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钻故事
硬派家国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胡续冬的巴西和乐观主义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钻故事

胡塞武装——中东最后的硬汉

蓝钻故事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1-07 22:25

正文



最近中东这块,各类反西方势力,似乎都不太行了,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巴勒斯坦哈马斯,乃至这些势力背后的大boss伊朗,都像霜打了的茄子,遭到了以色列的重创。
不过比较神奇的,是唯独也门的胡塞武装还非常活跃,成为如今中东最顽强乃至最后的反西方势力了。它一会击中了美国的货轮,一会又打了以色列的机场,搅得老美以色列不得安宁。
那胡塞武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以及也门又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胡塞武装的兴起

也门胡塞武装,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属于伊斯兰什叶派分支宰德派,又称五伊玛目派。这是什叶派中仅次于伊朗十二伊玛目派的派系,人口主要分布在也门北部内陆高原。

也门总人口3369万,宰德派占35%,逊尼派占65%。两派不对付,斗争了千年之久。

公元897年,宰德派教士哈迪·叶海亚在北也门以萨达为中心建立了宰德派伊玛目国家,从而形成了也门“北南分立”的局面。

16世纪,奥斯曼入侵也门,宰德派受重创。一个叫苏尔·卡西姆的宰德派伊玛目奋起反抗,成功击退了奥斯曼帝国,并攻占了逊尼派居住的南也门,统一全境,建立了卡西姆王朝。

1872年,奥斯曼再次入侵也门,卡西姆王朝灭亡。期间,宰德派并未放弃反抗。1904年,叶海亚·哈米德丁,继承叶海亚家族衣钵,终于成功击退奥斯曼。1911年,叶海亚·哈米德丁与奥斯曼签订了《达安条约》,在北也门再次建立宰德派政权。

1918年,一战结束,奥斯曼帝国解体,北也门的宰德派完全接管了奥斯曼在北也门的势力范围,建立了一个叫穆塔瓦基利亚王国的神权国家。而南也门,则被英国所把持。

——英国人早在19世纪,就击败奥斯曼,殖民了南也门,占领了也门南的丕林岛、亚丁,奥斯曼帝国解体后,英国联合30多个酋长领地,组成了所谓的“亚丁保护地”,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南阿拉伯联邦”。

北也门叶海亚家族王朝,是个比较封闭的政权,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抵制一切外国进步思想,老百姓生活极其穷苦。

1934年,因为与沙特发生领土争端,叶海亚王朝差点被沙特灭国,当时躺在南也门的英国人,瞄准时机,扮演和事佬,逼着叶海亚王朝签订《塔伊夫条约》,承认了南也门的独立。

这样,南北也门,彻底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1962年,受埃及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的影响,北也门部分军人,组建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了叶海亚家族的统治,建立了阿拉伯北也门共和国,彻底终结了宰德派在北也门长达千余年的宗教统治。

新建的北也门共和国,主张宗教包容,废除了宰德派及其圣裔家族的合法权威,允许逊尼派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同时反殖民、亲苏。

权力地位被共和派军官推翻,让北也门的宰德派很不满。一些原属于宰德派的保守势力,不甘心权力拱手与人,坚持与共和派战斗。自此,北也门陷入了长时间的内战。

期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关于纳赛尔的故事,可参考本公号的《埃及真相》),高调介入这场北也门内战,扶持新生的北也门共和国,想把北也门发展成埃及“小跟班”。但这就让一旁还是君主制的沙特不爽了,所以沙特联合约旦,组成了保卫叶海亚家族的保皇派

当时埃及背后站着苏联,而沙特约旦背后又站着美、英。所以,北也门内战,实际演变成了一场国际代理人战争。

战争旷日持久,直到1967年,英国人撤出南也门殖民地,南也门获得了独立。但独立后,也没有立刻并入北也门,而是由一个叫也门民族阵线的苏式政党把持。1970年,取国名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实行苏式社会主义。

如此,北也门和南也门,虽然没有统一,但因为英国势力退出,苏联占了主导地位,所以总算消停,长达8年的北也门内战,也因此宣告结束。

战争让也门国不成国,8年间,年均死亡人数高达53000人。不过,北也门的内战结束了,可南北也门各自内部的冲突却没有消失。

尤其南也门,领导层,对于亲苏还是亲阿拉伯国家,存有严重分歧,以至于1986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领导层火并事件,死了1.2万人——新中国第一次撤侨,就是因为这次南也门内乱。

