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蒙古国,正式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一个治愈几代人的悲观主义者,为何走向死亡 ·  4 天前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用300次的爱,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见证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找个周末,向欧洲人学淘老家具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8-01-20 08:52

正文

在法兰克福自由市场,每个周六都会有跳蚤市场,这里旧货与新货并存,有别人不要的旧东西,也有年轻人在搞批发,你还能在这里买到冰箱和电视。


文/郑静


在法兰克福,周末到美茵河边的自由市场淘老家具绝对是个美事。河的一边集中着教堂和美术馆,另一边则是你逛着的自由市场,走在桥上还能看见天鹅和海鸥。在这你完全可以哼着小曲装饰完一个家,大到屏风、衣橱、沙发,小到餐具、花瓶,应有尽有。


老家具,和那些路易多少多少,没什么太直接关系,说的是那些普通人家用的、经得起揉搓的东西。哪天不喜欢了,往旧货市场一丢,鸡毛换糖,自己再挑其他好的。于是,这些“你之垃圾,他之瑰宝”的椅子沙发,开始发挥再生价值。淘回去被洗,被修,完了接着被使唤。


到欧洲去淘老家具


“瑰宝”不是那么好淘的,需要低着头撅着屁股,一家家淘。不过只要去对地方,舍得花银子,多少会有收获——成功几率一定比在东台路淘到真古董来得高。欧洲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跳蚤市场。


巴黎那种嗲地方,固定的就有三个,都在城边上:南边的旺夫门、东边的蒙特勒伊门和北边的克里孃古门。至于那些流动的小集市,更是数不清,其中赫赫有名的圣图安市场,据说是巴黎跳蚤市场的始祖。


19世纪,聚居在圣图安城墙外拾荒为生的贫民在此出售旧货,因为同时也吸引来了不少跳蚤,“跳蚤市场”因此得名。如今整个市场占地3万多平方米,划分为6个区,共有500多个大型商号和超过2500个摊位。


大到壁炉、房梁,小到花边、纽扣,样样能淘到。据说张曼玉住在法国的时候,经常骑着自行车去淘宝。小车一推,弄套餐具,搬把椅子,再顺道捎上两个胸针,小日子该挺美。


Saint-Ouen,法国圣图安跳蚤市场,拥有2500个摊位,是世界第一古玩市场,始建于1920年,是旧货爱好者的天堂。


德国法兰克福除了展览,一概无趣,唯一让人留恋的兴许只有周五的中心市场和周末清晨美茵河边的自由集市。


前者以农副产品取胜,当然还有最著名的德国咸猪手及法兰克福肠。你可以一边喝着苹果酒,一边买菜,十分惬意。但如果要淘家具,就得周末起个大早去河边了。那绝对是个美事。


美茵河的一边集中着教堂和美术馆,另一边则是你逛着的自由市场,走在桥上还能看见天鹅和海鸥。在这你完全可以哼着小曲装饰完一个家,大到屏风、衣橱、沙发,小到餐具、花瓶,应有尽有。


曾见过有一家五口的土著来扫货,爸爸抱着一串玻璃吊灯,大儿子举着两把折叠椅,小儿子拎着一个陶罐,最小的女儿也挺着肚子支撑住怀里的雕花首饰盒,就这样,妈妈仍在路边对手绘田园风格的屏风大感兴趣,不遗余力地砍价。我在那买过3个有把手的玻璃器皿,很重,本以为是用来装冰块的,这几日见杨明洁的微博,才知那是调味罐。



欧洲大大小小的市场,是生活家的天堂。图/搜狐


在纽约MoMA正在举行的设计展“柜台空间:设计与现代厨房”中,重现了一套法兰克福老厨房。玛格丽特·舒特—里奥茨基(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的设计中,灶台下方就整齐地摆放着几排这种方格子状的调味罐,罐子是有标准化尺寸的,连带厨房的设计都是标准化产品。这套老厨房在一战期间被广泛用于法兰克福的民房,以适应战争破坏带来的住房紧缺。


老家具当旅游纪念品买的话,需要不少勇气。大件需要托运,空中不行,走水路,一路颠簸过来,难保不损坏,于是需要买保险。还记得那位住在懿园老洋房里用痰盂插花的意大利太太么?她家的床就是从巴西买的,先运到英国,再运到上海。据先生说,光买的保险就够买两张床了。


