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爸真棒
K12原创教育资讯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蚂蚁摄影MaE  ·  会拍照和不会拍照,差别到底有多大? ·  2 天前  
图虫APP  ·  获奖公示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爸爸真棒

投资12亿!原复旦附中副校长坐镇!上海宝山区又增一所新国际校区,却只招50人?

爸爸真棒  · 公众号  ·  · 2024-10-10 12:42

正文

这两年上海知名国际校纷纷开始扩招、“抢跑”提前招生,但另一方面,有一批家庭手握着来之不易的老牌名校“入场券”,却选择放弃。

朋友小林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女儿在去年考进了上海A Level第一梯队学校,却在反复考虑后选择了一所新晋黑马学校。

他们夫妻俩都是法律系统从业者,在女儿的择校中自然也是多了一份更加理性的考虑。相较于名校光环,他们更看重学校能够倾注在每个孩子身上的资源、关注度,以及能否提供足够个性化的教育。

而小林家选择的这所学校,光是 “总校长在全校所有班级和学生升学沟通群” 这一个细节,全上海就几乎没有学校能够做得到,除此之外:

学校还请来了 原复旦附中副校长杨士军 ,以及 原上外浦外英语特级教师沈华 担任执行校长,前者是上海科创教育的领跑者,后者是上海外语教育的排头兵;

学校的老师中有人两次获得 美国富布莱特高级学者 ;也有人曾担任华北地区 雅思考官 国发研究所的研究员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等等,10年以上知名国际学校教学经验的老师更是一抓一大把;

今年秋季开学后,小林女儿和同学老师们一同坐上了前往该校位于澳洲校区的飞机,开启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这也是当初他们看中这所学校的原因——它并非仅仅是一所上海学校,而是拥有 中国、澳洲、新加坡、英国四国教育资源的全球校区

看到这里,相信关注上海国际教育的家长已经猜到了这所黑马学校的名字—— BANZ全球化校区(原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

今年BANZ还有一个大动作—— 宝山行中中学旗舰校 —— 总投资12亿,在顾村公园旁打造一所占地近200亩的高规格“轻奢”网红校区。 校园将打破围墙的界限,和顾村公园的自然环境、当地社区资源作有机融合,校园里既有小桥流水,也有未来学校博物馆、花卉苗圃基地、心灵驿站空间,更有室内外的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舞蹈室等。 目前一期校舍已经基本完工,预计明年9月开学。

△BANZ校名所对应的对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 Boundless Creativity(无限的创造力); Academy Curiosity(学术的好奇心); Noble Spirit(高贵的品格); Zealous Pursuit of Truth(求真的信念)

  • 那么BANZ上海宝山旗舰校有哪些亮点?

  • 传闻中今年宝山只招50学生是真是假? 是否还有奖学金项目?

  • 今年BANZ嘉定校区集齐牛剑藤,牛娃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 另外学校同时开设A Level/AP/澳洲VCE三大课程,我们家长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爸爸真棒”在国庆节前来到了BANZ行中中学位于祁华路的过渡校区,那天下午是学校开放日, 总校长柏萍 将和学生家长一对一面谈,我们利用上午休息时间和柏校长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柏校长


BANZ全球化校区总校长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院长

上海市园丁奖

上海市金爱心教师

上海市教委公派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访问学者(2002年)

上海市教委“特殊教育津贴”(连续三年)

英国阿博茨霍尔姆学校中国区总校长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British Council)全球伙伴学校中国顾问委员会副主席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新浪教育“大国工匠”国际教育影响力校长 、腾讯教育“人气名校长”、IEIC“最有温度校长”

△行中中学的过渡校区也非常气派

想了解更多学校招生信息、升学案例

或亲自探校体验

👇可以扫码预约学校开放日活动 👇


消费降级下,国际教育的“普惠时代”已经终结

经济下行和消费降级大环境下,上海非头部国际学校招生明显遇冷,但是BANZ的招生说明会却场场爆满,澳洲校区交换项目更远超预期(原来每期40个学生,今年将增至100个学生),这倒是让我们有些看不懂了: 魔都的 国际教育到底是冷还是热?

柏萍校长在体制内外均有长时间的任教和管理经验,在她看来:



首先,为什么大家感觉选择国际教育的人少了?

原因是因为家长觉得教育的“投资回报率”降低了,今天花了几百万读国际学校出国留学,未来可能找不到工作;


但另一方面,为什么仍然每年还有这么多家庭选择国际教育?