1978年,军人出身的萨利赫,成为北也门最高统治者,北也门政局倒是相对安定。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沙特逊尼派的极端分支瓦哈比派,不断扩张和冲击,蔓延到了北也门,本已经消停的宰德派再次蠢蠢欲动,出现了宰德派复兴运动

1990年,国际形势突变,尤其苏联衰退走向解体。南北也门,也总算找到机会坐下来聊一聊,尤其南也门迫切想要结束内乱,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借机实现了也门统一。

但统一化,由于逊尼派大量涌入,北也门的宰德派成了少数派,有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所以宰德派复兴运动越烧越旺。

1990年前后,宰德派复兴运动中,有一个叫“青年信仰者”的组织,在不断的斗争中迅速崛起。这个组织的主导者,正是我们今天熟悉的侯赛因·胡塞家族。“青年信仰者”也就是胡塞武装的前身。

侯赛因·胡塞,1956年出生于也门北部萨达地区宰德派部落。一开始,他期望通过政党选举的方式介入政治,没成功。后来,他主张效仿伊朗,在也门建立神权统治,这让也门政府非常恐惧,很早就把“青年信仰者”定性为“伊朗支持的极端什叶派”。

“青年信仰者”不顾政府阻止,非常活跃,经常印发各类宣传宰德派主张的小册子,以夏令营的方式举办研习班,以吸引和说服信众。

2000-2003年,巴勒斯坦爆发自1987年以来的第二次大起义,加上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侯赛因·胡塞蠢蠢欲动,首次公开宣传激烈的反美、反以口号,在一次穆斯林葬礼中他高呼:“美国去死,以色列去死,伊斯兰胜利”。

同时,他将矛头对准当时的也门政府——萨利赫政府,指责其同美西方和沙特勾结,出卖国家。

结果就是,自2004年开始,也门爆发了“青年信仰者”和政府军在宰德派活动中心萨达长达6年的内战,也叫“萨达战争”。

2004年9月,侯赛因·胡塞遭萨利赫派出的士兵暗杀致死,追随者为了纪念他,遂将“青年信仰者”改名为“胡塞运动”,并由其兄弟阿卜杜·马利克·胡塞接过领导权。

2010年,战争的局势愈发复杂起来。由于战火延烧到了也门与沙特边境,沙特出兵支持也门政府军。与此同时,南也门的“南方分离主义运动”、“基地”组织也趁乱扩张。

也门政府军担忧腹背受敌,不得不与胡塞武装签订停火协议。这份停火协议虽然极其脆弱的,双方的矛盾和仇恨也并未终结。但自此,胡塞武装作为一方割据势力,首次得到承认。


打垮也门政府

2011年,中东爆发“阿拉伯之春”,波及也门。2012年,也门萨利赫政府垮台了。

胡塞武装乘势而起,同南也门的“南方分离主义运动”合作,迅速占领了萨达省全境,并控制了焦夫、哈杰等省,同时打通了宰德派内陆大本营通往红海的交通要道,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萨利赫政府垮台后,政权落到了时任副总统哈迪的手里(英美逼迫下看似“和平”权力转移),并受到沙特政府支持。一开始,胡塞武装希望在新政府中分一杯权力之羹,但各种争吵后,并未能如愿。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2014年9月,胡塞武装继续往南打,一举推翻了哈迪政府,占领了首都萨那,引爆了新一轮内战,而哈迪本人则不得不流亡沙特。

——2014年也门内战之际,我们国家鉴于该国安全形势恶化,再次启动撤侨行动,《红海行动》即以此次撤侨为故事原型。

至2015年,胡塞武装实际已经替代了政府行驶国家治理职能。

但是,内战并未熄火。也门实际再次进入“两个政权并立对峙”的阶段,也门的武装力量,分裂成了“亲胡塞”和“反胡塞”的两派,继续缠斗相杀。

比较有意思的,是“亲胡塞”武装这边,出现了不甘心权力旁落的前总统萨利赫和追随者“反胡塞”武装,则主要由哈迪政府领导的逊尼派部落武装、反北方军南下的“南方分离主义运动”,以及“阿拉伯之春”鼓噪下的逊尼派伊斯兰主义者组成。