到了国内,还得再折腾一遍,什么白蚁检测、生物种类控制……被海关扣留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是小件,拎着上飞机倒是好办法,哦纱玳的设计师戴娣早年在泰国背回来两个旧旧的藤编坐椅——那份辛苦,把一路所有的快乐统统抵销。


回来没过半年,宜家里就有同样的款式,簇新簇新的,价格也只有一半。不过当你仰望着那个一路辛苦抱回来的吊灯或者坐椅,如果它令你回想起很多美好的时光,那也值了。


在美茵河上还没有桥梁之时,附近所有要过河的人都要在此渡口过河,久而久之,美茵河两岸就形成了自由买卖的集市。图/乐途


老家具不是老古董


以圈圈点点为符号的画家牛安,最近爱上了老家具。家里一下进了两把椅子,一个茶几,还有一沙发,全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斯堪的那风格。


她并没有买单,只是付了点定金,因为她并没有确定选哪把款式的椅子,也不确定几件东西摆在一起的效果,能不能让自己喝上一杯舒服的茶,招待朋友吃上一顿满意的饭。所以她决定试用。


结果是,茶几矮了些,吃饭时人总弯着腰不舒服,不过可以垫上几块石头解决——她实在太爱那些老木头的纹理,舍不得退回去。沙发也好,但面料颜色不好看,而且留下很多油渍,估计是很久前孩子躺在上面吃披萨留下的,所以她要换。


店员给她送来了面料小样,她调颜料一样,在那慢慢比划,可能会选择灰和紫的搭配。还有椅子,十有八九,也得留下——听朋友说,这些东西价格一直在涨。家具能兼顾投资,何乐而不为呢。


路易十四风格的欧洲古家具。


这些老家具,都是牛安就近在上海找到的。不吃力,无风险,服务周到,绝对是老家具控的福音。上海的特色家居用品店多在复兴路周围,这里梧桐掩映,浪漫异常。店主不是设计师,就是有艺术功底的文艺中青年,把店当自家后花园一样布置。花瓶餐盘,也就赚个流水和人气,去买老家具的才算是VIP,动辄上万的价格,才是店铺安身立命的根本。


“风景”是一家专门出售欧洲二手家具的小店,主要是上世纪欧洲30—80年代各种风格的家具和小玩意儿。小店有位台湾的专业买手,常年在德国淘货,然后清洗、消毒,每3—6个月供一次货。店主LIN经常会遇到一些欧洲客人,一进店就异常兴奋,指着桌子说:“这是我奶奶家的”。只是这价格,可比奶奶家和妈妈家的药贵出小号倍。考虑到人家顶风冒雨地四处海淘,处理干净了,你搬回家就可以使,那些辛苦费,怎么着也得付呀。


设计共和的女东家胡如姗也痴迷老家具,在他们自家改建的水舍精品酒店里,选用的家具均出自名门,包括Arne Jacobsen、Finn Juhl、Hans Wegner、Antonio Citterio及Kana Ishikawa等设计大师的作品,其中一半是古董,那可是她的心水收藏。


怀旧家具风潮再次翻红。


网淘也能买到好东西。Supermarket D+M是由两位年轻的室内设计师共同筹建的家具购物网站,与大家分享他们对Vintage(怀旧)家具的热情和喜好。


李珺驻扎上海,而搭档万俊旅居海外。网站主要介绍欧洲和美洲上世纪50到70年代前后著名设计师的作品,还有介绍各种设计风格背景的电子杂志,让你增加知识储备。选中的话,网站帮你代买,并有多种价位选择。足不出户,点两下,就等着快递员敲门送货吧。


台湾画家郑在东爱收藏,各种东西都喜欢。去他家喝茶,他会让你自己挑茶盅,等茶三巡后,才弱弱和你说,那是宋代的,他就这样安心地使这些古董。老家具不附带那些历史使命,你更可以大胆地用,坏了就修,脏了就洗。换面、刷漆,哪怕坏了,大不了再去趟集市,说不定另一家的奶奶也出售同样的桌子。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第346期


小新推荐


一个有态度的新年礼盒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