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猎聘  ·  在《哪吒2》里,我看见了自己 ·  18 小时前  
猎聘  ·  在《哪吒2》里,我看见了自己 ·  18 小时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从地下室到近7000家门店,他用一碗麻辣烫征 ... ·  23 小时前  
HR圈内招聘网  ·  网友问DeepSeek:我找不到工作,没有存 ... ·  昨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中国影史,最高纪录!春节档制胜法宝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情绪自救指南 | 当你总在焦虑、抑郁、不安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12-06 22:36

正文

大家好,我是 Taka~


经常看大家的留言,发现有两个特别普遍的情况:


一个是 关于 「迷茫」的烦恼 ,虽然我知道迷茫是一种通病,或者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状态。但是当我看到各形各色的留言,才真正感受到它跨越了年龄,地区,职业,性别的共同属性。


另外一个就是 关于 「负面情绪」的痛苦 ,总觉得自己身上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不知道怎么好好沟通,比如同事间的人际关系不知道怎么处理,比如想要改变又坚持不下去,比如拖延症等等。


其实我并不担心大家「有问题」,生活是由一个个问题和选择组成。想要解决问题,是「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会担心的是大家提出这些问题的背后, 潜藏着、长期的负面情绪和自我贬低 ,像这样的留言并不是个例:


从大学开始,没有做成任何一件事情,考证一直失败。我会一直这样下去吗,永远比别人差吗?感觉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有时候坚持了一段时间毫无长进,就觉得自己很失败,怎么办?


每天感觉力不从心,思绪混乱,越来越焦虑,找不到人生目标,怎么办?


我讨厌现在的自己,如何重构呢?


所以今天想说一说 焦虑,抑郁,恐惧,担忧这些负面情绪,以及如何自救



感觉 ≠ 事实


我们来想象一个问题,如果你今天上班/上学的时候掉车了,就差一点点就能赶上,但是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它跑掉,这时候你心里马上出现的想法是什么?


你可能会这么想:

「我今天真的太倒霉了,运气太差」

「天哪,我是不是水逆啊,昨天也没赶上车,前天还丢钱包了」

「我今天肯定要迟到,全勤奖又没了」

「明明司机看到我了,为什么就是不停,靠!」


然后产生各种愤怒,烦躁的情绪,可能连带着一天上班上学的心情都不好。但事实只是,公交车走了,你没赶上。其他的一切情绪都是你的想法产生的。


在真实世界和你的情绪感受之间,有一个「思维」的处理过程


图片来源:《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如果你对所发生的事情理解准确的话,那你的情绪可能是正常发生的,如果你的理解或者想法发生了扭曲的话,你的情绪就会产生异常。


纽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和阿伦·贝克对于这种情况,提出了「 认知行为理论 」,认为每种想法或者认知都会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


许多情绪问题都是来自消极的自我对话和非理性的思维 ,产生对自己的内在攻击。


在情绪消极的时候, 你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是糟糕的,将来所有事情都会这样,觉得自己总是失败,一无是处,陷入 恶性循环


消极情绪来源于错误的认知


伯恩斯总结了几个常见的扭曲思维和错误信念,看看你中了几种?


1. 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用「两极化思维」来看待自己和世界,是完美主义的根源。你会觉得自己的表现只要有一点不好,就是彻底地失败,没有中间选项。


比如成绩特别好的人突然只考了70分,就觉得自己特别失败,简直是一种羞耻了。


2. 以偏概全,贴标签


一个事情没做成,你会觉得自己所有事情都做不成。发生一个负面事件,就表示这种失败会不断重复。


比如 Taka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拖延了,心情很糟糕,下意识的可能就开始联想:

  • 「我就是个拖延症晚期无药可救了」,

  • 然后「我就是管不好自己啊」,

  • 再继续推进「我可能真的不适合写文章吧」,

  • 甚至到「我什么都干不了」......


3. 否定正面思考,心理过滤


总是挑出生活中消极的一些片段或者细节,反复琢磨,不断强化,就像带了一副眼镜一样,过滤掉任何正面的东西,只允许负面内容进入思考范围。


有人就算在夸你「漂亮」,「聪明」的时候,你也会觉得那不是真的,他们只是在表达友好的一种社交方式,客气客气而已。


在一个项目成功的时候,你会觉得大概是自己运气好吧,也不算什么,失败的时候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对于自己犯的错误,会不断夸大它的严重性,甚至觉得是一个「灾难」。


4. 妄下结论


不经过实际情况的验证就武断地得出负面结论 ,总是用不好的方向去理解和解释一个事实。


像是路上碰见了一个朋友,你跟她打招呼没回你,可能是没看到或者没注意到。


但是你可能就会想:她明明看见了都不跟我打招呼,是不是不喜欢我,是不是那天跟她提了一个意见生气了,还是她瞧不起我根本就不想理我,我下次也不要跟她打招呼。


这种行为模式甚至会形成 「自证预言」 ,也就是说你感觉不好,然后得出糟糕的结论,采用消极的行动,最后可能这件事就真的完蛋了。


5. 情绪化推理


把情绪当做事实的依据,让消极的感受指导你的行为方式,当你心情低落的时候,会觉得事情就是不顺心。


比如「我没心情做事,那我就躺在床上发呆吧」,「我感觉难过,肯定是我做错事情了」,看到乱七八糟的房间觉得烦心,觉得「我肯定没办法整理好了」,于是干脆就不去清理,拖延就是这么产生了。