与此同时,沙特为阻止什叶派掌权,牵头组织了多国联军强势介入也门局势,支持哈迪流亡政府反击。而伊朗,则毫无疑义地支持胡塞武装。

在复杂的局势中,胡塞武装没有被打垮,相反,愈挫愈勇,得益于前总统萨利赫的支持,拉拢了也门第一大党“全国人民大会党”的支持,不仅接收了大量萨利赫的旧部,还在伊朗的支持下学会了制造、改装无人机和导弹的能力。

另外,由于沙特的入侵,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因此激发了也门人的反侵略情绪。而胡塞武装也不客气,高举“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大旗,所以民心这块也更胜一筹。

也门自2014年开始的这轮内战,至今未熄,整个国家早已四分五裂、断瓦残垣。2022年,哈迪总统宣布辞职,权力交给了8人组成的总统领导委员会。2023年底,胡塞武装与8人总统委员会达成了全国停火协议。

目前的局势是,胡塞武装控制着也门全国1/3的领土、70%以上的人口,占据着也门北部、首都萨那、红海重要港口,成为也门仅次于政府军的第二大势力。


抵抗西方的独苗

大概从2019年开始,掌握了无人机和导弹制造能力的胡塞武装,频频袭扰沙特境内机场、石油设施和军事目标,以及红海乃至整个海湾地区的油气运输和生产。此类袭扰,一度摧毁了全球5%的石油供应,影响到了国际油价。

自2023年10月爆发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胡塞武装更是频繁袭击美西方通过曼德海峡的船只乃至航母。

通过这些袭击,胡塞武装让全世界都见识了它毫不妥协的抵抗意志。尤其现在,随着真主党高层遭团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垮台、哈马斯遭重创,伊朗辛苦扶持和建立的“什叶派抵抗之弧”,似乎也就剩下胡塞武装这根顽强的抵抗独苗了。

说到这,我们稍微岔开下话题。说说最近的伊朗。

最近,随着巴沙尔政权垮台,伊朗已经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退缩之意,不仅在保卫巴沙尔政权之战中无所作为,更是频频向美西方示好,尤其近期突然放开网禁,允许西方一众APP进入伊朗。这几乎相当于宣布投降,等于让出了自身的话语权。

——比较怪异的,是它放开西方APP之际,却依然还禁着Tik Tok。

而在这之前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它也没有那么强的介入欲望,一度被以色列按在地上狠狠摩擦,眼睁睁看着哈马斯高层在其首都德黑兰被炸死,而不敢轻易还手。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懦弱行径,其一众扶持的“小弟”自然看在眼里失望在心里。

如此,往后伊朗的威信,恐怕很难再回到当初,这对伊朗而言是灾难性的。为什么呢?因为,未来不仅“小弟”不会再信任它,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暗中相助的大佬,恐怕也要打退堂鼓。

这就跟做创业公司一样,投资人不怕创业者编故事,甚至也不怕失败,最怕的是创业者丧失了基本的进取意志。只要创业者愿意继续折腾,已经下注的大佬,顾忌之前的投资打水漂,不会轻易放手,可如果创业者自己已经放弃,投资人也就只能撤股撤资。

所以有人就此推演,就连哈梅内伊为首的伊朗神权政府,恐怕很快也要步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后尘。老实说,就从目前伊朗萎靡的精气神来看,这个推演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与伊朗相比较,或许更能让人感觉依然在顽强抵抗的胡塞武装是何等硬气。

说起来,胡塞武装遭受到的美西方打击,一点也不小。早在2024年1月,美英就开始联手,对其展开了空袭,专门对准它的弹药库、雷达站和导弹发射装置打。只是,效果似乎很一般。

一个重要原因,是胡塞武装主要依托部落起家,军事目标比较分散隐蔽,作战方式也灵活多变。另外,英美动辄超百万英镑的武器,去对抗胡塞廉价的无人机,似乎也有点划不来,成本太高,难以为继。

2024年底,针对之前胡塞武装空袭了英美以色列货轮、用超高音速导弹袭击了以色列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英美又一次联手强力出击。据说,目标是也门首都萨那胡塞武装第一装甲师的营地。但打完了以后,双方都没有发表什么声明,显然,效果恐怕不太好。

倒是胡塞武装又宣布,击中了美国一艘10万吨核动力航母——砖家们分析,胡塞武装不是第一次吹牛了,其导弹击中航母的概率几乎为零。

不过,老美习惯性沉默、不回应,而给以色列加装了一套萨德防御系统这事倒是千真万确的——这从侧面说明,之前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已不足以抵挡胡塞的导弹袭击。


