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魏涛非银资讯
专注非银金融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西新闻频道  ·  南宁市市长侯刚谈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计划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魏涛非银资讯

【华西非银周报】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扩大,市场将迎增量资金

魏涛非银资讯  · 公众号  ·  · 2025-01-06 12:00

正文

报告摘要:

本周(2024.12.29-2025.1.4)A股日均交易额13,347亿元,环比减少0.6%,同比增加74.8%。2024年四季度日均成交额18,529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日均交易额增加123.5%。2024年日均交易额10,620亿元,较2023年日均交易额增加21.7%。投行:本周发行新股2家,募集资金9.1亿元;本周上市新股4家,募集资金50.8亿元。2024年,A股IPO上市100家,募集金额673.5亿元。2023年,A股IPO上市313家,募集金额3,565.4亿元。两融:截至2025年1月2日,两市两融余额18,571.12亿元,环比下降1.21%,较2023年日均水平增加18.51%。两市融券余额100.01亿元,占两融比例为0.54%。

本周(2024.12.29-2025.1.4)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下跌9.89%,跑输沪深300指数4.72个百分点,位列所有一级行业第28名。细分板块来看,证券板块下跌11.33%、保险板块下跌6.37%、多元金融下跌10.44%、互联网金融下跌10.94%、金融科技下跌14.12%。天茂集团(-21.27%)、国联证券(-18.70%)、哈投股份(-17.44%)、第一创业(-16.10%)、华林证券(-15.66%)跌幅靠前。

► 券商:证监会扩大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

12月31日,根据证监会网站,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首批20家互换便利参与机构基础上,根据分类评价、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了20家参与机构,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目前,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即日起接受机构申报。央行创设的互换便利是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以提高自身在市场融资的便利性与资金实力,进而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增持股票。同时,互换便利工具的创设虽然不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能够显著提高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机构的融资能力以及资金实力,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发挥稳定市场的功能作用。根据证监会网站,工具实施以来,相关机构积极开展互换便利操作,根据市场情况稳步融资、投资,截至目前首批操作(合计500亿)已全部落地,实际投放超过90%,发挥了互换便利工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此次互换便利参与名单扩容及第二批操作推出,为更多券商、公募等机构资金入市提供流动性支持;有望进一步带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市,提振资本市场,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保险:金监局印发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安全技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与处置等方面提出了81条具体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元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技术保护体系,建立数据安全技术架构,明确数据保护策略方法,采取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将数据安全保护纳入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框架,针对敏感级及以上数据明确安全保护要求,实现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与信息系统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办法》旨在充分发挥监管的“指挥棒”作用,通过强化政策要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内部机制,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确保客户信息和金融交易数据的安全。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自然灾害风险。

1.非银金融周观点

1.1.市场及板块行情

非银及子板块的指数表现:本周(2024.12.29-2025.1.4)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下跌9.89%,跑输沪深300指数4.72个百分点,位列所有一级行业第28名。细分板块来看,证券板块下跌11.33%、保险板块下跌6.37%、多元金融下跌10.44%、互联网金融下跌10.94%、金融科技下跌14.12%。天茂集团(-21.27%)、国联证券(-18.70%)、哈投股份(-17.44%)、第一创业(-16.10%)、华林证券(-15.66%)跌幅靠前。

1.2.券商:证监会扩大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

12月31日,根据证监会网站,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首批20家互换便利参与机构基础上,根据分类评价、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了20家参与机构,形成40家备选机构池。目前,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即日起接受机构申报。央行创设的互换便利是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以提高自身在市场融资的便利性与资金实力,进而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增持股票。同时,互换便利工具的创设虽然不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能够显著提高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机构的融资能力以及资金实力,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发挥稳定市场的功能作用。根据证监会网站,工具实施以来,相关机构积极开展互换便利操作,根据市场情况稳步融资、投资,截至目前首批操作(合计500亿)已全部落地,实际投放超过90%,发挥了互换便利工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此次互换便利参与名单扩容及第二批操作推出,为更多券商、公募等机构资金入市提供流动性支持;有望进一步带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市,提振资本市场,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3.保险:金监局印发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安全技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与处置等方面提出了81条具体管理办法。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元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技术保护体系,建立数据安全技术架构,明确数据保护策略方法,采取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将数据安全保护纳入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框架,针对敏感级及以上数据明确安全保护要求,实现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与信息系统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办法》旨在充分发挥监管的“指挥棒”作用,通过强化政策要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内部机制,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确保客户信息和金融交易数据的安全。

2.市场指标

A股成交:本周A股日均交易额13,347亿元,环比减少0.6%,同比增加74.8%。2024年四季度日均成交额18,529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日均交易额增加123.5%。2024年日均交易额10,620亿元,较2023年日均交易额增加21.7%。

投行:本周发行新股2家,募集资金9.1亿元;本周上市新股4家,募集资金50.8亿元。2024年,A股IPO上市100家,募集金额673.5亿元。2023年,A股IPO上市313家,募集金额3,565.4亿元。

两融:截至2025年1月2日,两市两融余额18,571.12亿元,环比下降1.21%,较2023年日均水平增加18.51%。两市融券余额100.01亿元,占两融比例为0.54%。

自营业务: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5.17%,中证全债(净价)指数上涨0.63%。上证指数下跌5.55%、创业板指下跌8.57%、科创50下跌7.54%、万得全A下跌7.00%。

股票质押:截至2025年1月3日,市场质押股数3,244.52亿股,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本4.03%,市场质押市值为28,032.29亿元。

3.行业资讯

【央行开展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金额550亿元】

1月2日,央行开展了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操作金额为550亿元,采用费率招标方式,20家机构参与投标,最高投标费率30bp,最低投标费率10bp,中标费率为10bp。(慧保天下)

【金融监管总局:保险公司不得以涉嫌欺诈为由拖延理赔】

1月3日,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局长李有祥在回应“部分消费者担心保险公司会以反欺诈调查为借口拖延理赔”问题时表示,保险机构收到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理赔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依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及时作出处理,没有确凿证据或线索的,不得以涉嫌欺诈为借口拖延理赔、无理拒赔。2024年8月发布实施的《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明确规定,保险机构应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反欺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保险服务质效。(慧保天下)

【证监会: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等传言属谣言】

1月2日,证监会在回应“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1月15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以及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传言时称,上述信息均为谣言。证监会已关注到相关虚假信息,已布置依法追查消息来源,并将依法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股市谣言的行为,持续净化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环境。(慧保天下)

【中国结算:对互换便利所涉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减半优惠】

1月2日,中国结算发布通知,对在中国结算办理的所有涉及互换便利(SFISF)的证券质押登记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其中,港股通证券质押登记费以所质押股数(份额)为基础收取。(慧保天下)

【金融监管总局: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等多元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技术保护体系】

1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其中提出,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针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元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技术保护体系,建立数据安全技术架构,明确数据保护策略方法,采取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将数据安全保护纳入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框架,针对敏感级及以上数据明确安全保护要求,实现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与信息系统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财联社)

4.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调整;自然灾害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