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好像全网都在养蛙。一方面,养成系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大概我们都想像那只蛙一样,吃吃饭,看看书,随时出发去旅行吧。
当然,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可能这么惬意潇洒。但,还有一招,养蛙之外,或许我们也可以看一看游记,跟着作者从心出发。
我最近就在读《马家辉家行散记》,包括三本书及一本小册子。
三本书,以前都出版过。
《死在这里也不错》书名取得好,写的是在世界各地的旅行札记。
《温柔的路途》形式相近,不同的是目的地以大陆和东南亚为主,长沙、北京、苏杭、上海、曼谷、吉隆坡……
《你走过的和我走过的不同的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取自旧版《日月》,主要是马家辉在美国芝加哥和麦迪逊读硕士和博士时的生活札记,另一部分则是太太张家瑜的旅途笔记。
很早很早之前,年轻的马家辉和张家瑜都是台湾某旅行杂志的记者,马因此在20多岁的年纪,狠狠地走遍了东南亚,张家瑜也因着这份机会,在大陆走南闯北了一番。
后来的后来,他们结婚生子,从台湾到美国,从美国到香港,共同经历了时光,创造了生活。《你走过的和我走过的不同的路》是多年前的愿望,当时的年轻人希望可以合著一本书,以志其情。多年后这愿望终于实现,好事一桩。
噢,还有一本册子,名为《起点。》,照片+文字,是马家辉的自述来历。
二
马家辉这三本书里的文章,有三个特点:短、随、情。
短,指的是文章短,每篇文字不出千八百字。这也许是专栏的限制,又或者是作者的选择,我不知道,但这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文字的体量,也在决定内容。
长文,可以将一趟旅程娓娓道来,甚至借助小说的手法,加入插叙、倒叙,将旅行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当然是很好看的,詹宏志的那本《旅行与读书》,就是这样写法。
但短也不全是缺点。因为短,所以轻,轻可以是轻薄,也可以是轻盈。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游记,阿城先生的《威尼斯日记》,文章篇幅就很短,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尤为出色的书,从任何方面来说,都是如此。
随,可以解为随意,或者随性。这既体现在旅行上,也体现在叙述上。旅行中,马家辉可不是专业人士,他怕坐飞机,经常拉肚子,置身人多的地方就胸闷,遇到著名景点,也不一定非要去看看,比如黄鹤楼,他就没登,只想冲回酒店睡觉。
他一点也不像以旅行为工作的专业博主,倒更像我们这些普通人,当然想要出去玩玩、看看,但也并不以身犯险,只是走走看看,累了,乏了,也不着意。不仅随意,甚至有点随便。
但这份随便,不也是一种自由吗?谁说旅行就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对景点如数家珍,还要不断发生故事?就做一个随便的旅者,有何不可?
情,可以解为情绪,也可以解为更为广义的“情”。抒情,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古来文章,旅行游记,莫不是写景、抒情,很少叙事的,即使是记事,也是淡淡记之,绝不会敷衍出故事来。
这确实是一件很可玩味的事情,在中国古典的游记中,写下的往往是“我”看到想到了什么,或状物,或写景,或抒情,一切人事都当作景来看,是静观。我们借由作者之文字,看其所看,观其所观,感其所感,游记不要求故事。
随手翻到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每念一遍,都会在眼前幻化出那副江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画面里有雾,而且感到冷,感到寂寥。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但到处都在发生。
这是中国人旅行的感发,这恐怕需要一颗安静的心,写者,读者,都是如此。如今,世事嘈杂,文字也如此,没有包袱,没有故事,没有高潮,是不足道的。
民国年间那么多散文大家,其实继承的也是这样的写作系统,然而如今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文章,是少之又少了。
扯远了。想说的是,在旅途中,处处生情,也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当然,马家辉的文字中,并不全然都是精彩,但这个人即景,由景生情的气质,却也难得。
三
写到最后,试着总结一下目下旅行文章的写法。
一是印象式的,此乃中国古典文人游记的传统。其特色,就是“个人即景,由景生情”。马家辉,舒国治,都是此类。
一是浸入式的,这更倾向于如今所说的“非虚构”,虽是非虚构,对标的却是虚构。前面提到的詹宏志,即是这么写。其特点,当然就是极强的现场感和代入感,看起来爽。
当然,有些借旅行的壳,讲鸡汤故事的,不在此列。
这派人物,最厉害的当然是保罗·索鲁,一生推。
一是知识性的,旅行倒不是重点。曾经很风靡过一阵的林达游记,就是此种。张佳玮的一些游记,也是如此,知识、典故为主,自己的观感则隐退。
以上只是写法不同,要写得好,用什么写法,都可以写得好。
只是,在这个时代,还有人要看游记吗?这或许是一个问题。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即可购买《马家辉家行散记》
【岔道】
最近值得一看的10本新书
我终于知道了旅行的意义
这7天,我一直在看这本书
- 不止读书-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
【一句话日记】
“我被一种不确定的渴望所激励,这种渴望就是从一个令人厌倦的日常生活转向一个奇妙的世界。”
——亚历山大·冯·洪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