与伊朗的准联盟关系

过去,一般都把胡塞武装视为伊朗的“代理人”。

但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准确。如今伊朗自己都怂了,可胡塞武装却没有,这已经证明后者不完全仰赖伊朗。而如果仅仅将胡塞武装视为伊朗的“代理人”,自然很容易低估它的独立性和顽强性。

我之前在写伊朗革命卫队的文章里说过:

伊朗发展“代理人”,主要依靠革命卫队中的圣城旅,本身比较灵活,没有要求强依附,常常只是提供武器支援、军员培训和技术输出等。“代理人”愿意反美西方就行,甚至都不要求同一个信仰。比如哈马斯就属于逊尼派,而巴沙尔政权虽是什叶派,但属于阿拉维派。

所以与其说胡塞武装是伊朗的“代理人”,不如说两者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和意识形态而短暂合作的准联盟。

——两者的合作,没有上下依附关系,也不存在特别有约束力的“盟约”,因时因地而变化。

2023年3月,东大成功斡旋了伊朗和沙特,实现了世纪大和解。其中有个重要前提,是胡塞武装停止对沙特的“骚扰”。后来胡塞武装和沙特之间,好像确实消停了一段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胡塞武装似乎是真的听从伊朗的。

可最近的消息却显示,英美对胡塞武装发动新一轮的密集炮火袭击之际,沙特、阿联酋也跟着一起参与了。当地人说,沙特主要打击了胡塞武装的后勤基地。更新的消息是,胡塞武装已对沙特进行了反击,多枚Badr-1P弹道导弹射向了沙特西南边境阿西尔省军事基地。

由此可见,胡塞是胡塞,伊朗是伊朗。莫要误判了两者关系。

从历史来看,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建立神权政治之际,的确极大地鼓舞过也门的宰德派,胡塞武装的创始人侯赛因·胡塞和他的宰德派教士父亲巴德尔丁·胡塞,多次往返于也门和伊朗,接受过伊朗什叶派的革命教育。侯赛因·胡塞本人也把霍梅尼当偶像。

1991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后,美国借机强势介入中东,后来2001、2003年又分别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这进一步推动了胡塞武装向伊朗靠近。但严格来说,两者早前并无更深的合作。

伊朗和胡塞武装真正合作,是从2015年胡塞武装推翻哈迪政府后开始的,因为当时沙特扶持哈迪政府,胡塞武装也需要找个坚实的靠山,这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波高潮。第二波合作的高潮,就是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兴起之后至今。

伊朗和沙特过去是死敌,两者分别是中东最大的什叶派和逊尼派国家。对付沙特,伊朗主要就靠胡塞武装。2019年,沙特油气设施遭胡塞武装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日石油产量减少下降了一半,严重干扰了沙特的国民经济。胡塞因此成了伊朗拿捏沙特的“核弹”。

但进入2021年后,由于西方制裁加上疫情,伊朗国内民生凋敝,各种示威游行不断,伊朗政府有想要安静下搞经济的意思,而为了保证这点,需要和包括沙特在内的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当然也要适当割舍与胡塞武装的关系。

胡塞也明白,没了伊朗支持会有些麻烦,所以早在2022年4月就与沙特为首的联军签署过一个停火协议。

只是,估计就连伊朗和胡塞武装都没想到,2023年10月,哈马斯这边又会重新挑起与美西方的战火。

说实话,我们前面也说过,这轮冲突中,伊朗因为民生没搞好,始终就有点三心两意,没有想要过度介入的意思。但胡塞武装不一样,显得异常兴奋,因为它需要借此进一步加强与伊朗的关系,得到更多武器援助。

结果我们也看到了,伊朗和沙特世纪大和解的背景下,胡塞和沙特还是再次打了起来。这也说明,伊朗和胡塞之间的战略目的,并不能完全契合,两者与其说是同盟,不如说是相互利用。

另外值得一提,伊朗的确给胡塞武装提供过大量武器,但胡塞的军备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也门国内,主要是吸纳了前总统萨利赫把持的也门国库武装,以及通过部落民兵自黑市上购买。再有,胡塞自2000年开始就向国内商人募集了大量资金,向北也门民众征税,所以也不愁钱。

有武器有钱,这是胡塞在伊朗面前能保持高度自主性的根本保障。

说了这么多,如此独立和顽强的胡塞武装,对于也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而也门对于胡塞武装又是什么?


