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在
人物、热点、互动、传播,最有内涵的信息安全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亚广播电视台  ·  关闭!下架!官方通报来了→ ·  20 小时前  
福州新闻网  ·  6人被抓!警方紧急提醒 ·  昨天  
网信上海  ·  清朗浦江丨@上海网友“清朗空间 ... ·  2 天前  
天津日报  ·  5元卖地铁座位?周某某被行拘 ·  2 天前  
天津日报  ·  5元卖地铁座位?周某某被行拘 ·  2 天前  
第1眼新闻  ·  直击“心巴”!微信这波更新爱了爱了🤩 ·  2 天前  
第1眼新闻  ·  直击“心巴”!微信这波更新爱了爱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在

开标在即,该不该给他打电话?先喝酒! | 商贾呓语

安在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 2016-09-01 08:08

正文




九点多,如往常一样,Jason走进“呓语”。环顾一下,在吧台角落里看到了BZ,走过去坐下。

“今天先喝点什么?” Bartender走过来。

“Dry Martini,谢谢。”

BZ转头看了他一眼:“开始就这么烈,要投标了?”

“嗯,明天。”




一饮而尽,对Bartender挥手示意再来一杯,Jason看看BZ,“想问你个问题。”

 “嗯,你说。”

Jason理了下头绪:“这个标跟了一年多了,该做的,都做了。技术指标,预算,竞争分析,采购流程,评分方法,付款方式,投标策略,能想到的,都做了。该表态表态,该交心交心,该哭穷哭穷。七成胜率,但并不可控。”

BZ慢慢抿着自己的酒,“那你在纠结什么?”

Jason接着说:“标书文案检查了3遍,也打印盖章了,正在封装。”

BZ看看他,“但是?”

“但是我还想跟客户的一个关键人物通个电话,虽然没什么好说的。我能说的早就说完了,他之前不肯说的,现在估计也不会说。”

“所以,你纠结的是,打这个电话,只能讲废话;但不打,又不安心?”BZ问。

“是。”Jason点点头:“这电话我该打吗?”

Bartender送来新的一杯,Jason接过来,继续看着BZ。

BZ想了一会,忽然笑了:“如果现在是TIAN处在你的位置,估计第一杯酒还没调好,他电话已经打完了。而你的风格,不想清楚了,是不会打的。”

Jason不由得也笑了:“TIAN是生来就一往无前的战士,我不是。”

“所以我们在讨论的,不是打这个电话本身的对错,而是如何正确理解你的纠结;或者说,行为要服从动机,要找到再打一个电话的必要性依据,行为才算合理化。” BZ接着说。

Jason端起酒来,这次只喝了一口:“那你呢?这个电话你会打吗?”

BZ也抿了口酒,没有回答他,却反问了一个问题:“你看过《港囧》吗?”



在《港囧》里,包贝尔张口闭口尊称弗拉哈迪是他的父亲,并不断重申大师的一个观点:我不能干涉被拍摄物体的客观性。弗拉哈迪被称为是“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纪录片之父“和影视人类学鼻祖,考虑到他是一位艺术工作者,可以理解他这句话的出发点,力求尊重事物本来的面貌,如实的呈现给更多人。

但这是个美好的假设。有大量的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实验,结论与之相反:被观察物体的状态无法脱离观察者而存在。比如观测者效应1,又比如薛定谔的猫



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性。销售的过程,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去影响目标对象,使结果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订单的归属,是客户自身意志与外界多方影响因素的博弈体现。

因此,只要给客户打电话,就是一种影响手段,一定会产生影响。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结果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呢?


首先假设前提,Jason的目标,是对项目的发展做正面影响(对自己有利),一切推演以实际效果为衡量依据 (只考虑对项目结果的实质影响,深夜去电话对客户情绪造成的波动,可以以映射到对项目造成的实质影响来衡量)。


原来摆在Jason面前,有三个选择

1. 弃权。打不打都一样,因为没内容可沟通,不会造成实质影响。

2. 不打电话。至少避免了负面影响。

3. 打电话。有可能造成正面影响。

Jason坐在酒吧喝酒,事实选择是2,现在答案1已经证伪,Jason可以切换为3,提升正面影响概率。参考蒙提霍尔悖论2 ( 三门问题 )。



选择切换为3,提升正面影响概率后,依然面临几种可能性

3.1有影响,但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比如人观看雪山,对雪山的影响。

3.2 正面影响,对项目有帮助。

3.2 负面影响,对项目有损害。

3.1是理性第一选择,3.3可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尽可能规避,此时可以重复引用三门问题的理论,从3.1变更为3.2,持续提升3.2的概率。

