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孟岩
有关读书、创业、投资以及其它
51好读  ›  专栏  ›  孟岩

如何区分市场的信息和噪音?| 问答

孟岩  · 公众号  ·  · 2020-04-08 19:51

正文

又到了周三的问答时刻,我们继续来回答读者的问题。
这周@四季 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在不断波动的市场里,该怎么“拨开云雾见青天”该怎样“哄”着自己继续持有下去,做少数派,不去当那小韭菜?
这个问题,我邀请到了谭昊老师来回答。
谭老师是私募基金掌门人、RIH投读会创始人,也是《优势投资法则》一书的作者。他认为,投资是一个输家游戏。谁犯的错比对手少,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谭老师的回答,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从市场中的信噪比、具体的解决办法讲到投资能力的提升,带我们一层一层的拨开投资的迷雾。
相信你会有收获。


1

噪音远比信号多
大家好。 我是谭昊。 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这位读者提出的拨开云雾见青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隐喻。云雾和青天的关系,如果用投资中的术语来讲,就是 噪音与信号 的关系。
我们知道,金融市场有一个特点,就是金融市场的数据信噪比特别低。就是说,噪音远比信号要多。
举个例子,你接收到100个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包括新闻,包括报告,包括价格的波动等等。这100个信息里面,只有10个是对你决策有帮助的信号,而有90个是噪音。这些噪音不但没有帮助,而且可能会妨碍你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问题的关键还不止于此,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就是 随着我们观测频率的增加,信噪比会进一步降低
举个例子,如果你看的是周线,可能信噪比是30%。如果你看日线,看起来信息的频率增加了,但是伴随着信息的增加,噪音增加的更快,这个时候的信噪比可能只有10%了。如果你看的是5分钟k线,信息更加大量的增加了,但是这个时候噪音增加的更快,这个时候信噪比可能只有5%了。
当你了解了信噪比的这个规律,你就能明白,很多人来到市场之后,会把观测周期不断的缩短,他认为这样自己可以更灵敏,可以更贴近市场,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得到更多的信息这一点没有错,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 得到信息更多的背后是得到了更多更多的噪音 ,因为随着周期缩小信噪比进一步降低,所以他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加困难了。


2


提高信噪比的几种方法
所以当你说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时候,其实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你想要的是怎么样在金融市场的大量噪声中,提取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很显然这是一个难题,而且是无数聪明人想要解决的难题。
这个难题没有终极答案,因为很多时候信号和噪音就像牛奶和水一样混杂在一起,没有办法完全的理清,但是依然会有一些方法能够起到帮助。
我这里讲几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 用相对长时间的时间框架
上文已经举过例子了,你看周线日线和分钟线的时候,周期越小,信噪比越低,那么你既然要提高性价比,就反其道而行之,看相对大的周期。
具体用什么样的周期,没有标准答案,跟每个人能投入的时间,他的投资能力,对投资的理解都是相关的。比如一个工作很忙的人,他可能使用周线去做股票就可以了,对他来说是适合的。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选手也许用小时线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周期。
总而言之,当你把周期放大的时候,你的信噪比会提高。
第二个方法是 用一些技术指标来降低噪音
我们知道,噪音在数学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是随机的。既然是随机的,那么用某些数学方法可以把它降低,比如说用平均值的方法。
平均值的方法就把正向和负向的噪音相互抵消掉一部分。
我们平常用的最多的就是移动平均线,比如你构筑一个20天的移动平均线去观察趋势,它的波动显然比日常的价格波动要平稳很多,就是因为它降低了噪音。
第三个方法, 用特殊值
A股有3000多只股票,是不是每个股票的价格变化所蕴含的信息是同等的呢?并不是。
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这就意味着在某些特殊的时段,价格的信息含量高,也意味着在某些特殊的标的上它的价格信息含量高。
举个例子来说。市场有的时候成交量大,有的时候成交量小,那么是不是可以假设在成交量大的时候的价格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
再比如说,市场有的股票不管涨和跌都能带动其他的股票涨和跌,我们称之为龙头股,或者影响力股。这样的股票的价格信息含量是不是比其他的股票高呢?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能找到一些方法,进一步提高信噪比。
第四个方法, 主观降噪
以上三个方法都是讲的在数据端提高信噪比。这是最常规的方式,也是绝大部分人努力的方向。
但是我在这里要提出来另外一个不同的方向,这个方向意识到的人很少,但是也特别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那就是,如何在主观上提高自己内心的信噪比。
我们有时候形容一个人在决策的时候特别清醒。就类似于你提到的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会用到澄明之境这个词,佛家也很喜欢用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类似于开悟的状态。
其实 澄明或者开悟指的都是一个人在内心中噪音特别低的状态
有研究认为一天中,人的头脑里会产生6万个念头,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此密密麻麻的念头,比苍蝇还多。一个人内心中的噪音是有多么大。
所以即使外在的数据质量不变,如果我们能够降低自己内心的噪音,趋向于澄明之境,同样也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事实上各种各样的修炼体系,儒家的正心诚意,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善护念,趋向都是同一个目标,都是澄明之境这个目标,换句话来说都是为了降低内心的噪音。
但这个部分光知道没有用,是 需要不断修炼 的过程。比如说正念冥想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
我身边也有朋友,多年的正念冥想之后,确实能够达到主观上提高信噪比的效果,也对他的投资业绩很有帮助。


3


找到自己在投资市场中的根
你提到的做少数派,不当小韭菜,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
少数派并不一定在每个时候都是对的,尽管达利欧有一句名言,投资成功的秘诀是与共识对赌,但是他还有后半句叫做,并且赌赢。
比如说在疯狂的牛市中,多数人就是正确的,你如果费尽心思想要做一个逆趋势的少数派,可能你会很惨。
所以不要刻意去做少数派。那么什么是韭菜呢?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看你有没有根。如果你有非常深入的根扎在大地上,你就不是韭菜,如果你的根很浅,一揪就起来,那你当然就是个韭菜。
那什么才是一个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上的根呢?就是你的体系。
你有没有自己的投资体系?这个投资体系 必须逻辑上是自洽的,必须长期来看预期回报是正的,同时还必须适合你的个人的性格特点
当我们说投资的时候绝不是说,某一笔买卖,或者某一个起心动念的决策。那些东西都没有稳定性,你运气好的时候可能暴赚,但是这些东西套用一句俗话,凭运气赚来的钱终归会凭实力赔回去。
除非你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依靠系统赚钱,在这个市场上才可能长治久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