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引发的各种不确定性,正是进行行业观察的最佳时机。这场疫情会促发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物流行业哪些新趋势?把关键问题理清楚,或许就能找到突围方向。在这里,我们以深耕行业
20
年的传化智联为样本,到底是什么样的底层逻辑让这家企业能够对抗不确定性,并且抢占产业先机?
基础设施凸显核心价值
非常时刻,怎么把一批消毒水从从合肥运到武汉?这场
387
公里跨省运输让吉涛物流的老板犯难。
武汉封城,省际通道受阻,司机到哪找?线路怎么安排?物资怎么转运?安全怎么保障?
这家入驻杭州传化公路港的物流企业,通过传化智能物流
平台
找到运力拉货。线路安排全部由传化平台调度,所有交易费用在线支付。
2
月
7
日,这批消毒水顺利抵达武汉。
浙江稻花香食品有限公司是金华市应急物资保障企业,已复工
20
多天。这家企业每天有
1.8
万桶速食米线下线,但生产出来却运不出去。通过金华传化公路港,这些食品顺利运到温州、宁波、上海、杭州。
1
月
25
日起,传化智联携手
传化
·
安心驿站
开通抗
疫
支援
物资的
绿色物流通道,同时免费开放全国
20
多万平方米仓储服务。通过这条绿色物流通道,中转、运送
100
万副手套、
101.5
万个口罩、
33000
多箱消毒液,
1500
箱医疗原材料,总计超过
3000
吨医疗紧急物资,将它们送到武汉、孝感、黄冈、宜昌等地。
在江浙沪包邮区,传化在浙江
9
个公路港目前
已经全部
开业,港内
600
多家物流企业复工,平均每天配送量近
20000
吨。这些物流企业主要为当地超市、防疫站点、药店配送粮油、口罩、药品等,确保疫情期间基础民生保障和医疗物资保障。
这些物资通过智能调度,在传化分布在浙江省的各个公路港聚集再分散,然后以最快速度运送到全省数十个市、县镇以及南京、上海等地数百家商超、药店等。
在山东,青岛传化公路港调集运力,
8
天跑了
3300
公里,向济南、潍坊、淄博、日照、烟台等十地市捐赠输送防疫除菌液。
在黑龙江,哈尔滨传化公路港每天约有上千吨的民生物资在平台聚散。
截至目前,传化智联全国的公路港内已通过审核复工的企业近
2000
家
。这期间,传化公路港平台一线没有出现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
智能供应链成补缺标配
新冠疫情爆发,比餐饮业幸运的是,物流行业此时正处在传统淡季。不过元宵节
开始,
原本应该进入
复工
状态的物流企业
,
因为人员、道路阻断等问题,迟迟
复工不了
。
2
月
17
日,传化
智联
旗下
传化物流
集团推出
17
项扶助措施
,帮助物流企业复工。这些措施包括对传化在全国的公路港约
5
00
多万方经营面积减免租金、减免全国公路港内
7.5万个大小车位
停
车费;免费开放传化智能物流信息系统服务
;
免费开放传化网络货运综合服务平台;免费为防疫抗疫公益物资提供物流服务;免费为平台客户提供传染病保险;免费协同
平台内
小微企业申报疫情政策补助等
6
大类。
初步
预估,这些举措
将
为平台
下端的物流
企业
和上端的制造
企业
直接
降低
2
%-3%
的成本。
与其他平台推出的扶助措施不同的是,这次传化还送
“数字化能力”——免费开放传化智能物流信息系统服务。
我送你的,一定是你最需要的。这项普惠措施实际上表明了国内公共物流平台龙头企业对行业趋势的判断
——那就是此次疫情将加速信息化、智能化的到来,智能供应链体系将快速成为实体企业标配。
用一系列细节来佐证
——
去年
12
月底,京东发现武汉、华中地区的口罩销售明显上升,这一异常数据立即被京东抓取,武汉“亚洲一号”仓储运转中心开始大批量备货。疫情爆发后,京东第一时间援助武汉
100
万只口罩。
这就是数据的力量。
海尔
COSMOPIat
工业互联网平台短短两天搭建起一个连接
780
家医院、
500
多家企业单位,发布
5500
万件口罩等防护物资需求的“抗疫”资源精准对接的新冠病毒战疫供需平台,
48
小时为山西侯马完成了一条日产
10
万只医用口罩防产线、原材料等生产资源调配。这个平台还专门设置了物流供需对接板块。
海尔
COSMOPIat
的动作意味着什么?中国制造业体系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因为突发疫情被打乱节奏。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四个省湖北、广东、河南、浙江,产业链和行业所受冲击不一,化工制造、电子电气等产业链相关行业受影响大,很多产业的供应链残缺不全,工人短缺、原材料短缺、部件短缺,这些企业处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政策不同程序不同,复产时间不同。
工业互联网等平台作用凸显
这个时候就给物流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更要想方设法降低物流综合成本。这个时候,需要从各个维度收集、调取、共享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大平台作用凸显,成了跨界调配各方资源的最佳阵地。
这将加速中国制造业体系的信息化、智能化,给平台型企业带来重大机遇。这个时候,智能供应链体系高效
“补链”的时候到了
!