底层逻辑是目前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未得到解决,而每个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不变的。

换句话说, 国际教育普惠性时代即将结束,未来将往精英教育发展。

国际教育转型,我们国际学校就也要跟着变。这个背景下,BANZ全球校区应运而生:

目前BANZ在 中国、英国、澳洲、新加坡 四个国家开设五大校区,其中中国、澳洲BANZ Infiniti college 为自建校区,英国阿伯茨霍尔姆学校和新加坡校区为合作院校,入读BANZ中国校区的学生,符合条件的,未来可以选择在全球校区内进行学习和交换。

目前BANZ澳洲校区已经是第三届招生。 校园位于墨尔本海边的彩虹小镇,属于当地富人区,再加上校园古典建筑配合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家长孩子的满意度都非常高。

除了本校区的课程之外,学生们还会以插班的形式加入到澳洲本土学校,实现了交换课程1+1>2的效果。

△Olena博士带着学生在澳洲的culture Activity课程,从课堂到城市,走进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馆,进行墨尔本历史文化之旅

在柏校长看来,全球校区的建立不仅仅是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多维度的教育选择,语言和全球视野上的提升更是不言而喻;对于办学而言, 也能够有助于提升上海校区的中外教师资力量。

一方面,我们全球校区是可以流动教学的,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外教老师,他们中有人原先在上海知名外籍学校工作;而中方老师也能够在全球交换授课的过程中,提升国际教育的经验和理解力。”


但这仅仅是BANZ全球校区的第一步,柏校长说希望未来我们不仅是中国的学生“走出去”,更要澳洲、英国、新加坡的学生走进来,真正实现全球校区的概念。


为什么在名校面临“淘汰”的普娃,

到了BANZ能够逆袭“牛剑藤”?

今年是BANZ创校的第9年, 过去三年里学子累计斩获8枚牛剑正式录取,更是完成了“牛剑藤”大满贯。

2024年BANZ的250+位毕业生共收获438份世界Top90院校Offer,实现了英国G5大学录取率60%,Top40院校100%录取的好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和上海名校学霸云集不同,BANZ学子中也有中考进市重点的牛娃,但更多的却是 在原来学校里不适应,甚至在体制内教育里被“淘汰”的孩子,他们是如何一步步从普娃逆袭成牛娃,并且进入世界名校的? 柏校长和我们分享了三个BANZ学生的故事:

@ Andy刘

剑桥大学工程专业录取

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

学术成绩:数学、高数、物理、化学4门A*,托福116


和很多上海土生土长的学生不同,Andy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德国生活学习,在那时他就特别喜欢折纸飞机,他的纸飞机是幼儿园里飞得最高的那个。因为纸飞机,他很早就埋下了研究流体力学的梦想(虽然当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流体力学),再后来他就想要读剑桥工程。这是他剑桥路的开端,却并非一路顺遂。

从德国回到上海后,他考进了上海一所老牌知名公办高中,读了一阵子却总是闷闷不乐,这完全不是他想象中的教育,短时间也很难适应国内的公办教育。

一筹莫展之际,Andy妈妈找到了自己的多年好友柏校长,小伙子一下子被学校的人工智能学院吸引,想要圆儿时的纸飞机梦。

事实证明,小Andy的选择是对的。在BANZ的人工智能学院,著名人工智能专家杨煜普教授作为导师带着他模拟飞机的飞行轨迹,研究飞行角度对于速度的影响。

而他最终的EPQ科研课题就是研究流体力学,在学校科研导师的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零开始学习MATLAB的基础使用方法、偏微分方程、流体力学的相关公式以及用Latex排版论文。

最终,他的EPQ项目“How to Reduce Drag with Transition Prediction”取得A*等第并获得UCAS系统28个额外加分,同时 凭借着实考成绩在当年斩获剑桥大学正式录取Offer。

Andy故事还没有结束。柏校长说春节她去英国访校,恰巧在剑桥遇到了他,他已经在剑桥霍金所在的学院里做力学相关的研究,一步步靠近儿时的科学家梦。

另一位拿到 剑桥物理学录取的Harry吴同学 ,是从上海一所双语学校转来的,一开始他在学校里也并非出挑。从进入BANZ开始,他就想要做一个研究粉笔掉落的社团——为什么粉笔落地到了一定高度,往往会断为数截,而不是两截呢?

