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日本通
介绍日本资讯最大级中文门户网站——日本通(www.517japan.com)的官方订阅号,但一点儿也不端架子。致力于做最有趣的日本相关科普,带你领略你未曾见过的日本,看看岛国人民究竟在想些什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日报  ·  9.5万㎡!福州,即将上新! ·  4 天前  
福州日报  ·  9.5万㎡!福州,即将上新! ·  4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随处可见!“感觉江浙沪粤人民集体来福州” ·  5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随处可见!“感觉江浙沪粤人民集体来福州”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日本通

新年饭桌上想吃出花样?这本8.7高赞的菜谱,苏东坡看了都得流口水……

日本通  · 公众号  ·  · 2024-02-21 10:30

正文

当代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正在悄悄掀起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艺复兴”。
从汉服、刀剑、甲胄、传统手工艺到餐食器具……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复原行动中,以求将古人日常接续到当下的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一种基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信气质。
如果要从中找出一个代表,那小通在2024年就要向你强烈推荐新书《宋宴》的作者,《梦华录》历史顾问卢冉。

《宋宴》三位作者,左起:卢冉、徐鲤、郑亚胜
卢冉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史论专业,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妻子徐鲤同为宋代器物爱好者。
早在13年前,二人就对这些代表了中国美学巅峰的宋代器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背后使用它们的宋人,究竟在吃上面能有多讲究?
于是从美术史出发,两人跨界进入了饮食史,开始收集整理各种古籍善本。
除了文本考据,他们还邀请了沉迷于料理的好友郑亚胜,将这些谁也不知道啥味儿的菜品一一复原出来。
最终,三人历时近10年,写成了这本还原了76道宋朝美食的食谱——《宋宴》。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小通想说的是,不论是在社交平台上还是专业的美食书籍中,都从来没有看过对宋代美食如此丰盛、细致、真实的描述!
《宋宴》中的菜品,根据《山家清供》《中馈录》等宋元典籍文献记载还原,按时令编排,囊括宫廷菜、文人菜与平民菜三级,涉及热荤、素菜、冷盘、羹汤、粥面、糕饼、饮料、果子八类。
书中不仅附有详细的食材配置与制法步骤图,上手容易,更关键的是,书中还将每道菜背后的历史典故也为你一并奉上。
展现了宋人的美学,收录宋画、书法、唐宋器物图片还原其时情境,赏花、焚香、玩物……由“吃”延展开去,欣赏一个大雅与大俗兼备的迷人时代。
陈寅恪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所以,登顶中华文化巅峰的宋代美食究竟是个啥味儿?
2024开年,就让小通带你一起品尝这道宋朝文化的盛宴吧!
头盘,该让谁给你端出来呢?估计,只有他了——
东坡,上菜!


苏东坡:宋代的“孤独美食家”

2024年1月8日,苏东坡刚刚过完了987岁生日。
但似乎,这个人从没走远,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总会浮现出他的影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据说,现在流传的菜系中,有66道菜都是东坡发明,而且,在苏东坡的存世作品中,涉及饮食的诗词就有1212篇,而与吃有关的诗则有50多首。

说到这里,可能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东坡肉。
但卢冉考据后的结论是,现在大家吃到的东坡肉,其实并不是苏东坡研制出来的做法,而是现代厨师自己琢磨出来的,因为东坡先生根本就没有详细记载东坡肉的做法。
那大吃货苏东坡有什么菜真正吃过呢?那就是他在《煮鱼法》中记载的煮鱼了。

《宋宴》中还原出来的煮鱼
这道煮鱼看着平淡,却被苏东坡的一众文豪朋友夸赞“超然有高韵,非庸俗庖厨能企及”。清淡又讲究的食物,是宋朝时风靡整个文人界的时尚。
苏东坡还在美食名篇《老饕赋》中,深入阐述自己在烹饪方面的见解: 一是好原料是美味的基础、二是合适的烹饪方式能为食材增色。

不仅仅夸了自己的美食见地,夸了十多道宋代名菜,更从此给了所有爱吃、会吃的食客们一个风雅的称号——“老饕”。

豆瓣8.7评分的《宋宴》一书中,76道被还原宋代美食里,你总能看见苏东坡活跃的身影。除了他自己开发的8道名菜(对,他一个人就占了十分之一)之外,还写到了苏东坡带着鲈鱼去和好友大快朵颐的场景。
难怪余光中说,要去旅行的话希望可以和苏东坡一起,唯有苏东坡是个有趣的好伴侣。

虽然孤身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但苏东坡这种用美食相识遍天下的豁达,就算是在贬谪途中,也不会孤独。

毕竟人间烟火,最能温暖人心。

而这本记录了“苏东坡美食地图”的《宋宴》,或许会是你见过最“丰盛”的一本书,将整个大宋的人间烟火,汇聚其中。

苏东坡的两道名菜“东坡豆腐”“东坡脯”也收录在册。

豆腐价廉物美,在宋朝时亦是如此。

虽说《梦粱录》提到酒楼饭馆的菜式多达数百,却很少能看到豆腐的身影。比如,贩夫走卒光顾的小酒馆才会供应豆腐羹、煎豆腐作为下酒,也恰好合了苏东坡的豪饮之情。

东坡豆腐,图:《宋宴》
东坡脯作为一道东坡名菜,也是因为在宋代的餐桌上,羊、鱼是永远的主角,就连宋高宗赵构,都会来到市井之中,尝一口钱塘门外的宋五嫂鱼羹。
从皇室餐桌到平民家宴,《宋宴》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是一部记录了宋代生活风貌的画卷, 让你听到酒肆中文人墨客的嬉笑怒骂,品味市井百姓中鸡犬相闻的人间风味。

在家能复刻的风雅宋宴
宋代风雅生活,千年流转

如果仅仅是一本“食谱”,怎样在豆瓣获得8.7分的高分?

翻开这本《宋宴》你就会发现,它不仅限于食谱,吸引人的,正是在一方餐桌上展现出中式的传统风雅生活。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

说到吃的风雅,爱吃、会吃的大宋文人,连吃面都很清雅。

这梅花汤饼,将檀香末、白梅加水浸泡,用泡出的汁液代替清水和面。

面团擀成馄饨面皮,梅花铁印模印取花形面片,再用热腾腾的清鸡汤做汤头。

用白梅与檀香给花面片带来香气,不明显却又给人风雅之感,鸡汤则打下精致的鲜味基调。

整体口感细、软、滑,一碗面中尽显宋朝文士清雅的饮食理念。

梅花汤饼,图:《宋宴》
如果说梅花汤饼是“借得梅花一缕魂”的风骨,那接下来这道让人食指大动的名菜,就能直接走进每一个普通的厨房。

2008年联合国总部的美食节上,一道“蟹酿橙”曾获得过各国美食家的交口称赞。纪录片《风味人间》也将这道菜视为最具代表性的杭帮菜之一。

选一颗黄熟大橙子,切去顶盖挖出果肉,制成中空的、充满橙香的橙瓮。

再将一只大闸蟹蒸到恰到好处,剔出肉膏装入瓮里。

蟹酿橙,图:《宋宴》

《宋宴》书中的目录分类也按照时令,分为春食、夏食、秋食、冬食四类,另有仿古一类。


宋人对于时令食材的追求,春吃芽尖,夏食鲜果,秋啖蟹肉冬做温食,配合季节选材不同,烹饪的方式也不同。不时不食,享受的就是当季的一抹鲜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