大战略需求,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服务支撑浙江创新发展的策源地,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

实验室现设有11个研究中心,围绕打造高效能天地一体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枢纽设施,支撑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家大科学工程等重点科研任务,推动科研范式变革和开放创新发展。目前,实验室聚集了一批海内外优秀的科研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致力于打造“主任科学家领衔+领军人才担纲+青年人才主力”的创新团队。

实验室坐落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地带,总规划用地1358亩,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613亩。实验室园区秉持“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建设理念,致力于打造布局合理、条件过硬、环境一流的未来社区模板和科学研究综合试验场。


0 2
























项目介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 3
























资助模式
资助强度: 100-300万元
资助期限: 3年

0 4
























申报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注:以上内容主要参考2024年政策,具体申请条件以2025年国家发布的项目指南为准。


0 5
























配套待遇



聘任岗位

可聘为研究员或其他正高岗位。


薪酬待遇

税前年薪70万起,入选后可获各级政府累计最高350万元个人奖励。按实验室相关政策享受高标准五险一金(其中公积金按最高比例12%缴纳)。


住房安家

提供120平以上可拎包入住人才公寓;为符合条件的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提供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起)、年度探亲往返机票等特色福利。


科研保障

根据实际科研开展需要,充分保障科研经费、办公实验场地、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设备仪器等科研条件。


团队建设

根据实际科研开展需要,充分保障包含博士、硕士全职科研团队建设;符合相应导师资格的,优先给予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名额。


职称评聘

经评估可通过绿色通道确定正高级职称。


事业编制

符合相关规定的,可申请纳入省级事业编制池管理。


人才认定

入选后可认定为浙江省C类人才和杭州市B类人才,享受相应子女教育、购房摇号、医疗保障、旅游出行等人才政策。


申报服务

专人负责申报联系,权威专家申报辅导,提升申请通过率。


其他保障

高标准年度体检、带薪年假、节假日福利、子女暑托班、园区餐饮配套等保障。



0 6
























招聘方向
面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时代新的计算变革需求,聚焦以“计算密集(Computational Intensive)、数据驱动(Data Driven)、基于模型(Model Based)”为主要特征的智能计算领域研究,实验室按照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最高效能的原则,探索算力极限、智能极限和感知极限等前沿问题,以关键核心硬件和软件的技术突破,夯实智能计算技术底座,打造高性能、高效能和高能效的计算系统。

通过体系性的创新突破,践行“Computing for Innovation”(计算驱动创新)的理念,推动科技前沿的探索进步和社会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