也门太穷了

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而阿拉伯半岛算是中东最富裕的地方了。像卡塔尔、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巴林和阿曼都不错。原因也简单,因为这儿盛产石油。比如卡塔尔,人均GDP高达71568美元,是中东最高的,比以色列还高。

可比较奇怪的是,整个中东最富的国家在阿拉伯半岛,最穷的国家也在阿拉伯半岛,这就是也门。也门有多穷呢?有个比较,是它比刚刚改朝换代的叙利亚还穷,人均GDP只有465美元。

而且,相对阿拉伯半岛的其他国家,也门的地理位置也不差甚至相当优越。尽管不在波斯湾沿岸,但濒临亚丁湾和红海,扼守苏伊士运河通往阿拉伯海的唯一出口曼德海峡

——这地,每年通过的商船近2万艘,吨位接近16亿吨,是世界上仅次于霍尔姆兹、马六甲和英吉利的第四大海峡。

也门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放眼世界也不多见。1839年,原本隶属奥斯曼帝国的也门亚丁,被英国人占领。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亚丁的商业价值陡增,很快就成为仅次于纽约的世界第二大繁荣的港口。

坐拥如此优越的交通要道,为何也门发展不起来呢?

其实原因显而易见,主要就是战乱,不间断的战乱。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也门内战就几乎没有断过。1990年,南北也门统一,萨利赫作为总统自此开启长达33年的统治,大家本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安生日子。

可实际上,当时的统一非常脆弱,南北双方差异非常大,一个以逊尼派为主要人口,一个以什叶派为主,另外双方的经济状况也差异巨大,北也门要比南也门好点。

关键,南北也门都保留了军队,所以一言不合就在1994年又打了起来。后来北也门赢了,再次统一了也门。可南北依然势如水火,难以融合。

南北也门的分歧还没整明白,后来宰德派复兴运动又轰轰烈烈闹起来了,其中最狠的胡塞武装,趁着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的混乱,把也门政府都给挑了,以至于一直到现在,也门的内战都还没有结束。

实际上,也门除了被西方意识形态和本土民族主义、什叶派和逊尼派、南北分歧搅和得天翻地覆外,它还是一个部落国家,内部有400多个部落。这些部落,没有现代民族国家意识,酋长讲话比总统命令好使。这就使得中央政府毫无威信可言。

目前也门有哈希德、贝克尔、哈卡和穆兹哈四个大部落联盟,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哈希德部落,势力遍布在萨那、哈贾、萨达诸省,辖区人口过百万,必要时可动用 10 万人以上的武装力量。其中,前总统萨利赫就出身哈希德部落。

这么乱一个国家,经济能发展得好就怪了。

另外,相对其他阿拉伯半岛国家来说,虽然也门坐拥曼德海峡这一得天独厚的交通要道,但国内的石油资源并没有那么丰富。像沙特,目前探明的储量高达366亿吨,占全球15.2%,而也门储量仅40亿桶,占全球总储量的0.2%。

加上西方制裁、战乱,石油开采量就更没法和其他阿拉伯半岛国家相比了,近年来,每日大概只有10万桶左右,而沙特每日开采高达1000万桶。

总之,也门要发展,太难了。没资源,也没安定的发展环境。


 未来怎么样?

