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基本实验室
发现全球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基本实验室

数据平流层上的多边博弈

基本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18-10-06 16:05

正文


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是自然条件、制度建设和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至于那些史书中造时势的大人物,不过是时代舞台上的一枚戏子而已。本来,作为戏子,受得了多少赞美,就需要承担多少诋毁,但是,大多数企业家、互联网从业者,甚至码农,并没有做好成为戏子的准备,只是,情势比人强,一场产权制度变革的大幕正在拉开,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伫立在舞台正中央。


互联网,是敌是友?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毛选第一卷第一章就提出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恰如一直以来对工农阶级的爱,从坊间到庙堂对于互联网的各种訾议,都是有所指。当前,能够影响全民和社会稳定,有必要争夺核心资产控制权的领域,还有什么?在哪里? 只有互联网。


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跨国集团,大多数生态位上还处于鲶鱼的位置,看起来威猛,可每一口都要抢,生存还需竞争,话语权多可以忽略。全球市场上真正掌控稀缺生产资料的,恰恰是Data Technology 时代的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


之前曾经在《 数据公司:新时代的『Dong chang』! 》一文中提过数据对于大选的影响。中美庙堂都很难接受一个现实:真正的人心并不在 CNBC/CCTV,舆论的权柄,或者说,政治的方向盘其实位于大气层之上的云端,那里就像是一个覆盖全球快速移动的平流层,国土之上,权力之外,全知,全能,而且全在。


这是美帝国心头的一道疤,也恰恰是我们语言体系中的“阶级敌人”。


所以,大家会看到美帝特朗普总统对 Amazon 、Google 等巨头诸多 腹诽心谤,甚至出现问候全家的脏话,于此同时,特朗普每天上线Twitter高呼“厉害了,我的美国”,一举一动,无不上纲上线,充满意识形态。


中国这边,动作更快,北京杭州深圳三家 新成立的互联网法院,正在争夺虚拟世界的争议处置权,同时,上峰对于支付体系的全面接管,对于董事会层面的一票否决权的争夺,都是温水煮蛙的热身工作,心狠手快,无一处闲招。


不评价中美差异,仅仅就事论事,对于我国而言,互联网企业的潜在威胁更为巨大。一直以来,大陆国家最容易实现的财政路线就是“三国有” :企业国有,土地国有,发钞权国有


企业国有,通俗来说,就是生产资料的京东模式。从先秦开始,到汉武帝时形成体系化,盐铁论之后,国家成为核心生产资料的唯一最大卖家,从而积累财政盈余。


土地国有,无非是地租、土地税、房产税等,国家成为最大的地主。这一制度继承自北魏,最终在唐代发扬光大,让农民为主的群体保持恰当的土地所有权幻觉,但是通过税负调节,无法真正拥有和继承。


纸币来自宋朝,这一宝贵的财政经验,和今天Initial Coin Offering几乎一模一样,快速筹款的诱惑,会让包括政府和个人在内都快速走向滥用,走向堕落。


财政路线决定命运的剧本,恰如宿命论一般无法摆脱,上千年来,中原王朝更迭频繁,却始终不断原地轮回,恰恰是因为疆域辽阔导致统治成本高昂,财政负担巨大,帝国的资产负债表始终在弱平衡之间走钢丝,稍有几十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便立刻大张旗鼓颂为盛世。只因为一旦失衡,就是农民们推倒重来,好日子真的太少太少。


今天,整个世界,呈现出一种诡异而巨大的分裂,一方面,科技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另一方面,在汉武帝死后的第2098年,财政模型居然两千年如一日,照猫画虎,相安无事。


真正的打破平衡的是移动互联网,2007年,iPhone 发布和Android 联盟启动,自此,移动互联网的一把野火铺天盖地,迅速卷入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形成了一个平行世界的新地球。


比起1970年之后出现的跨国企业集团,生而全球化的互联网更直接更粗暴更不懂含蓄,不仅刺破了国家的财政模型,更将野心覆盖全人类。


著名的Google Project Loon,平流层上的全球野心


欧美政坛的允允诸公,苦跨国集团避税久矣(比如苹果在欧洲爱尔兰避税),但是,像互联网这样,从生产资料到赋税都可以随时移动,连锅都要搬走,意见不合就分灶吃饭,并且拥有事实上的威慑力的企业集团,此前是前所未见的。


更要命的,基于支付工具的各种FinTech,名为 Tech,实则是虚化法币通道,架空银行,自建借贷关系网络,要不是利用监管政策阻止企业自建资金池,Peer to Peer 的借贷早就架空了银行体系。所谓发钞权,只是金控牌照和技术手段而已,一层窗户纸。


