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雨磊
《学术与社会》面向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分享论文写作、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信息与技艺,常设《学术论文写作指引》、《博士论文》等专栏,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天津港“星闪”来了! ·  18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马士基调整中东至欧洲航线 ·  18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HMM公布2024年业绩,净利大涨290%! ·  1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雨磊

王雨磊:超越身我,成为自己!

王雨磊  · 公众号  ·  · 2021-02-05 22:46

正文

少时读诗品词,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读到一些词句,殊为不解。比如 ,东坡词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当时不明白:为什么 身体竟然不是“我有”的呢?
前几日,看到赵英俊去世的消息,特别意外,他才不过43岁。 第一次知道他,是在《吐槽大会》上,他当时留着一个爆炸头,嘉宾还不停用“长得像雪村”这个梗来调侃他。那时,他朝气蓬勃,如今,却骤然离世,令人不免感叹生命无常。
这件事让我重新想起当年的词句。如果“我”真的可以拥有身体的话,那么,”我“可以让身体不死吗?显然不能。
进一步说,“我”既然不能掌控身体,身体本身能够掌控身体吗?显然也不能,身体本身也不能让身体不死。身体只是一个非常不稳固的流变形态。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每个人终其一生,他的身体早已经发生了数不清的流变,童年的容颜、手足甚至内脏都已经完全转变了。 所以,身体连自己都不能占有自己。“我”却妄想占有身体,这怎么可能呢?
而且,身体的范畴是可以随意伸缩的。一个人会因为残疾而丧失部分身体,也可以通过美容来扩大身体,不管如何扩大、缩写,人的身体都是身体。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确定我们是一个稳定的“身体”呢?
身体不能稳定,“我”也是同样无法稳定。事实上,“我”只是一个身体的“执念”,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我”。“我”与身体,其实都是虚假的、流变的,只有“自己”是真实的,是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只是,当世人过于执着于身体时,便会忘记自己,“我执”过重,便遮蔽了自己。
人类的痛苦根源在于,当他不能正确找到自己的时候,他就会错将身体认作自己。他会把那些身体的感受,当成自己的感受。自己就被身体甚至外物裹挟了。
所以,不要把自己寄托在身体的感受上,也不要把自己寄托在外物的认可上,而是要超越内外世界对自己的挤压,成为自己。
世事无常,人心有别。一个人不能控制这个世界的暴风骤雨,更加不能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心愿行事。一个人唯一能做的,那就是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超越身我,成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根本上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
最近和朋友喝酒闲聊,我们有一个共识:可以与友朋对饮,却不可自己喝闷酒。一个人喝得烂醉如泥,叫做酗酒。酗酒并不是因为酒好喝,只是一个人不敢平静地面对自己,试图通过酒精麻痹自己,欺骗自己,但实际上,自己是骗不了自己的。
不论顺境,还是逆境,自己依然是自己。凡是能够增加的东西,就一定能够减少。凡是能够成就的,就一定能够毁灭。顺境的巅峰体验让身体狂喜,自己却并无改变;逆境的天旋地转让身体崩溃,自己依然无所改变。人,只需要摆脱顺逆的束缚,平静地面对自己,观照自己,自由自在,自成自有。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顺逆、吉凶、善恶,只不过是人的一种念想。在神的视野中,无顺无逆,无吉无凶,无善无恶。一切只不过只是变化而已。世界会变化,身体会变化,只有自己,不会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