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J
同学的妈妈们经常会跟我说:
“我家娃回家跟我说:
‘你看人家小
J
的妈妈,每晚给他讲故事,能讲
22
个!
你晚上为什么不给我讲这么多?
!
’我家晚上最多就只讲一个,你是怎么坚持的?
!
”
和小J亲子阅读的常态
正好上次的英文启蒙说到了亲子阅读最重要的是坚持,那么这次我就接着聊聊我是怎么坚持的。
幼儿亲子阅读先从亲子着手,不要功利!不要功利!不要功利!
这一点我在
上一篇
里面已经提过了,不过因为实在太重要,所以我想再说一次。
我们跟小孩子说话、唱歌、讲故事,直接的目的并不是教他说话,而是跟他交流和互动,让他们与周围建立联系,感受到爸妈的爱和获得安全感。学说话是必然附带的效果。
进行亲子阅读也是一样,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一开始一定要放弃“学习”的目的
。这样不仅自己会焦虑,而且孩子们如果总感觉我们在试探他们的“阅读成效,多半会就抵触。
亲子阅读跟学乐器有点类似,孩子能否坚持,通常取决于父母
。
小
J
让我讲故事的时候,除非正好有特别急的事情,否则我都会满足他。他上幼儿园之前,白天不不知道干啥的时候,讲故事就是我们打发时间的活动。另外,亲子阅读很早就成了小
J
睡前必不可少的仪式,只要到家的时候他还没睡着,就会讲——否则我说不讲他说讲,争论时间比讲一个故事更长。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小
J
两岁多上幼儿园,我每天放学去接他,他都要求我先在教室给他讲故事再回家。每当我讲的时候,几乎所有还没被接走的娃都会围过来,津津有味地听、跟我互动,或者又拿来其他的书让我讲。
所以,其实开始亲子阅读和坚持对孩子来说并不难,难在我们自己要坚持。
不少妈妈在孩子要求讲故事的时候,今天心情还不错就讲几个,明天有点忙、累或觉得麻烦就不讲了,或者干脆用其他事情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如此反复,当孩子逐渐长大,有了别的“诱惑”——比如
ipad
——以后,再重启亲子阅读就难多了。
亲子阅读可以根据妈妈的兴趣,没必要难为自己
既然是需要坚持的事情,那么兴趣就非常重要了。这说的不只是说孩子,更是妈妈(或爸爸)们。
我以前都不知道我喜欢并且擅长讲故事。有娃了以后,开启了绘本阅读,我才发现自己居然得心应手,而且讲得很享受。
除了擅长外,我喜欢讲故事的一个很大原因是,通常我讲的绘本都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而且有很多拓展内容可以说。
(其实我是在讲一本跟化学有关的书)讲的人喜欢,听的人才能有这个效果
现在,五花八门的英语启蒙读物很多,被称为“宝藏”、“经典”、“不可错过”的启蒙读物也琳琅满目。这些宣传语看了就让人觉得,如果不买了给孩子讲,就会错过很多一样。结果急火火买来以后才发现,自己不怎么喜欢——而别人都说好,也不好吐槽显得自己品味不够,但也讲不好……孩子不喜欢也就很正常了。
保持自己的兴趣,选择绘本很重要
从内容上:
我个人的经验是,
只要是内容和插图自己喜欢的,或者看了就想上手讲的,就可以选择
。没经验的妈妈们可以先从得奖绘本或经典系列选起:比如凯迪克大奖作品;或者经典系列,小龄的可以选廖杏彩书单、Eric Carle的作品;大点可以选系列故事,比如皮特猫、小猪小象、羊驼拉玛,蒙施爷爷讲故事等等,当然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选择……有趣的实在太多了!这里不一一罗列了,以后的文章可以写一写。
得奖和经典的绘本大概率不容易踩雷:首先画面精美,内容上也有保证。但具体的内容和故事风格,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
我在选绘本的时候,主要有两个方式(不限中英文):
一个是先根据娃近期的兴趣选出一个主题,比如火车、恐龙,然后再从这个主题的范围里找出自己有兴趣讲的书;
另一个是,有计划地拓展阅读主题和引导孩子了解新的知识,比如数学类,历史、艺术等,那么就先找出自己喜欢的书,确保自己可以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
还有一点,科普和故事搭配很重要。
小孩子的求知欲很强,对科普通常都会很有兴趣,在早期亲子阅读就加入科普类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今后发愁孩子只看故事不看科普的问题。
不要跟风。下单之前一定要了解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兴趣——不要难为自己!自己没兴趣的内容是很难讲好、也很难坚持的。尤其是在
新引出一个主题的时候,第一印象很重要,我们的“首演”水平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能有兴趣继续了解。
这其实是一个数学启蒙绘本,首演成功
亲子阅读可以在我们已经筛选过的这个范围里面,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听什么故事。
