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服饰和妆容时,说到了杨树云大师,其实还不得不提他的经典之作——1987版红楼梦。
讲这部剧,我其实鸭梨山大啊!
因为这种全民性的电视剧,从奶奶辈到00后,看过的、评价过的人,实在是太多。而剧却就这么一部,人物就那几个,服装就那几套。毫不夸张的说,像这种老剧,就是想找出一张不那么常见的图片也很难!
所以,无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图片或特定名词,您会觉得在哪哪见过…希望大家可以理解,而且着重看文字。
这里芒果尽量另辟蹊径,
结合原著
,来为大家做一个服化赏析。毕竟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平生不挖红楼梦,写遍服化也枉然”的神作!‘
87红楼汇集了曹禺、沈从文、王昆仑、周汝昌等国学、红学大师。再加上央视筹拍,关注度极高,它对于造型师的考验与要求,也就更大、更细致。此剧的造型师,是我们之前提过的,有着
“天下第一梳”的杨树云老师
。
在角色妆发上,杨树云老师大胆的弃用了假发包,提出用演员真实的头发,梳理发髻。
剧中,林黛玉的多个发髻,就全是演员真发梳成:
杨老师在黛玉发式上,参考了多种古代发式的梳法,并手绘了设计手稿图。
这是杨树云设计林黛玉发型手稿:
这是杨树云为薛宝钗设计的发型手稿:
(截图出自杨老师在《妆点红楼梦》中的采访,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这个视频~有众多87红楼的幕后英雄,都分享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b站就有片源可以看:av7250143)
在发饰方面,宝姐姐的发饰,基本只是绢花+金凤钗,整体大气简单。而林妹妹的发饰则稍多,钗钿发簪的形制,也都比较精致小巧:
在演员妆容上,杨老师在节目中谈到:在多个红楼人物中,他在林黛玉身上下的功夫最多。对于林黛玉的眉眼,曹雪芹原著中曾描述:『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虽是描写,实则抽象,很难把握。
杨老师翻遍群书,从唐代的十眉图,到《西京杂记》等古籍,都没有找到『罥烟』二字的任何注解和描述。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首诗曹雪芹好友郭敏的一首诗:『遥看丝丝罥烟柳』。卷而不舒的柳叶——终于找到了具体意象!
杨老师说:“我在四月份的西湖的长堤上,看见青嫩的柳树芽,在早晨的云雾间,随风摇曳,是灰青色。所以黛玉的眉毛是非常柔的,灰,发点青黑而且要细要稀。”
决定给黛玉做一个走势向下八字眉的杨老师,却碰到了一点小小的阻碍: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起初听到,说:“杨老师我不喜欢八字眉。”但杨树云给她详细讲了一遍自己的构思,晓旭就同意了。妆成之后,陈晓旭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眼泪便下来了,说:“我怎么看着我这么可怜呢?我终于找到角色的感觉了。”
至于服装方面,87红楼梦的服装设计,由
史延芹老师
担任。她曾经负责过《聊斋》《神探狄仁杰》等多部佳作的服饰,在87红楼中结合汉服与戏服的长处,造型设计古色古风又有浪漫色彩。
但由于红楼人物众多,服装上千,这里篇幅有限。芒果就不以盘点为目的,而以欣赏为主,给大家大致赏析一些造型。
林黛玉
87剧组的服装,都是先精心设计图稿,再进行制作。像黛玉出场的这套雪青色半臂,下摆绣着几朵绿萼梅,十分精细。注意里面白色中衣上的暗花,是竹叶纹,正符合黛玉“潇湘妃子”的设定。▼
白色斗篷,紫色无袖的上儒,白色的下裙系的很紧,衬出纤腰一把。林黛玉“弱不胜衣”,故在她的服装面料上,多采用薄棉、纱绢、丝绡等轻薄面料。注意领口的刺绣:
这一套白色褙子,是林黛玉定妆照之一。87剧组定妆照的妆容,都比剧中画的更浓些,修眉秀目,盈盈小口,宛如画中仕女。
注意对襟领上精致的竹叶梅花的刺绣
▼
个人最喜欢的一身白色印花褙子!这套的中衣很特别,是一件圆领,而剧中黛玉的交领服装比较多。
▼
这一身出现在《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一集中。黛玉里面这身撒花褙子,和宝玉的田园山水图案圆领袍,看上去宛如一套情侣装!
这集是红楼中我印象很深的一集!黛玉充分发挥了林怼怼的嘴炮功力。【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明明是暗中怼人,可俏皮话说的 “一句是一句” 而且当薛姨妈问起,她还能够自圆其说,圆的一点不漏。厉害了我的玉!(没看过的可能不知道我在说啥
)
▼
这其实是黛玉的病中的一身睡衣,但我个人非常的喜欢!软纱的质地,月白+土黄的色彩搭配,夏天穿看着很是清爽。有种想求出个周边的冲动啊~
美人病卧:
▼
这身湖蓝+月白的搭配真是好看惨了,虽然穿的是冬衣,袖口有风毛,但陈晓旭本人很瘦,所以看起来并不臃肿,显得既家常又脱俗,十分喜欢!