@ Harry吴

剑桥物理专业录取

学术成绩:数学、高数、物理、化学4门A*,托福118


后来,他被学术副校长贺伟发现是“牛剑”苗子。原来在在天华人工智能学院,Harry学习了Python语言,并且模拟地球-日月系统,研究弱等效原理,他的研究成果被上海天文台选中。

而他的EPQ项目,还是回过头来做粉笔掉落的实验,只不过这次他可以利用已经学习的计算机编程,分析撞击瞬间沿粉笔的力张量分布,并且拿到了EPQ满分成绩,也顺利进入剑桥。

■吴同学

@ 蒋金鹏同学

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JHU皮博迪音乐学院、波士顿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录取


蒋金鹏同学绝对是BANZ的“潜力股”,虽然他的学术成绩比不上前两位同学亮眼。 他是上海弄堂里叔叔阿姨们口中的“小歌唱家”,却因为无法平衡学业和音乐之间的关系,而逃离了体制内教育来到BANZ。

公办学校里的“学酥”成了BANZ老师口中的宝藏男孩 ,帮他在天华英澳美校区举办了首届蒋金鹏专场音乐会,也在学术上由富布莱特学者Olena老师给他一个人开了英美文学这门课(蒋同学说这是他的文学起点,更是他理解和诠释西方音乐的基石)。

蒋同学

后来,蒋同学拿到了 郎朗的母校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录取 ,同时还录取JHU皮博迪音乐学院、波士顿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等音乐方向录取大满贯,以及雅各布斯音乐学院颁发的 首席音乐艺术家成就奖学金(每年仅颁发一人,蒋同学成为唯一拿到该奖学金的国际学生)。

蒋同学从上海弄堂登上了百老汇的舞台,却还是经常回到上海,回到BANZ校园看望老师同学们,在BANZ的中秋音乐节上表演,这里是他走向世界音乐舞台的开始。

可见,好的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优渥土壤, 学校和老师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和引导, 当每个孩子的兴趣被激发的时候 孩子自然会成长的越来越出色,名校也仅仅是他们生命中的第一站而已。


AP/A LEVEL/VCE课程怎么选?

我们要打破国际课程的“刻板印象”

不论在上海嘉定英澳美学校,还是宝山旗舰校,BANZ国内均开设A Level、AP和澳洲VCE三类国际课程,但是三种课程怎么选?是不是牛娃更适合A Level,普娃更适合VCE呢?柏校长却笑着摇摇头表示, 我们家长选择国际课程一定要打破刻板印象。

简单来说,A Level的核心是标准化测试。 如果一个孩子标化考试能力强,学科竞赛能力强,那么相对来说是更适合这门课程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AP美高课程,相比于答题出分和出竞赛结果, 美高+AP课程更需要证明你的独特性,课程相对来说更有灵活性,但对于学生知识面广度的要求也更高。

而提到BANZ的起家课程—— 维多利亚州VCE课程, 柏校长表示即使是最懂国际教育的上海家长,对于VCE课程的了解也是不够的,其实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注重过程化评价的国际课程,也是一门被低估的国际课程。

而且VCE的部分高阶课程,比如数学分三门,低数(Further Mathematics)、中数(Mathematical Methods)和高数(Specialist Mathematics),其高数的难度比A Level还要高。

还比如蒋同学“怒夸”的EAL(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课程,其实已经远超传统意义上的英语语言教学,而是对于英语文学作品的深度学习,并且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澳洲课程由政府授权的特殊性, 上海目前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澳洲VCE课程,一所是上外浦外,另一所就是BANZ学校,可见其含金量。

说了这么多,柏校长表示并没有偏向任何课程,而是“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课程”。这并不是一句口号,BANZ学校就是这样实操的。

学生拿到BANZ录取通知书后并不会被分到任何课程,而是统一进行IGCSE的学习,只有学生真正了解一门课程之后,再结合“一对一”升学指导老师和任课老师、家长四方的讨论之下,在学期末由学生决定读哪一门课程体系。

△在三大基础课程之外,BANZ学校还开设7个专项课程计划,比如日本东大物语计划、伦敦艺术大学菁英计划今年非常火

说到这里,柏校长也建议当今的家长选择国际学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考察:

首先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很多家庭择校往往是看学校的升学榜单,认为有“牛剑藤”就是好学校,这是片面的,我们始终认为 “成绩是一时的,但孩子的成长是一世的” ,希望每个学生能够在3年高中博雅教育中得到充分成长。

其次是家校互通。

这是很多家长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我们说 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是组成了教育合伙人 ,如果学校不注重家校互动,未来孩子的高中学习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滑动看直播式教学管理详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