如果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反复要求听一个故事,这绝对是好事!!一定要耐心,一要讲,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我们在满足他们的要求之余,也可以附加一些其他的故事,不知不觉地扩大阅读范围。当然,随着自主阅读的到来,选书的范围就可以不局限于我们的兴趣啦。
从形式上,也要找自己擅长,让自己舒服的方法
。
现在各种各样的阅读方法和玩法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像我一样擅长生动地阅读,或者唱着给孩子讲,也有用手工或者游戏的方式把一个绘本玩得透透的,还有通过绘画的方式各种延伸、联想,甚至做思维导图,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然而,并不是每个妈妈都有这些特长或者时间。所以我还是那句话,亲子阅读最重的是亲子。
只要是真心跟孩子分享和交流,根据自己的兴趣尽力做到能达到的最好,并且每天坚持,这些细节和形式其实都是次要的。不需要为难自己。
但保持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可以自己私底下,或者跟孩子一起,听听专业人士给孩子讲故事的音频,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讲的,吸收和学习一些自己认可的要点,运用在自己的亲子阅读里,这样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而如果孩子也常常听到这些专业人士的朗读,对他们形成自身的朗读习惯和风格也是非常好的示范。目前,给我影响最大的是“
Michael
钱儿频道”,钱儿爸和钱儿妈都是播音主持的专业人士,不仅我受益匪浅,小
J
也收到了很大的影响。
夸张地学着钱儿爸读诗
听音频故事不能代替亲子阅读
有的妈妈很忙,于是给娃一个故事机,让他们去听。
这是一个挺好的补充,不过它不能代替亲子阅读。
故事机更注重的是“听”,
缺少了互动环节
——而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小龄娃的话,基本上也就是听,很难养成阅读的习惯。我听不少妈妈说,孩子已经大了,但还是习惯听故事而不喜欢看书。
现在也有很多点读笔,如果有条件亲子阅读的话,我也不是很推荐,不过如果妈妈如果对英文阅读不太确定的话,陪着孩子用点读笔一起看,跟着一边读一边交流,也可以弥补互动不足的缺点,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法。
我觉得如果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还是需要坚持陪伴亲子阅读,即使很忙,哪怕每天只讲一个故事,坚持下来,也是好的。
写这么多,也并不是说不亲子阅读孩子以后就肯定不爱阅读,或者不亲子阅读就没有别的办法让孩子英语启蒙。只是
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力所能及地为孩子提供亲子阅读的机会,得到的收获不只是学习层面的。
付出的每一分钟都是有价值的
我坚持亲子阅读最开始是因为我自己喜欢,娃也喜欢。后来发现投入越多,收获越多。这里简单举两个例子:
比如,扩充知识面。
在选书的时候,我会把故事和科普均衡一下。因为我比较成功地引入了科普绘本让小
J
成为了恐龙迷和天文迷,后来的很多科普绘本都是他推动我来讲的,后来自己能阅读了也会主动去看。我也因此收获了很多新的知识。
跟孩子一起学习和讨论的过程,对促进亲子关系是非常非常有利的。
长周末去旅游,一大早先要读个恐龙再出门
我经常会给小
J
报名博物类型的活动,他通常都是孩子里面最小的一个,但每次都是最专注的孩子之一,而且他对很多内容的了解、并且中英文随意切换,获得了大家的赞许,自己也会自信,想了解更多。
比如,亲子阅读稍稍再加一点料,自然拼读和自主阅读自然就会了
因为读得多,小
J
还没到
3
岁的时候,他就半背半认地可以读几句书了。
慢慢地,脱离读过的书也可以认识单词了。有次我们点了一个必胜客,小
J
先看到了包装袋,然后就指着上面的字母,说:“
Pizza
!
Pizza
!”我一看,还真的是
pizza
。
小
J
开始自主阅读的时候,基本都是根据
sight words
,而所有
sight words
都是从亲子阅读来的。
同时,在他对字母有概念以后,我就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带入了自然拼读的内容,遇到他认识的词,比如
train
,我就会顺带着告诉他,这个“
tr”
,“
ai
”,“
n
”的读音。是的,我完全没有按照自然拼读的系统顺序来讲,但后来他在幼儿园开始学自然拼读的时候,他几乎都已经会了。
两岁时的最爱。中英西语都有
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地陪伴孩子读书,花的每一分钟都是有价值的,会有收获。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