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筑医台资讯
筑医台立足于医院建设行业,拥有众多医院专家、政府资源;是业内粉丝量最大的平台。行业动态、新技术、新理念、政策、标准、新建项目,建设干货每日更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拍誌  ·  大S早期写真!好美好鲜活! ·  昨天  
色影无忌  ·  富士2024回顾:推出4台新数码相机、2台新 ... ·  5 天前  
色影无忌  ·  无忌评图第181期|火车1903 :田园牧歌 ·  4 天前  
色影无忌  ·  传闻 | 尼康将要发布Z 35mm ... ·  5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人类首次近距离拍摄的彗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筑医台资讯

传染病专科医院的特殊区域如何建设?且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实例诠释

筑医台资讯  · 公众号  ·  · 2020-12-21 20:23

正文

公众号回复“设计师”

获取第三届中国医疗建筑设计师年会课件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深圳三院)1985年建院,占地面积19.84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应急院区、改扩建二期及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完成后建筑面积将达64.3万平方米,未来可以达到3000多张床位。

深圳三院是以感染性疾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研究型医院。“强综合,大专科”,同时 是深圳唯一拥有肝肾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 医院未来以全力建设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医学中心、器官移植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


深圳三院在今年新冠疫情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筑结构中也体现了很好的应对。首先了解下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


而传染病专科医院作为专门诊治传染病患者的医院,对它的了解可以从一些关键词入手:院感、隔离、标准、流线、传染病患者、医护人员、普通患者、探视、陪护等。另外还有:门诊、住院、医技、急诊、手术、ICU、保障系统、给排水、污水、消防、暖通、电气、智能化、气体等。包括5G新基建时代的智慧医院、远程视频、大数据分析、AI智能机器人等。


现阶段传染病医院建设面临信息时代、理念变化、模式改革、 体制调整、创新设计、技术革命等,各类群体如何将医院的各类属性如医院的建筑层次性、复杂属性、传染病特殊性、不断变化的多样性等科学合理的融合,在一个从“出生--生病--死亡”的人类情感集中体现空间场所,承载着医学、建筑学、管理学、信息科技、社会心理学,医疗设备工程学等这样一个工程艺术,是“令人敬畏的建筑类型”,也是传染病专科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 总平面分区示意图(右)


人性化打造花园式环境、分散式建筑


医院以科学合理,以人为本为原则,采用分散式建筑、地面与地下立体交通网络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按病种管理的花园式环境风格。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对医院位置的风向深入分析,由于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所以传染病建筑布置在下风向北边,烈性传染病诊疗区布置在下风向最北边,同时保证各区间的间隔和建筑间距。

医院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出入口。并且设有五个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人物分流、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分流、不同传染病分流。

▲ 风向分析图(左)和洁污流线示意图(右)


医院特殊区域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 核磁共振机房(左)和达芬奇机器人(右)


特殊区域包括预检分诊区域、发热门诊区域、住院病房区域、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区域、手术区域、重症监护区域、各相关运送通道区域、污物及污水处理区域、供应室保障区域、就餐区域、会议中心、远程视频及操作控制区域等5G新基建。


▲ 普通住院楼标准层平面图


医院二期扩建工程,将打造完成18栋单体建筑群格局



深圳三院的二期改扩建工程于2017年3月获得市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项目总建筑面积28.3万㎡,新增床位950张,项目完成后医院规划床位达3308张。新建住院楼G栋、传染住院楼E栋、多功能综合楼H栋、急诊以及地下停车场。改建部分功能用房。拆除教堂、污水处理站以及营养食堂。项目2019年1月E栋基坑开工建设,同年12月 I标段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项目建成之后,医院将形成18栋单体建筑群格局。


▲ 医院改扩建工程(二期)


应急院区见证深圳人疫情防控决心


应急院区的建成,是深圳人在新冠期间10700多人努力的成果,20天打造装配式医疗区域。项目建设位于现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旁,邻近李朗圣山公园,占地面积约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8张病床,病房均为负压病房,ICU床位16张。1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2月19日基本完工。


▲ 应急院区建设


主要为2层集装箱装配建筑,共分6个区域,病房区、 医技区、接诊大厅、辅助用房区、办公区、宿舍区。生活配套区为3层集装箱装配式宿舍楼,可供84名医护人员休息和办公。应急院区目前收治的是隔离、有感染类症状,或者是境外输入的人员。



临床救治“四集中”,院感管理不可缺


临床救治“四集中”分别是: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具体表现为:定点收治医院,保证供给床位;每日组织MDT,会诊路线(5G时代);调集各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和骨干的硬件配套;专家常态进行现场及远程会诊(5G时代);重新建立重症患者管理机制、出院患者管理机制。综上特点可以看出,对于未来传染病专科医院建设和设计时,要认真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院感管理需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医务人员。 保证医务人员工作流线是否安全,并且对进行暴露程度高的医疗操作的医务人员区域要非常了解。在此背景下,深圳三院制定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引》,并逐一排查院感风险,持续改进。院感管理覆盖全院工作人员,发热门诊分区域管理,建筑结构及时调整和转换。


医疗废物需要专人收运,并且收运路线要专项消毒,专车来院转运。医疗污水物理关、生化关、化学关及每日病毒核酸等检测,都要安全排放。


深圳三院及时总结,因地制宜的编制更具操作性的“深圳版”临床诊疗方案,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创新方法中发展。在疫情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还分享深圳经验以助力全球抗疫。深圳三院积极参与到国际抗疫合作中,目前已为7个国家分享救治经验,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深圳讲担当”的精神,传递了“深圳温度”。



本文根据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评审办主任 岳建荣,在CHCC020建设大会“医院洁净室与特殊病房建设专题论坛”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特殊区域建设思考》演讲整理而成,经过专家审核。


E N D


热搜内容


深度报道

手 术 室

国内案例

国外案例

胡国庆课堂

医建风向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