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6月发表在RFS上的论文《股票回报预期与投资组合:来自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证据》。该研究探讨了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回报预期与投资组合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围绕主观股票回报预期的异质性和周期性展开。已有研究表明,零售投资者的股票回报预期通常是顺周期的,即当股票估值高时,他们的回报预期也高,反之亦然。这一现象挑战了标准金融理论,因为理论上回报预期应与估值负相关,即估值低时回报预期高,估值高时回报预期低。而关于机构投资者(如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观股票回报预期的研究较少,但他们在股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其预期和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通过手动收集来自45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顾问的资本市场假设数据,并使用Morningstar的数据获取这些公司在美国注册的配置基金的投资组合信息。研究者将这些预期数据标准化为大盘股回报预期,并主要关注10年左右的预期。数据时间范围从1997年到2021年,假设预期在发布后三个月内有效。为控制不同公司之间的异质性,研究者在回归模型中加入了公司和时间的固定效应。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研究者考察了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溢价预期与股票估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预期数据与实际股票回报的时间序列相关性。
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如何反映其股票溢价预期。具体方法包括回归分析,考察了基金在美国股票中的投资比例与其长期的美国股票溢价预期之间的关系,并使用时间固定效应吸收所有潜在的时间相关的混杂因素。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者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包括使用不同的预期数据来源、不同的回归模型以及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分析。
研究的主要结论是,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溢价预期是反周期性的,这与零售投资者的顺周期性预期形成鲜明对比。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溢价预期在不同公司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在跨时间和不同公司的分析中都表现得很明显。此外,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反映了他们的股票溢价预期,但这种反映程度低于标准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的预测,部分原因是受到投资指令的限制。研究表明,预期与投资组合之间的关系显著但低于模型预测,这揭示了实际投资中其他因素如投资指令对投资决策的约束。通过这些发现,论文为理解机构投资者的预期和投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预期的反周期性和异质性对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
Equity Return Expectations and Portfolios: Evidence from Large Asset Managers
Magnus Dahlquist, Markus I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