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仁行
“单仁行”是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唯一的官方公众号,11年来,单仁博士一直专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带你走进网络经营,聊聊治国理政与企业管理,并畅谈企业家个人修为。与单仁行,行更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哪吒”来给湖南的父老乡亲问好啦!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欢迎加入新能源橡塑密封圈交流群 ·  2 天前  
株洲交通频道广播电台  ·  退钱了!下个月开始!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京大学陆延青、孔德圣《AM》:液态金属微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仁行

忘记营销,才是最高境界的营销

单仁行  · 公众号  ·  · 2018-06-25 06:25

正文



1


秦池已死,但今天仍然有非常多的前仆后继的“秦池”们。


秦池,这个名字,很多企业家应该不陌生,那可是1996到1997年连续两年的的央视标王。仅仅在1996年就为“标王”一名开出了3.2亿天价。


在那个年代,中了央视“标王”相当于是最顶级的营销,秦池酒的销量和价格自然也疯狂上涨。


但是很快,这个在山东基地每年只能生产3000吨原酒的小企业,开始没办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最后竟把四川散酒勾兑成秦池酒,供应市场。


后来有记者深入调查,兜出了秦池的老底,不但酒全都是散酒勾兑而成,酒厂甚至连像样的生产设备都没有,瓶塞都是工人用木榔头手工敲进去的。


于是,风光一时的“标王”就此陨落。遗憾的是,秦池倒下了,时至今天,秦池“一夜成名”的成果还激励着很多人,很多老板们还是把精力主要用在广告和营销上。


2


回头看看这十多年来制造业的发展,很容易看到两个致命点。


第一,在产品以及技术上严重缺乏工匠精神。 比如很多玩具、电子、服装等厂商,为了扩大产能,疯狂做产品,也不管产品质量如何,更别提品牌了。导致很多国产产品被贴上“劣质”、“坑人”的标志。


第二,缺乏对营销完整的认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企业更加信奉营销的威力。他们普遍的做法是,产品出来了,一切以营销为核心,赶紧想方设法包装出新概念,提出新口号,把产品卖出去。


但实际上,互联网发展了20年,发展脉络已经逐渐延伸至产品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方向,而在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阶段,传统制造企业更是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但融合互联网,绝不仅仅是用互联网做营销,更重要的是好产品、硬技术以及先进工具。


这几年,国家也相继发布了鼓励传统制造业升级发展的各种政策,来辅助企业升级迭代,让我们这些做企业的,不浮于表面,真正做到“要好产品有好产品,要人才有人才,要技术壁垒有技术壁垒”。


因为,未来只有高端制造业才能成为引领行业的企业,才能有底气做到真正不畏惧贸易战,不畏惧美国,不畏惧任何的挑战!

3


当然,当市场需求处于上升状态的时候,企业建立了以“营销驱动”为销售模式也没有错,因为对销售业绩增长有很大的帮助。


但我们都知道,任何需求都不可能持续增长,高度依赖营销创意,产品往往火过一阵就会消失了。你没有回头客,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解决持续经营的问题。


所以, 当你的企业处于这个阶段,就一定要先学会“忘记营销”。


营销可以引导用户首次找到我们,但真正能给我们带来持续的盈利的,绝不是靠一次销售,而是靠用户们二次、三次、四次……不停回头购买。


而复购靠的是什么?两点!


西森自动化总经理李冰冰在泰国参加高端设备展会

4


第一,产品实力以及技术壁垒。


过去,大家总以为好产品靠的是升级迭代,其实,在这个社交时代,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制造产品的技术壁垒,当然这个技术是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技术。


技术壁垒就更好理解了。我们以我们的一家学员企业,西森自动化为例,这些年为了以最强劲的姿态站在客户面前,一方面重金挖掘并聘用专业团队以及高精专的技术人员,还组建了自己的编程人员、软件应用工程师。


如今已经拥有自己的科研成果:数据远传监控管理系统,预付费监控管理系统的开发等的产品物联网化应用技术。另一方面,在设备上更舍得下血本,花了几百万砸在硬件上。


当一个企业懂得变强,并付之行动真正让整体强大起来的时候,国家的政策红利随着而来。今天西森自动化已经从一个受制于经销商的小公司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扶持红利。


这几天还在跟西森的李总联系,这个月她们在泰国参展,九月十月也要带着她家的设备出国参展,她说:我们这些高端企业,不畏惧美国!


各位,这个口气是不是很大?不大!这可是一点点靠技术实力撑起来的啊!


西森自动化总经理李冰冰在泰国参加高端设备展会

5


第二,建立内部体系,缩短员工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去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个“距离”是,用户跟员工的沟通时间缩短了;


第二个“距离”是,从用户下单到产品制造运出的时间缩短了。


大部分企业的操作过程大概是这样的:用户先跟客服沟通,沟通好了完善好下单信息,再由销售部门反馈给生产部门,投入生产或者调货。这中间存在不少的时间差。


为了打造更高效率的反应速度,迎合更好的用户需求,西森自动化的李总,潜心打造了一整套专属于西森的工作平台。


怎么做的呢?她先精细化所有流程,比如整理出所有报价单,再细分不同产品不同型号的详细报价,再根据这些细分后的报价单进行多语音翻译。让新手在遇到用户询价时,也能根据系统整理得报价单快速反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