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云南咖啡在精品咖啡的市场上得到认可,也许我们得先在自己的地盘上学会欣赏它。
下周一(3.27)在上海我们将举办该片的线下放映分享会,我们将抽取20位粉丝参与这次
活动。详细信息可以看文末。
提到云南普洱,你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茶。但鲜为人知的是,普洱这个地区出产的咖啡已经在亚洲小有名气。20世纪90年代,雀巢这样的大型商业品牌就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云南咖啡,但直至最近几年,当地的高品质精品咖啡才开始蓬勃发展。
VICE 主持人高佳蕾是咖啡的 “深度用户”,她前往云南,深入咖啡豆的原产地,遇见年轻一代的新咖农,试图探索中国咖啡的全新图景。
当然,与佤族咖农一道制作手冲咖啡和在北上广的精致咖啡馆里点一杯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这里没有充满设计感的家具、也没有努力让自己显得优雅的咖啡师 —— 但好咖啡终究是好咖啡,如今云南所产的上等咖啡已可与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的竞争对手相媲美。当地咖农们正在努力地提升作物品质,希望产出更高价、更质优的产品,而不是继续为速溶咖啡和胶囊咖啡出产被压低价格的低级商品豆。
从生活在偏远高原山区的佤族种植者,到美国咖啡专家,再到监督咖啡生产全过程的中国咖啡烘焙师,VICE 去中国咖啡新浪潮的最前线跟他们边品边聊 —— “在下一个十年间,云南有望成为世界主要咖啡产地之一。”“想让云南咖啡在精品咖啡的市场上得到认可,也许我们得先在自己的地盘上学会欣赏它。”
除此之外,我们还和云南的咖啡从业者马丁(美国人!)聊了聊咖啡知识。教你这些,就是不想让你在喝咖啡的时候露怯。
(如果你不想看那么多文字,可以直接拉到下面看视频《TOP5: 被误会的咖啡》)
放心,这不是令人尴尬的饮咖啡礼仪指南,也不是复杂而飘渺的产地味道学说,我们只是请 Torch 的咖啡师马丁跟我们分享了人们对咖啡的五大误解。
第五名:玛奇朵是什么?
误解:玛奇朵是很大杯的咖啡,加奶,加糖,加各种料。
正解:玛奇朵是意大利语,指一小杯浓缩咖啡,加一点奶。
第四名:哪种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高?
误解:浓缩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特别高。
正解:每一颗咖啡粉冲出来的咖啡因含量是固定的,一整杯手冲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其实比一小杯单份浓缩的更高。
第三名:咖啡是什么味的?
误解:咖啡的味道很苦。
正解:咖啡本身的味道是甜和果酸,但并不苦。而如果一款咖啡特别苦,这说明它被烘过头了。
第二名:咖啡是哪里人的发明?
误解:咖啡来自西方世界。
正解:最先开始喝咖啡的是非洲人和中东人,又过了几百年才轮到西方人。
第一名:咖啡豆是植物的什么部分?
误解:咖啡豆是植物的果实。
正解:咖啡豆是种子。咖啡果实的外形有点像樱桃,而咖啡豆是这个果实里的种子,在被人取出烘培、加工后成为饮料。
视频在这儿:
Producer: VICE 团队
Host: 高佳蕾
这周在上海,我们与 Seesaw Coffee 举办了一场本片的放映分享会。
给我们
留言或评论
(告诉我们为什么你应该出现在现场)
,我们将选出20位咖啡爱好者参与活动
,现场还准备了礼物给你们。另外如果你愿意来围观,我们也欢迎你 walk in !
影片放映后,我们还邀请了制片人及摄影总监Joshua Frank与三位嘉宾一同讨论并回答有关云南咖啡的问题。
嘉宾介绍:
华润梅
,出生于1993年。在云南普洱大开河经营家庭咖啡农场“普洱林润”。本科专业是室内设计。2015年底开始接触咖啡,从咖啡末端入手,通过学习和实验回到咖啡前端,从最基础的小环节上,慢慢提升咖啡的质量。
陈单奇
,90后新生代烘焙师。SeesawCoffee烘焙室负责人。精品咖啡文化布道者。连接咖啡种植者、烘焙师、咖啡师和消费者的纽带。
Ted R. Lingle
,出生在南加州,从事咖啡行业超过40年。1991年至2006年任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的常务董事。从SCAA离职后,Lingle先生成为了CQI(咖啡品质研究所)的执行理事。2015年1月至今,受邀担任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