2
月
1
7
日起,传化智联在全国开通物资保障绿色通道,提供免费智能供应链平台服务,从上游厂商的生产、库存,到物流运输,配送、交付,实现全链条线上协同管理。
传化的智能供应链系统,上端连接快消、钢铁、家电、化工、能源
40
多个行业领域,成为数万家制造企业的物流外脑,下面集结了数十万家物流企业,连接货运车辆
4
00
多万辆,形成了仓储、运输加配送的全国化网络和一体化能力。这样的智能供应链,能为制造业企业降低
20
%-
30
%
的综合物流成本。
随着各地物流企业复工,全国各方数据正源源不断汇集到传化的
智能物流平台
上。制造业产能变化会第一时间被传化平台感知,就像京东从武汉口罩零售数量异动看到
“蝴蝶”扇动的翅膀一样。
在这个庞大的信息网络中,采购信息、供货信息、物流信息高效交互,快速匹配并即时分发任务。各个环节及时联动,针对各种需求第一时间响应,为企业快速进行物资协调,运力协调提供了可能。
在江苏无锡传化公路港,一家物流企业老板从朋友圈看到信息,仅用
48
小时就将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所需的
3
万平方米板材及时运到。
为了这张
“大网”,传化智联投入了数百人技术团队打造中后台。多年积累下,在货物集散、运输等全流程数字化处理并进行数据采集形成的基础能力,最终让这张智慧供应链网络拥有超凡洞察力。
智能供应链,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
我们注意到,智能供应链技术让复杂的事变得举重若轻,触达与疫情赛跑的
“救援生命线”每一个环节。
1
月
29
日,湖北九州通医药物流临危受命,接管湖北红十字会仓库,
1
月
30
日从现场勘察、资料准备,设备调度,人员配置,短短一天时间就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物流中心,把红十字会十几天完不成的工作,用
2
小时完成。从进仓、分类、分区、编码、扫描出仓,到定向发放,做到账目清楚,发放有序。专业物流仓储企业上阵,把紧急救援最后一公里衔接上。
此次疫情中,温州市卫健委负责应急物资管理、分拨、运输等职责。传化智联子公司为温州市卫健委打造了物资管理进销存系统,相当于应急物资管理的
“大脑”,将供应链技术直接参与到政府疫情防控决策中。
我捐赠的物资到哪儿?其实,一个技术小装置就能打消公众疑虑。
2
月
11
日,温州发往乐清人民医院的物资,装上了传化开发的“天翼镖星”。这个小装置融合了
5G
技术、电子围栏等功能,捐赠人扫二维码就能知道物资运到哪里,物资开箱启动第一时间就知道。整个运输过程完全可视化。
传化在新冠疫情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及物流行业影响的分析报告中指出,
“整个社会都要求通过数字化平台来快速了解变化,做到对供应链、物流状态的及时、透明、可控。”
这将是中国制造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过程。在这场疫情中,要么加速淘汰,要么加速升级,占据先机的企业会迎来一个新的产业空间。
抱团取暖,生态共享将成常态
一个来自生鲜电商的数据值得关注
——
除夕至正月初三,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
540%
。疫情期间,盒马鲜生日均蔬菜供应量提升至平时
6
倍。
自建物流的京东在笑,阿里系的盒马却在发愁:货物充足,但却没有足够人力送到用户手上。这个时候,闲得发慌的西贝餐厅员工临时到盒马上班,成为
“共享员工”。
这些暴露出的短板再次告诫行业,那种纯线上或者纯线下企业,在这场疫情中很脆弱,这将促使物流行业加快线上线下一体化步伐。
线上线下一体化是传化智联长期以来坚持的核心业务模式。传化智联在全国布局的近
100
个智能
公路港园区
,现在成为重要的大数据来源。
此次疫情中能观察到越来越多共享资源的案例,京东与中铁快运、顺丰、中国邮政共享运力资源。
传化智联和京东、顺丰、菜鸟共享仓储资源。
前文中的吉涛物流,在传化智联、京东、顺丰三家资源整合下,将消毒液从合肥顺利发往武汉。
非常时刻,一个开放的生态才能实现资源的集约化最大利用,这向业界释放了一个信号,未来,全生态的综合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将成为常态。
疫情制造物流业破局点
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能撑多久?这个时候现金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