当然,P2P 为代表的FinTech梦碎是必然,无法摆脱牌照的体系,无异于沙上筑塔,这不过是一个序章。


被遏制的京东金融  企业金融的梦想远去



BlockChain, 更大的棋局


战略家、地缘政治大师布热津斯基曾经写过一本书《The Grand Chessboard大棋局》将美国如何主导的多极体系的思路阐述得淋漓尽致。可惜,当民间开始传播大师的理论时,他已经老去了。地缘政治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多维空间博弈,单纯的地缘政治的博弈,已经成为低级文明的主要特征,真正目光长远的国家,都会转向合作,拥抱未来更大的可能性,其中甚至包括朝鲜。


地缘政治大师布热津斯基


朝鲜半岛的和平,表面上为现实世界的冷战画上了一个句号,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导力量的资源分配模式(重工业化,统一市场,领土扩张)彻底结束了,大家无法承受过去的玩法,玩不起了。于此同时,另一种崭新的对抗正在重燃战火


  1. 债务极限之战 :无论是中美之间通过贸易制裁和分工体系重建,还是通过武力施压伊朗推高石油价格,还是朝韩通过永久和平来减免军费开支,归根结底,都是穷。所有国家,包括美国,都走向了类庞氏骗局,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


  2. 生产资料之战 :无论是川普咆哮亚马逊,还是中国压制 BAT,平行世界正在掌控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就像东汉末年,贵族通过免税结构大量藏匿劳动人口和官僚土地一样,对于生产资料可见度和掌控权的争夺,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中心化阵地的暗战。


由于债务极限和生产资料控制力的争夺,拉开了“企业联盟和国家部落之战 ”。大家是群殴的,混合撕逼,你制裁我,我制裁你。


之前,无论国家如何撕扯,贸易纽带始终在主导事实上的政治格局,比如,中日和中美。赚钱填亏空的时候,没人嫌弃钞票是不是来自某某主义国家还是某某巨头企业。


随着国家债务极限逼近,矛盾日益激化,老大国家搞老二,老二整老三,意识形态、国家竞争、贸易纷争都成了1937年宛平城走丢的日本兵,至于有没有走丢,重要吗?开枪就是了,都是撕逼的幌子。


国家部落撕扯,企业联盟挨板子,混乱中,利益分歧继续扩大,跨国企业和国家利益已经到了难以调和的临界点:


  • 企业的利益是去意识形态化,面对平坦的无国界市场,用产品技术去改变,通过生产力的超量供给,通过贸易纽带最大化控制力;


  • 国家的利益是意识形态化,聚拢最多的共识和力量,去征服,去侵略,去博弈,去用暴力换取做大的利益。


如何在新的时代,重构利益合作平台,成为企业和国家之间最大的矛盾。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早期,企业和国家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400年前最震撼的创业 》中,我们重点聊过东印度公司,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


  • 生产资料变了 :过去,蛮荒之地,放眼望去都是异族人牲,只要刀够利,心够狠,胆够大,就可以杀出一片领地、农田和矿场,整个美洲都是你的。如今,最值钱的生产资料是人和数据。人死了,矿产和农产品能有几个钱。


  • 技术约束变了 :与移动互联网同时爆发的,与理财的 P2P 借贷几乎同时爆发的,还有P2P 支付网络——比特币。前者完成了地球主要人口的卷入,后两者完成了用户资产的卷入,和支付网络的整体脱媒,资金彻底脱离银行体系。


剧烈的矛盾和复杂的撕扯关系,让区块链这项技术原本相对冷门的技术登堂入室了。一开始,是企业巨头如IBM开始搞,可惜大公司病严重,捣鼓好几年也是不成气候。倒是区块链技术的产物——Bitcoin天然自带安利气质,让民间的玩家、开发高手和炒手如过江之鲫,前赴后继,不管老幼病残孕,通通洗脑进场,自我裹胁,自带干粮做传播,蔚为壮观。天然通缩+自我实现的9年10万倍的涨幅,彻底改变了整个行业面貌和人民的信仰,真的跪了。


区块链本身无法创造信用,但是可以非常可靠的传递信用;区块链本身无法创造资产,更无法改变分钱模式(生产关系),但是极大的降低了改变生产关系的实施成本,让整个企业界不再依赖现有的金融体系,成为近2年内可见的选项。


巨型企业也在骚动,就像清末的汉族军阀,不仅仅自行购买先进武器,可自行募兵,自筹粮草,而且,还有了发钞权。


剩下的事情,就是重构了。


技术推动的产权变革和世界重构


历史上的每一次产权变革,都是超级大事件,都会改变世界的面貌。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