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过于推崇这种自我定义的方式,又很容易滑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
一个人会将绝大多数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归咎于自己的不够努力。
这里面有两个很沉重的东西:责任和控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年轻人对于出人头地的感知还比较模糊,父母也不懂给孩子规划。
所以那时候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就读,不能读书就参加工作。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是按部就班,没有那么多对于未来的焦虑。
旧版的《新华字典》还有这样的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而当教育已经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时,家长们就会特别焦虑,生怕自己没有办法给孩子对应的支持,让本该考到名校的孩子与机会失之交臂;
孩子也焦虑,生怕自己不够努力,一次挫败就意味着人生崩坏。
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
他们相信自己的成就完全是靠努力的结果,因此也认定,下一个目标的实现,只能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他们难以接受自己偶尔的低效率、动力不足,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不能够用尽全力,那就是自己的责任。
我过去可以做到,为什么现在不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呢?这是失控的表现。
被成长型心智绑架的人不敢相信,有一些客观的、不受控制的因素存在,例如天赋、兴趣爱好、要做的事情的难度。
当一切要素都被认为是可以人为干预、可控的,那就意味着一个人实在有太多东西需要控制了。
而拥有这种思维的人,大概率会在生活中体验到很多失控。
比如,很多人会用相似的场景描述:
自己像是杂技团里骑着独轮车走钢丝的那个人,在不断维持脆弱的平衡,稍有不慎,就有掉落的风险。
所以,当我邀请朋友A思考她抑郁的可能性时,A感觉到平静了很多。
这是因为她不得不思考,如果现在的状态起伏不在她的可控范畴内,她也就不需要为“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而导致学习进度落后”这个结果负责了。
最近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付航在脱口秀节目里面提及了父亲,说父亲的宽容成全了现在他的成功。
当年付航某次考试没有考好,他的父亲没有动怒,也没有气急败坏地想办法给他补课,他很快意识到“孩子不是这块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