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楼市时评
敢说话,说真话,不怕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香波博士  ·  学区房泡沫什么时候破? ·  昨天  
香波博士  ·  学区房泡沫什么时候破? ·  昨天  
财宝宝  ·  如何宠婆娘?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楼市时评

【干货】如果你要买房,一定要知道的几个坑

楼市时评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9-08-19 19:58

正文


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讲过:“我学习经济学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们的骗。”


这篇买房科普类文章,也是同理。


买房毕竟是上百万的大额资金支出,是多数人一辈子做的重大决策之一。 所以,买房之前,有必要狠狠下一番功夫,了解基本的楼盘信息。


作为一个没有购房经验的小白,当你踏入售楼处的那一刹那,就已经有无懈可击的销售说辞、完美的样板间在等着你。


可是,你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提前设计好的。这种情况下,如何不被轻易被迷惑呢?


我把买房人经常犯的错、栽过的跟头放在这篇文章里。一定一定要收藏!


1、大部分人都忽视的指标——容积率



当对比多个楼盘的时候,我们会根据地段、商业配套、是否有地铁、学校资源等等,对楼盘进行优先排序。


但当你只参观一个楼盘的时候,需要关注的最重要指标是什么?


答案是容积率。容积率直接决定了楼盘的品质。



容积率是政府在做城市规划时候的硬性规定,是不可更改的存在。所以 在总建筑面积被限制的情况下,如何获取最大利润,是开发商最重要的事。


请注意,这里猫腻就来了。




本来,不同的容积率对应不同的产品形态,如上图所示。 但我们能看到的一个常见现象是:有些小区是洋房、别墅+高层,多种建筑形态的搭配。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低配”。


为什么要做 “高低配” 呢?看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


一个项目总建筑面积是10万,如果全部做成高层,高层均价1万/平方米,那只能赚10万。


如果做成高层+洋房,高层8万平方米,均价1万,洋房2万平方米,均价1.5万,那么可以赚11万。


所以“高低配”就是为了多做利润。 洋房、别墅会侵占大片的绿地面积,而高层则被牺牲了楼间距、公共活动空间。


(网传泰禾尖岗山的拿地方案,极致58层200米高住宅,后来因为限高方案毙掉)


请注意,在买房过程中,置业顾问往往会灌输一个奇葩的销售逻辑: 有别墅、洋房的社区高层比纯高层社区更高端。


实际上这是纯忽悠。 同样的容积率,纯高层社区的居住感往往比高低配社区高层居住感更好。


这里引用某开发商容积率的汇总, 你可以初步判断: 小区的品质到底是什么样的。


容积率低于0.3,高档的独栋别墅项目。
容积率0.3-0.5,一般独栋别墅项目,密度偏大。穿插部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可适当降低密度提高品质。
容积率0.5-0.8,一般的双拼、联排别墅。
容积率0.8-1.2,全多层项目较多。如与低层或联排别墅组合,密度较高。
容积率1.2-1.5,正常的多层项目,环境一般。如果是多层与小高层的组合,环境品质较好。
容积率1.5-2.0,正常的多层+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0-2.5,正常的小高层项目。
容积率2.5-3.0,小高层+二类高层项目(18层以内)。此时如果做全小高层,环境会很差。
容积率3.0-6.0,高层项目(100米以内)。
容积率6.0以上,摩天大楼项目


PS:

低层:1-3层(含3层)多层:2-6层  小高层:7-11层  多层:12层以上 超高层:33层以上


2、销售的嘴,骗人的鬼,如何知道规划是否落地?


