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17年9月,本人来KAUST做博后将满一年。对于神秘的沙特,在KAUST工作生活是什么样的感受?我说说你听听。
这个学校的建校背景,简单地说,沙特已故的老国王在红海边画了一个圈,给了100亿美刀,阿美公司(沙特的中石油)又给了100亿,靠着这200亿美刀的资金运作,原本红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出现了KAUST这所土豪大学。
那么直接讲干货,对于博士后,诱惑在哪里?
其实我一直在考虑,到底第一条是说学术还是说钱,还是不装13了,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同胞来这里还是因为高薪。博后的年薪最低5万美刀,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博士过来做第一站博后,那基本就是这个价了;会砍价的或者有过一站博后经历的,可以和老板谈工资到5.5万或者6万美刀,各专业起薪也略有不同。工资不交税,所以这就是你到手的钱。
此外,入职和离职额外给合计6000美金的“搬家费”,每年一次往返机票(自己和家属),如果你不回国,那么恭喜你,机票钱会折现给你。据说2009年建校的时候,博后的工资是7~8万美刀,随着国际油价一蹶不振,工资近年来都是整体下滑的,反正2路汽车也赶不上了,就先不说了。
住房,如果你带配偶,那就是联排别墅带小花园,单身过来就是和别人合住别墅。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你眼前一亮。免费医疗(包括家属),小病校内看,大病去市区私立医院当VIP中P。老婆生小孩免费,小孩3个月后可以送看护托管,由专业护士照顾;大一点的娃,KAUST校内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就到这里吧。
不说钱了,感觉自己都不学术了。说个段子,据说当年KAUST给Bruker打电话说要买核磁共振仪,Bruker客服说“我们这里有多种型号,400MHz、 500MHz、600MHz…液相的、固相的,您要哪一种?
”
KAUST说“我一个型号要一个!”……然后现在的KAUST有大于等于11台NMR,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惊掉下巴!SEM和TEM各有5~6台,其他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如果你自身科研能力足够硬,又恰好想找个地儿验证你的idea,那这里的硬件绝对可以。
1. 沙特是一个怎样政体的国家,遵循怎样的宗教,大家自行百度。不可以吃任何和猪有关的东西,不可以喝酒,醪糟都不行,女生出门要用黑袍罩全身。当然与整个国家相比,KAUST因为显示自己国际化,也被允许开了几个绿灯,比如女生在校园里可以不用黑袍、女生可以开车等。所以如果你是单身女生,想来KAUST做博后,请三思,三思,三思。
2. 全年都是夏天。最热的7~8月气温平均在45~48度,怎么形容呢?如果你这个天气中午12点在马路上走,你和烤肉就差一把孜然。因为KAUST濒临红海,炙热的海风会吹得烫眼睛,不是热,而是烫!所以办公区和自己住宅内强制24小时空调全开,注意是强制,因为海边湿气太重,不开空调房子会霉掉。
3. 出了KAUST校门,是无尽的沙漠。虽然吉达被称作沙特的第二大也是最开放的城市,但还是和国内的四五线城市一样。感觉KAUST在沙特像一个五星级“监狱”,与外界隔绝。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想逛街了?学校有空调大巴每晚拉你去市里的购物中心,注意是晚上,确切地说是凌晨,因为白天太热,出不去门。当然去的次数多了,你会觉得只是把你从一个“监狱
”
转移到另一个而已,一把辛酸泪。你想从购物中心出来自己DIY逛逛,除非你自己有车,否则只能乘坐出租,因为市区没有公共交通。
4. 虽然学校有各种娱乐设施,高大上至高尔夫、海钓、潜水等等,但时间一长,你还是会觉得生活无聊得想挠门。所以博士后的合同一般是一年一签,因为身边的很多博后同事待不到一年就走了,实在是熬不下去……
总之,在KAUST做科研和生活,玩的是心态。有人觉得钱再多也买不来快乐,买不来我宝贵的几年;有人觉得可以忍,攒点资本,等回国当青椒了好歹买房能付个首付;有人觉得这里是天堂,生活上无所谓,能做科研发paper才是王道。各家之言,终还是看你自己的三观。
哈哈,赞一个!够客观!
对于泼冷水部分:
1. 单身男博、男博后还是很多的,如果单身女生来了,谈婚论嫁,一起攒钱夫妻双双把家还,也不是不可能。
2. 11月到5月,很舒服,风和日丽的,蓝天白云。
3. 确实很不爽,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学校里有佐丹奴,日常衣服基本可以买到了。
4. 是很无聊,一个人就更无聊了,需要耐得住寂寞,但是找三五知己打打牌、打打球、吹吹牛,还是可以的。或者充分利用20个工作日的假期,天南海北地旅游。
最后,
发的
文章确实越来越好。
——by kanzhp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