其实很多负面的思维方式都是交织在一起的,想想你是不是平常都是这样和自己对话的。


有些例子看起来很可笑,俗话说就是「内心戏太多」,你真的写下来一条条分析会发现: 整个过程都是不合逻辑,经不起推敲,充满了错误的认知


但有些消极思维已经成为你脑子里自动化的模式 ,你可能从来没有注意过原来自己是这样想的。认真回忆一个你最近感觉焦虑,难过,抑郁的某个事情,你一定找到自己的影子。



改变思维模式来改变情绪


你的抑郁,焦虑,担忧都来源于扭曲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错误思维,来改变消极情绪和感受。


心理学中的 认知行为疗法 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来进行,经过临床验证,尤其对于抑郁和焦虑有很好的效果。


情绪记录「三栏法」


特别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 记录你的情绪,每天只需要花大概15分钟进行练习 ,2-4周后你可以再进行自测,会惊奇地发现,情绪已经开始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把纸分成左中右三个部分,这三栏分别写上:下意识想法(自我批评),认知扭曲,理性反应(自我辩护)


1. 下意识想法(自我批评)


一旦你发现自己有不好的情绪,脑子里开始自我批评,负面进行思考的时候,就赶快一条条把它写下来。


一定要写下来,不管是用笔还是用手机都可以,就是不要记在脑子里进行分析,马上就会忘掉。


注意:不要用词汇只是来描述你的情绪,而是记录引起情绪,你脑子闪过的念头和想法。


2. 认知扭曲


弄清楚这是哪一种思维扭曲,对照上面的几个常见错误认知,看看到底是属于哪一种。


当然,你可以自己拓展更多的种类。


3. 理性反应(自我辩护)


对这些下意识的想法,一条条进行理性的反驳辩护,真的是这样的吗?建立一个更现实的自我评价体系。


写下更合理的,客观的,你自己也相信的反驳理由。


比如我经常拖延写文章的时候,觉得焦虑又自责,就可以记录下当时的那些想法:


下意识想法 认知扭曲 理性反应(自我辩护)
1. 我觉得自己写的东西都太糟糕了

以偏概全

妄下结论

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写的很好的,很多作家的初稿也都很烂,我能够通过练习来进步,而且我也有自己觉得满意的东西。
2. 我每次都在拖延,就是拖延症晚期没救了

贴标签

情绪化推理

我这次是因为查资料的时候浪费了一些时间,写作的时间没有安排好才拖延了。
3. 我的工作都做不好,我要完蛋了

非此即彼

妄下结论

我并没有死掉完蛋了, 我还是有很多事情做对了的 ,还有良好的反馈


这个方法的目的,就是区分开事实,感受和行为。


让你脑子里那些自动产生的「负面思维」外化出来,用更客观,理性,有逻辑的思维,代替处于消极情绪下的严厉自我批评,自我贬低。


挖掘你最深层次的隐形假设


这个方法可以和上面的结合起来, 找出你最恐惧的根本要素


在你感觉到负面情绪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然后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都写下来: 如果这是真的,这对你意味着什么,那又怎样呢?


比如说:我害怕当众发言,每次要展示都极度焦虑,然后记录下那些想法:

  • 我害怕在发言的时候出错

  • ——大家可能就会嘲笑我

  • ——他们会觉得我能力太差

  • ——他们就会看不起我了

  • ——会觉得我所有事情都很差劲

  • ——所以我不被喜欢

  • ——大家都不喜欢我,我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看到了吗,这一系列的内心推论,虽然过程漏洞百出,毫无逻辑,槽点无数。但有时候大脑就是默默地把「表现」和「价值」联系在一起,害怕的是自己出错就等同于没有价值。


刚开始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不断不断地往下挖,戳到你最根本的恐惧,比较敏感的同学可能真的会泪奔出来。


这时候,我们再来对症下药,去想想「自我价值」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



改变行为方式来改变感受


除了思维影响感受,影响行为。反过来,行为也能够影响感受和思考。


逃避问题是一切焦虑的来源


事实上,任何一件有意义的活动都可以为你的情绪好转提供机会,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满脑子就会沉浸在消极的,破坏性的想法中无法自拔。


如果你做点什么,就能暂时从自贬性的内在对话中脱离出来,有一种能掌控生活的感觉。


减压4件套


我们之前在《 如何有效提高你的抗压力? 》中提过,出现消极情绪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外部方式来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


运动、呼吸、音乐和写作, 这4个操作简单并且实证有效的活动就是很好的减压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