当销售在讲项目说辞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刻意美化过的。比如是否有学区、地铁,这是以开发商的能力无法保证的。
学区要经过教育局定,地铁要经过多轮审批。除非已经招标、或者在施工阶段,才能100%确定。

如何确定地段有无潜力、小区周边配套呢? 先看规划图。


规划图很好找,直接去该城市的规划局(住建局)网站找就可以了。



以北京市为例,我们看到右下角有一个规划成果。首先要找到城市的总体规划。这里要重点看空间布局文字叙述,以及总规划图,搞清楚城市的重点发展方向。


千万别觉得几个字、一张图不重要。因为开发商在拿地的时候,会释放很多的规划利好,砸很多钱炒作区域—— 看懂城市中心,才能知道哪里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比如,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新加的“一副”就是副中心通州,列在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主城区6区)之后,说明通州就是继城六区之后的城市中心。需要重点关注。


多点代表的“昌平、顺义、大兴、亦庄、房山”,就不如通州更有关注度——即使唱衰通州的人很多。


再比如,杭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已经明确表达市中心有两个主中心——江北的杭州老城区,以及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即使江北的人对江南再有偏见,也应该知道江南江北的大趋势是平衡发展。


再比如,即使很多人认为深圳的“ 东进战略”说明向东才是风口,但深圳的城市中心依然是“福田-罗湖”和前海,西边要优于东边。



接下来,我们还要看区域的具体规划。因为很多城市,总体规划公示之前,要经过非常复杂的流程。这个时期内,就会有该城市具体区域的用地规划图先放出来。


你要找到你想买小区的具体位置,看看周边有没有大型的配套。一般来说,浅黄色代表住宅、红色代表商业,绿色代表公园。 (有些规划图比较细致,比如代表中小学的橙色,也会注明)

关于地铁、轻轨、高铁的规划,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内容,也可以在总体规划里找到。 蓝色的线指短期内规划、在建的地铁,已经确定的线路。 至于销售说的远期规划中的地铁,不确定性较高,请以规划图为准。



另外,关于楼盘是否有预售证、项目的相关信息,甚至房源签约情况,都可以到住建部网站查询。


猫叔曾经遇到一件事,某楼盘销售说他们项目卖的很好,签约了七七八八,剩下房源不多,让我抓紧买。结果我一查,压根没卖出去几套。



3、看户型很简单,但你要重点关注什么?


请问,户型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是面宽。


关于得房率、公摊面积,我们是没有办法知道确定的数值,这里猫腻很多。而面宽是可以测量的 ,是判断一个户型好坏的最直接的指标。


还要科普一个小知识点。


建筑师在规划小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让房子住的舒服,而是人如何把总建筑面积做到最大值,让开发商赚到最多的钱。


想要把建筑面积做到最大而且同时满足光照标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 减少面宽,增加进深。


我们在看楼栋分布图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一个问题:楼栋东西向的间距很小,而南北之间间距比较大。(南北向有采光的需求)


如果保证每户的面积不变,那只能从南北方向找补,增加进深,省出面宽。这样就增加了几个单元的房子,但同时户型就变得狭长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面宽是影响房屋品质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我们说户型图。如果是没有良知的开发商,往往会给你这样的户型图:


只有大致格局,面宽、进深都不标。


有良知的开发商,会给你这样的户型图:


每个房间的面宽、进深都标注出来。(尺寸是含墙体的,不是净尺寸)



更诚信一点的开发商,不仅有标注尺寸的户型图,每个房价的面积都标注了出来,你甚至可以计算出得房率。



由于很多售楼处的户型图是不标注面宽、进深的,所以大家在看户型图的时候, 一定要问清楚面宽是多少。


这里放几个数据,以供大家参考:


(这里指的是净面宽,墙体厚度在20cm左右,可以自行减去)


主卧室


主卧室的标准面宽是3. 3m,小于3.3m就紧凑了,比较舒适的面宽是3. 6m ,摆放家具有一定的空间。3.9m及以上的面宽,往往配有主卫生间和衣帽间。


次卧室


次卧室最低面宽是3. 0m


儿童房、书房


儿童房、书房最低面宽是2.7m


客厅


客厅的标准面宽是3.6m,小于3.6m是紧凑型,大于3.6m是舒适型,豪华型可以达到5-6m及以上。


最后聊一点,进深也比较重要,因为面宽和进深是成比例的。开间和进深的比例要适用 ,一般意义上的户型方正就是指户型的进深与开间之比合理,进深/开间一般介于1~1.5之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