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命终的这一天叫作“临命终日”,临命终就是即将断气尚未断气的时刻,这时候如果临终者可以听到一句佛号,不管他有罪也好、无罪也好,都可以立即离开痛苦的地狱,转而投胎到没有痛苦而且能学佛的境界。
如果对方平时就是修学净土法门的念佛人,本来就已经发愿愿生极乐世界,这种念佛人当然不用等到临终我们帮他助念,在他临终时,阿弥陀佛自然会来迎接他,因为他平常就已经和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
所以善导大师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一个愿生极乐,专称佛名的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是自然的事,因为如是因,如是果,可是一般没有念佛的人,对于临终这件事就要非常审慎与重视。
临终,是一个人上升或下沉的重要关键,以修习通途法门的人来说,临终的时候如果稍有不慎,恐怕一生的修行就要大打折扣,所以佛教的修行者对临终都很注意,对亡者的处理也很谨慎。
命终会往哪里去呢?
可以就三方面来讲:(一)随重业,(二)随习惯,(三)随念头。
这就是所谓的“临终三随”。
“随重业”,就是这个人一生中最重的业,不论是善是恶,他在命终的时候就自然随那个重业先去受报,就像秤,哪边秤锤重就垂向那一方,这就是“随重业”。
“随习惯”,一个人在世时没有做特别大的善事,也没有做了特别大的恶事,不过他平常有一种偏强的习惯,他命终的时候,自然随他的偏强习惯性去投胎转世。
“随念头”,就是生时没什么重的善恶业,也没有固定的习惯,但临终之时特别想念着某种境界,譬如刚好念佛或听着佛号,这样就会去佛的净土而离开六道轮回。
或者临终的时候起一念善心,也会依他这一念的善心去受相应的善报,有可能投胎在天界或再生为人。
如果临终的时候,对家庭儿女起了很强烈留恋的念头,有可能再投胎成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比如家中正好有狗、猫、猪、鸡、鸭正在生产,而眷属正好断气,因为他一念留恋这个家庭,这样当下就是投胎了,成了这个家庭的守门狗或是家猫,继续守在这个家,猪、鸡、鸭也是同样情况。
临终的念头非常重要,也很可怕!一念之间,说走就走,说升就升,说堕就堕,天堂地狱,人身畜身,当下决定。
有句话说:“临终一念,胜过百年修行之功。”
所以,面临死亡,不要惊慌恐惧,不要留恋不舍,应念弥陀,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再来救度家人,同生净土,永远团聚。
念佛临终,或临终念佛,佛与圣众,不请自来,接引往生,任何业障,无能障碍。
了解“临终三随”的道理,我们在平生之时,就要以“念佛为重”,养成“念佛习惯”。
所有善事功德,乃至所有修行,都不如念佛,因为念佛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微妙之无上功德。
所以善导大师说:
一般来说,如果可以事先沐浴换衣就先沐浴换衣,如果来不及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移动他,随他原来的姿势。
然后在旁边为他开示助念。
开示有两个重点:
第一,让他了解娑婆世界的痛苦无安,要他不要眷恋这个娑婆世界。
第二,开示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使他心心念念仰慕极乐世界。
然后就一起念佛,这时候佛就会出现,而且因为他有求生极乐世界之心,当下就会蒙受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对临终者的处理是:第一“不要移动他”,第二“开示劝信”,第三“念佛”,这就是“临终三要”。
断气八小时,或十二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以内,眷属尽量暂不去处理其他事情,尽量多些人在往生者旁边大声虔诚念佛,阿弥陀佛会以大慈悲心大放光明加佑命终者使他业障消除、善根增长、脱离六道苦海的轮回,往生清净安稳的极乐世界,之后再为他净身穿衣,或者布置佛堂或处理其他事情。
虽然在坐各位看起来都还年轻、健康,不过生死这件事情是老少不定,等到腊月三十再准备就来不及了。
几十年前,在无锡的地方有一位居士,他是一位厨师,专门煮素菜,如果有寺院“打佛七”也会请他去煮素菜。所谓“打佛七”就是寺院利用七天的时间,每天都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位居士并不是有信仰,也不是念佛人,只是因为他会煮素菜的关系,所以有机会住在寺院。有
一天他儿子身染重病已无法救治,在临命终时跟他父亲说:
爸爸,我要死了,但我知道我不能去好的地方,你把你的佛给我,我就可以去好的地方。
儿子一听就安然断气了。
之后这位父亲觉得很奇怪,自己明明不念佛,怎么有佛?而且儿子说他佛很多?他就去请教师父,师父就跟他解释:
你虽然没有念佛,但是寺院有佛七的法会,你常去煮素菜,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参加念佛,但是在旁边都有听到佛号,既然有听到就等于是有念佛了,所以也有大功德。
这位父亲只是因为在寺院煮素菜,一边煮菜,无心中听进去一句一句的佛号,功德就如此大,
何况有心听或者自己称念,那功德更是不可思议!
人的脑海就像仓库,可是世间的仓库有范围的限制,心的仓库却是遍满宇宙,广大无边。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阿赖耶识”,我们生生世世、长劫以来想的、看的、听的、说的、做的,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无论是善是恶,巨细靡遗,就像种籽一样,全部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
因为有听过人家念佛,所以阿赖耶识就有佛号,一般没有学佛的人,可能觉得这句佛号只是一个名称或声音符号而已,会有什么功德与功能呢?其实这是因为他并不了解这句佛号的功能力用才这么说。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佛名叫作“万德洪名”,这个“万”字不是数目字的万,而是圆满、无量无边的意思。
只要念这六字名号,虽然我们本身没有做善事、行功德,可是自然就拥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微妙的无上功德。
所以在《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就赞叹一个专念弥陀佛名的人是“善男子、善女人”。
试想:我们在此五浊恶世,心中充满贪瞋痴,每天所想、所追求的都离不开五欲,哪有什么好念头好行为呢?
但是只要念佛,释迦牟尼佛就赞叹我们是善男子、善女人,可见这句佛号就有那样不可思议的功德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