这身是原著《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章里,出现在众人在芦雪广联句作诗一集中。87红楼的一个遗憾,就是关于大观园诗社的片段,拍摄的比较少。对于黛玉的诗才,展现的也不够完全。
▼
这一身鹅黄色圆领袍,是林妹妹所有服饰中最为华丽的一套。主要出现在“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和“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两集中。因是节日,格外隆重富丽;又因是黛玉,华丽也须不落俗套。所以服装师在袖口、领口特别设计了梅花竹叶纹样,别有心思。
▼
这一身粉色褙子,在剧中分量很重。像共读西厢、黛玉第一次葬花、两场重头戏都是这一身:
留意黛玉马面裙上精致的桃花刺绣!
▼
▼这一身杏黄色圆领袍,出现在剧情末尾处,此时黛玉病势已顽,沉疴难治。而服装上的花式,却繁盛艳丽,与孱弱枯黄的她,形成鲜明对比。
黛玉生于花朝,一生爱花惜花葬花,自己却于鲜媚之时夭亡。服装师将这件衣服用在此处,未尝不是一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的叹息。
薛宝钗
这一身,是宝黛钗会首荣国府的一套,也是宝姐姐的出场。右图是脱掉斗篷的样子,
里面是一身黄色圆领袍,领口袖口下摆都绣上精致的牡丹花纹,暗衬原著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章中,宝钗抽到的“花中之王”“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花笺。
红楼原著中宝钗是个“不爱花儿粉儿”的“雪洞姑娘”,所以服装设计也比较简单。右图这身粉色交领长袄,简单至极,只有浅浅的圆点暗纹。宝钗诗云:『淡极始知花更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发饰也比较少,正是『通身无有一件富丽闲妆』的宝姐姐。
▼
嫁衣。87红楼我最欣赏的一点,是由红学专家们废掉高鹗续书中的结局。剧中,宝玉和宝钗在成亲时,恍惚一瞬,错将宝钗看作了已逝的林妹妹。所以我们也有幸见到黛的新嫁娘装。剧组为宝、黛二人安排的嫁衣是一样的,但造型师依然细心的将黛玉额前垂珠,设计为五颗,宝钗三颗,整只点翠凤钗也有不同,衬托二者的身份差异。
王熙凤:
▼
这一身,是剧中王熙凤出场时的造型,彩绣辉煌,相当富丽。
再加上发髻正中的那支朝阳五凤金钗,以及邓婕老师未语先笑,不怒自威的灵魂演绎……让人不得不想到中学时被《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那篇超长课文支配的恐慌……可见这个凤辣子是达到“恍若神仙妃子”的意思了。
▼
王熙凤的定妆照,也是这一身。不过在外面罩了件鹅黄云肩,另外布制的抹额改成点翠的了。凤辣子的这一身衣服,看上去就是一种『经费在燃烧』的感觉有木有!不过剧组把钱花对了地方,如此精细的绣工,所体现的质感,自然不是一些印花布能比的。
这一身桃红袄子,出现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一集中
王熙凤是87红楼里毛料皮货的担当,除了她,别人穿这个撑不起来。不是人穿衣服,倒反被衣服穿了人。
演员邓婕本身身高只有一米五几,为了增强她的气势,造型师在梳发上全梳高髻,服装师则多选用长条形的衣服,整体出来女王范十足。这身大毛褙子就很有『粉面含春威不露』的感觉:
与黛玉将亡服饰反而鲜艳不同,
王熙凤的判词是『一从二令三人木』,秦可卿也曾托梦告诫她『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所以,87剧组服装师在凤姐的衣服的着色上,也给了一个由艳到暗的变化。既表示她本人荣华到灰暗的命运,也暗衬了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从开始出场常用到的大红,桃红等亮色。
再到后来的深褐,土黄,银灰等暗色。正是从『鲜花着锦』到『大厦将倾』。
颜色的灰败,但不减华贵。
也正好比贾府的寅吃卯粮,从内而亡。但在外面人看来,仍是家大业大,『说给人知,人家也未必信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风光一世,也操心一时,最终死在羁侯所。女儿巧姐被卖到妓院,却是当年滴水之恩的刘姥姥,千里相救。回想起昔日大观园欢声笑语,怎不让人唏嘘。
篇幅有限,女装就说此三人,不盘点男装了,最后再简单贴几身宝玉的服装,让大家感受一下良心的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