自2014年胡塞武装推翻哈迪政府算起,也门新一轮的内战也打了10年了。这10年间,最大的“亮点”,大概就是胡塞武装,作为也门的一支割据势力愈发壮大,并在新一轮的巴以冲突强势出圈,震惊了世界。
既然胡塞武装这么厉害,那它有希望统一也门吗?
其实历经十年战争,现在也门大致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势:
胡塞武装——背后是伊朗支持,各军种加起来大概有3.5万,拥有各类先进的战机、坦克、导弹、水雷和无人机等。
哈迪政府(哈迪2022年退休,权力交给了总统委员会,目前该委员会的主席叫哈里米)——是联合国唯一承认的合法官方组织,拥有15万兵力,背后支持者是沙特。
南方过渡委员会——这是2017年由哈迪政府分裂出去、原亚丁省省长祖贝迪联合26个南方部落组建的割据势力,背后主要支持者为阿联酋,拥有9万兵力。
也门的基地、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国家内乱,也门成为各类极端组织滋生和繁衍温床,这部分势力主要由逊尼派极端主义者组成,大约有1.2万军力。
所以综合来看,近年来,胡塞武装虽然发展势头很猛,而且比较喜欢在国际上出风头,但要说它何时能荡涤也门境内的其他武装力量、统一也门,看起来还是比较遥远的。
除了极端组织外,所有也门境内的武装势力,均有外国势力干预。所以也门危机,并非单纯国内问题。要想统一,首先要强大到足以慑服这些外部干预势力。
至于哈迪政府有没有希望击败胡塞武装、分裂势力,然后统一也门呢?老实说,同样很难。
目前也门境内各大势力有个共性,是他们都没有明确的“民族国家”意识。大白话说就是,他们都没有太强的统一国家的愿望和理想。
这点,很多中国人可能不太理解。我们骨子里渴望国家统一,憎恨一切分裂,将分裂视为政治活动中最大的恶与罪。
但只要稍微了解点国外的历史就会发现,在许多国家,分才是目的,合只是偶然。“书同文、车同轨”这种对中国人而言像常识一样的东西,在许多国家还像天书一样难以理解。
胡塞武装的政治理想,是立足于伊朗式的什叶派神权革命,是超越国族的,别看它辖区的内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可它的主要理想却是“星辰大海”,统一也门只是次要目标,更主要的目标,是跟随伊朗,铆足劲反以反美,推广什叶派的“人间乐园”。
哈迪政府军、南方过渡委员会,也是一样,立足逊尼派宗教理想,背后的境外支持者——沙特、阿联酋,也多出于恐惧也门的什叶派,目的是为分裂,而非国家统一。

尾声
2011年,也门受“阿拉伯之春”影响,当时的萨利赫政府,四面楚歌,压力越来越大。一个叫塔瓦库勒·卡曼的也门记者,被西方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她“为了妇女的人身安全与女性参与和平建设的权利所进行的非暴力斗争”。
14年过去了,被认为侵犯人权、被西方诟病的萨利赫政府,早已烟消云散,萨利赫本人也在2017年12月,在他的故乡,被胡塞武装爆头丧生。
这位统治了也门33年之久的强人总统,去世前三天,通过电视讲话,向沙特示好,而在数年前,他为了夺回权力,一度跟胡塞武装合作。胡塞武装认为他背叛了自己,因此必须死。
1942年,萨利赫,出生在也门最大部落哈希德部落,1978年,年仅36岁的萨利赫出任北也门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1990年他和南也门领导人比德协作,实现南北也门统一,自此成为也门总统。 
1994年,比德叛乱,也门再次分裂、爆发内战,萨利赫强势镇压,平定内乱,为也门争取到差不多将近十年相对安稳的发展期,那段时间,也是也门进入20世纪以来第一次最接近“民族国家”的时刻。
怎奈,萨利赫政府在经济政策等问题上偏袒北部,也门南北部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引发南部民众不满,另外内部的贪腐也愈发严重。
终于,2011年,高举人权、言论自由、游行自由的人权斗士们,逼着他将权力移交给了副总统哈迪。自此,也门新一轮的分裂、战争和内乱之门开启。所谓人权,所谓自由,也在又一个十年之后,云散雾消、空空如幻,如今的也门,何去何从,茫茫红海无人应答。
-END-

接下来是推书:

近两百年来,两个执世界权力牛耳的帝国——英国和美国,无不以犹太人的历史作为自己的建国神话和民族信仰的源头。
以色列带来的中东乱局,也正是这两百年来,这个世界的历史缩影和权力隐喻。

读懂以色列的历史,正洞悉西方世界精神内核最根本的要素,看懂当前历史大势和未来文明冲突的关键枢纽。

然而不幸的是,目前绝大多数的以色列著作,都来自象牙塔内的历史学家,空有资料考证,却严重缺乏真正的政治高度和历史眼光。

终于,有一位政治家忍不住了,他决定写一本书——《以色列简史》,抓住政治高层眼中真正的犹太人历史和中东局势重点。

1973年,马丁·吉尔伯特作为战地记者亲历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戈兰高地亲身参与了全程。后来,他在牛津大学成为犹太史研究权威、中东问题专家,凭借着对以色列问题的深刻洞悉,随后一路成为英国首相智囊团,英国政府首席政策顾问。

本书为蓝钻故事精选版本,全书包含191幅罕见历史图片、14张以色列历史变迁地图,43份珍贵手稿、档案。

全书讲述了24个关键性历史瞬间,涉及复国运动、中东战争、阿以冲突、奥斯陆会议、拉宾遇刺等以色列建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全文生动、简明、精炼。随书附赠大礼——蓝钻故事导读手册,内容3万字,为蓝钻团队的心血之作。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一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