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花钱大赛(
不是
)又要开始了!你的购物车是满满当当还是满满当当呢?
去年,天猫双十一当天总成交额达到2684亿,突破1000亿元仅用时1小时03分59秒。11年的时间,阿里巴巴彻底将年轻人口中略带调侃的“光棍节”,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的“双11”电商购物节。
从09年的满减活动,到15年 “猫晚”的出现,再到17年“点亮全球地标”的首创,一个又一个“传统”的出现,令“双11”从一个购物狂欢节成功升级成为全民盛典,也成为全球消费者和商家最大的节日。
这样一个改变全国乃至全球消费方式,
看似地位不可撼动的阿里巴巴,其实在2000年的时候差点死在了创业的路上。
阿里融资后正好是世纪之交,赶上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投资人在热潮过后,都开始捂紧自己的钱包,不再往互联网行业投资了。当时阿里巴巴是免费服务,自己没有创收能力。
眼看着手里的钱就要烧完了,2000年10月1号到3号,阿里巴巴决策层,在杭州西湖西子国宾馆,开了三天会。在这次会上,“中国供应商”, 这个为中国的出口商和国外的买家牵线的业务模式,被确定为阿里巴巴三大主打产品之首,两个月后,
“中国供应商”成为了阿里巴巴唯一的主打产品,用直销的方式销售。
2001-2005年的4年间,中供每年的利润都以3倍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底,阿里巴巴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中国供应商“项目。
“中国供应商”作为阿里巴巴最早盈利的项目,帮助阿里巴巴走出最低的谷底。很少有人知道支持阿里巴巴熬过世纪之交互联网寒冬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团队,而是阿里巴巴的“地面部队”。
这支“地面部队”——“中国供应商直销团队”,被马云称作阿里的“铁军”。
马云曾经评价“中供铁军”时说:“阿里的铁军代表了阿里的精神,阿里能有今天,阿里铁军功不可没”。
“中供”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称呼,叫做
阿里巴巴的“现金奶牛”
。这只“现金奶牛”产生的现金,哺育了阿里集团后面每一个新兴的业务。
这样一支“得力干将”,逐步成为阿里巴巴大当家,孵化出淘宝、支付宝、阿里云,可以说:
阿里铁军,拉开了一场中国电子商务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戏。
你会发现,这群经过锻造的铁军,即使走出阿里后,在互联网江湖中仍能发出最耀眼的光芒。甚至有人说,
国内O2O战场,一度成为"铁军内战"。
程维(滴滴打车创始人兼CEO)、干嘉伟(前美团网COO)、吕广渝(前大众点评COO)、陈国环(前赶集网COO)、张强(去哪儿网COO)等等都是从这支队伍中走出来的。
这个时代,做什么最容易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答案都和一个词有关——销售。
很多人提起销售第一印象还停留在打电话和发传单的阶段,觉得销售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脸皮厚,会忽悠。这无疑是对这个行业最大的误读。
《财富》世界500强公司70%的首席执行官都出身销售,
一个善于销售的人,总是离钱最近的
。
2014年,当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超过10000名员工成为千万富翁时,全球为之侧目,它的成功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近乎神话。
马云成功把他的事业和梦想,卖给了所有人,包括他自己。
事实上,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应该有一种销售的思维,这不是一种简单易得的技巧,而是
需要体系化系统化训练的能力
。我们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经过精心打磨的产品,让别人接受我们,认可我们。
如果你恰好是一名
销售
,你可能要面对不会筛选客户,缺少谈判力,面对客户流失,只能束手无策,业绩下滑工作不保;
如果你是一名
管理人员
,你可能要面对招不到优秀人才,带不好团队,产品获得不了高口碑,效益难以翻倍;
如果你是一名
普通职员
,你可能要面对的是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项目的价值,拿不到投资,在团队中没有成就感和晋升空间。
在职场上,决定你价值的,并非是你有多优秀,而是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的价值。
销售就是在为别人创造价值。
你也许听说过,阿里在管理体系上,有一个盛传江湖的“三板斧“理论,对于销售人员,三板斧总结起来是9个字:
定目标,盯过程,拿结果
。正是在这套体系的指导下,阿里中供铁军培养出了无数年薪百万、千万的顶级销售人员。
“任何一个销售高手的成功都绝非偶然,一定有其独特且高效的方法论。”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销售铁军第一批“大政委”,工号:003023的俞赛前。他也是阿里组织和文化建设者,团队考核体系和规章制度的设计者、销售铁军选育用留和销售训练的实践者,有20多年销售培训和销售运营管理经验。
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俞赛前曾就职于百事可乐(深圳)饮料有限公司,担任销售培训负责人等职务,荣获“百事中国首批组织能力(OC)经理”“百事国际最佳销售支持大奖”等荣誉。
老俞积攒了20余年销售培训和销售运营管理经验,都在这门
《快速成交:阿里铁军内训销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