人类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动物,趋利避害是根植于基因里的天性。概率上,高收益的地方必然伴有高风险,并不符合绝大多数人天性,这也是蒙提霍尔问题为什么违背大多数人本能反应的原因。资深的销售人员,应该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跳出心理安全区/舒适区,才能提升成功的概率。以打牌为例(比如21点),理解了规则和概率,就无需计较某一手牌的输赢得失,放大到100局或更多,再来看统计效果。

如果再讨论下去,就需要补充更多的项目细节,那时天也亮了,酒也醒了。





呓语:


  • 电话打或不打,因人而异,别人都只能建议,决定权在于自己。

  • 这个思路并不局限于电话场景,拜访高层,Email,市场活动等都适用。

  • 想想看,保险或地产的销售人员为什么不断来电骚扰我们?

  • “有志者,事竟成”,真的只是因为有志吗?



丘吉尔说:To improve is to change; to be perfect is to change often.

酒喝干,再斟满!祝愿各位销售工作者,赢单顺利。




备注:

a)  销售不是科学,如果较真,算你赢吧

b)  武无第二,结果导向

c)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侵删

写字如同销售,客户想要小白菜,我只有娃娃菜,也要去兜售。

各位想看的,或许是销售的方法技巧,但其实,我只想聊聊酒。



----------------------------------------------------------------------------------------------

1.观测者效应,是指“观测”这种行为对被观测对象造成一定影响的效应。这种效应在生活中极其常见。

“螳螂吃夫”是众人皆知的常见生物现象。但后来却有学者发现自然界中其实并不存在这一现象,雌螳螂之所以吃掉雄螳螂,是因为观察者在场引起了它的紧张,误把自己的丈夫当成了敌人。在量子力学实验中,如果要测算一个电子所处的速度,就要用两个光子隔一段时间去撞击这个电子,但第一个光子就已经把这个电子撞飞了,便改变了电子的原有速度,我们便无法测出真正准确的速度(不确定原理)。时间流逝的快慢也会受到观测者的影响,用很高的频率去观测粒子的衰变,反而使得粒子长时间不衰变。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任其自由,有时会更有益于他们的发展;如果总是观测(监督)自己的子女,反而破坏了子女的自主性和情绪,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引自维基百科


2.蒙提霍尔问题,亦称为蒙特霍问题或三门问题(英文:Monty Hall problem),是一个源自博弈论的数学游戏问题,大致出自美国的电视游戏节目Let's Make a Deal。问题的名字来自该节目的主持人蒙提·霍尔(MontyHall)。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参赛者会看见三扇关闭了的门,其中一扇的后面有一辆汽车或者是奖品,选中后面有车的那扇门就可以赢得该汽车或奖品,而另外两扇门后面则各藏有一只山羊或者是后面没有任何东西。当参赛者选定了一扇门,但未去开启它的时候,知道门后情形的节目主持人会开启剩下两扇门的其中一扇,露出其中一只山羊。主持人其后会问参赛者要不要换另一扇仍然关上的门。问题是:换另一扇门会否增加参赛者赢得汽车的机会率?如果严格按照上述的条件的话,答案是会。—换门的话,赢得汽车的概率是2/3。

这条问题亦被叫做蒙提霍尔悖论:虽然该问题的答案在逻辑上并不自相矛盾,亦不违反直觉。这问题曾引起一阵热烈的讨论。

----------引自维基百科



本期酒单马天尼(Martini)


马天尼(Martini) 被称为鸡尾酒之王。有人说:“鸡尾酒自马天尼酒开始,又以马天尼酒告终。”马天尼酒的原型是杜松子酒加某种酒,最早以甜味为主,选用甜苦艾酒为副材料。随着时代变迁,辛辣的味感逐渐成为主流。1979年在美国出版了《马天尼酒大全》,介绍了268种马天尼酒。



 

在007系列电影中,伏特加马天尼鸡尾酒出现了20多次。尽管有个执着的调酒师写了好长一篇文章说:调酒中需要摇匀的都是需要混合糖或者蛋黄的鸡尾酒,哪有纯酒精混合的马天尼是摇出来的?但从1962年007电影《诺博士》(Dr.No)开始,“a Vodka Martini, shaken not stirred.”,已然邦德最经典的喝酒台词。



直到最近一代的邦德,画风突变,在《皇家赌场》里,对白如下:


Bond: Vodka on Martini

Bartender: Shake or stir?

Bond: Do I look like give a damn?

 


 

本期酒吧【Bubble Bar】


Bubble Bar】店址:

北京朝阳区 新东路8号院首开铂郡北区底商(中信银行东侧)

Tel 010-8418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