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杨奎松作品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欲知今日中国向何处去
必先读懂革命中国从何处来
《革命》囊括杨奎松教授研究中国现代革命的四本经典著作,精装套封配以珍贵插图。作者精心校订文字,并撰写长篇新序。
在这套集子中辑录的四种专著,围绕的都是一个核心问题,即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革命。
《“中间地带”的革命》
和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着重讨论的是中共革命的国际背景。前者侧重于宏观线索的梳理与解读,后者侧重于说明毛泽东人在其中的经历与作用。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和
《西安事变新探》
,着重讨论的是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大陆近三十年分分合合及胜负较量的问题。前者侧重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关系总体变化的解读,后者侧重于国共关系史中影响重大的事件说明。
精彩书摘
吸引中国一部分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逐渐倾向于俄国式的革命社会主义的原因有四:
一是俄国革命毕竟是依据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进行的,而社会主义已经被人们看成是人类社会历史进化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是俄国革命毕竟是依据马克思列宁的革命社会主义理论取得了胜利的,这使得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的主张中,革命的社会主义成为提供了成功榜样的社会主义;
三是随着1920年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劳农政府挫败了帝国主义各国的联合干涉,各国政府被迫在事实上承认了苏维埃政权的存在,新闻封锁逐渐取消,其各种崭新的以劳动平民当家做主为目的的各种制度、法令、政策等等,引起了同情劳动群众的中国激进知识分子的浓厚兴趣;
四是1920年苏俄政府公开通告中国政府,宣布放弃俄国在华特权的行动,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社会主义确是人们理想中的“公理”和“正义”的化身,它充分满足了人们对民族解放前途的向往。
难怪这时的青年学生在接到苏俄政府的通告后,激动地大声疾呼:“俄国人民呵!我们当速联合全世界的被掠夺者,为全世界为全人类而战,为正义人道而战,为自由平等互助而战,日本英法美和其他诸国的资本家政阀军阀,都是我们的大敌,我们当芟除之。”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俄罗斯研究会、社会主义研究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纷纷涌现出来,就不足为怪了;而革命的社会主义思想会在中国传播开来,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了。
【目录】
一 “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
二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三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四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
【作者简介】
杨奎松:著名学者,中国现当代史研究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中间地带的革命》;《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开卷有疑》;《西安事变新探》;《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内战与危机》(《中国近代通史》卷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等专著十余种,并在中国大陆及海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研究论文。
详情购买
请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