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说:
很多妈妈都特别
担心自己宝宝还小,可能无法理解绘本的内容
。其实,我们真的别低估宝宝的感受力,
他们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读懂了,并找到了快乐。
有个妈妈跟我说,“瓜妈,我上一年在你那里买的一套书,很久没有和小孩读了,但是这段时间,她看到花朵和糖果就会像诗人一样吐几句:像糖果一样甜蜜,像花朵一样美丽,今天早上,我们又重温了这套书”
哇,简直太美了!宝宝就像个诗人一样,忽然就给了这位妈妈惊喜!
给宝宝读绘本,他到底什么时候能听懂、有灵光乍现的瞬间?
就我自己来说,在瓜瓜1岁前,其实并没有给我太多反馈,他好像也没有很喜欢,也不有像别人家娃那样缠着说一本又一本,甚至有时候我深情并茂到连我自己都感动了,他一听到瓜爸开门进来的声音,注意力就开溜了…….
那时候感觉就是自己爱看书,所以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而且专家们都在说亲子阅读好处多多,所以,那就读呗。嗯,
唯一看得见的好处,大概是睡前读绘本这个流程让瓜瓜知道“
妈妈讲完故事,我就要去睡觉咯
”
。
直到有一天,我和他在读《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绘本的时候,我说“今天你想读什么呢?读《当厨师》好不好”。
我才说完,瓜瓜迅速地从7本书里找到那一本《当厨师》递给我。
这把我给震住了。这…这…这是赶巧了吗?
于是我又连着报了几个书名:《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做游戏》、《聚会》……
瓜瓜几乎都是扫一眼就找到对的书本递给我,
感觉就像他“识字”,认得书名一样。
天呐,那个瞬间会觉得儿子是天才(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宝宝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棒很多,包括理解能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方面)。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瓜瓜把绘本听进去了
,虽然他看起来好像混不在意、左耳进右耳出。而且,他读书名这件事也
让我看到“阅读的效果”
,看来多给宝宝读书还是有用的,让我更坚定了绘本阅读之路。
随着我给瓜瓜读的绘本越来越多,10本、100本、1000本、1500本、2000本……瓜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我才慢慢地、真切地
体验到亲子阅读所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好处
;也打心眼里认可了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
吉姆·崔利斯说的“
也许你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
宝宝的哪些反应表示他听懂了呢?绘本阅读又有什么好处呢?
分享几个发生在瓜瓜和土根身上的真实小故事
,我觉得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一)
不用怕宝宝“看”不懂
绘本就是他的大世界
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我们管它叫“
yi
”
英国人民管它叫“
wʌn
”
意大利人民管它叫“
wuno
”
所以,你看,
同样是1,但它在不同语种里、不同的方言里,它的发音是不一样的
。因为,语言其实是某个区域的人们约定俗成的。
而对于我们的宝宝来说,我们很多关于语言的“约定俗成”,他都一无所知。但可能
现在他还不会说话,更看不懂文字,而这并不妨碍他认识这个世界
,他会找到“一个东西”来代表这些东西
。
这个东西就是图像(包括实体形象和图片)!
我们的宝宝是天生的读图高手,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虽然不识字,但
他
能从一本绘本的插图里看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和结果
。
用发展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话说,复杂的语言概念被图片这一符号降阶了,也就是说语言被“简单化”了。
所以,
当时瓜瓜他记住的并不是书名“做游戏”这三个字,他记住的是我的声音“zuo you xi ”和封面上正在游戏的熊父子
。
看看瓜瓜”读书“的这个视频,你相信他不识字吗?
那可能有妈妈会问了,既然如此,那带宝宝多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好了呀(多带宝宝去见世面,我一直是非常鼓励的)。
但是
生活里的人事物大都是运动的、瞬息万变
,对于宝宝来说是抓不住、来不及想的,
他不知道要看什么,也不知道要从哪儿开始玩,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玩
。和你出门的结果就是,跟着你的节奏走马观花地扫一圈,ending了。
绘本,给了宝宝一个真正慢下来、停下来看世界的方式
,他可以按照自己可以掌握速度对这个世界中一些现象的加工和认知。
而且,画家或者插画师创作绘本时,考虑到宝宝的认知能力,他们会对形象进行简化并有意
突显出它最鲜明、最典型的特征
,比如长颈鹿的长脖子,狐狸漂亮蓬松的大尾巴,
使它更容易被宝宝识别。
而且,那些在我们看来只有薄薄几页、寥寥数语和几张插画的绘本,
在宝宝眼里,它有无数的语言
,这里头有他没见过的各种人事物,还是他的“语言”描述的,所以,哪怕他不认得字,他也看得津津有味。
而
世界
对我们的宝宝来说,它就
不单单只是两个简单的发音【shi jie】
,它有山川有河流有花有草又动物有海洋生物有行星有恒星有宇宙飞船有太空银河系,它有汉语有英语有数学有科学......
在土根的眼里,这本《
小手点点发声书》
就是一个动物园
(二)
不用怕宝宝“听”不懂
绘本可以直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都知道,读绘本,对宝宝早点开口说话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为,绘本文字内容的重复性、节奏感、韵律感对宝宝早期语音意识和时态意识的建立有好处,而且,韵律的重复性也非常有益于宝宝对语言的记忆和再加工,对句子结构存入长时记忆也有好处。
cindy说,以前给土根将《猜猜我有多爱你》,土根一开始没什么反应,但有天cindy刚说完”
猜猜我有多爱你
“,土根一下子就把手举高了。因为之前cindy每次讲的时候,都会学绘本里的小兔子那样把手举高说”
我的手举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
土根虽然还不能完整地说出那句“
我的手举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
,但他的动作其实已经在回应了,离他真正开口说这句话,想必也不远了。
绘本阅读,对宝宝的词汇量积累也是功不可没。
就像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说,“
要增加宝宝的词汇量,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听到丰富的词汇。
”
有一次瓜瓜托班的家长开放日。
我本来想趁老师讲课的时候,找他们班生活老师了解下他最近在学校吃饭怎么样,午休有没有睡好。
结果老师看到我非常激动,一把抓住我说,“
瓜瓜妈妈,你很会教孩子,你们瓜瓜好厉害,每天午睡前都会给我们讲故事呢
”。
"
哈哈,他能讲什么故事呀?
”
“
什么卡蜜儿啊、鼠小弟啊、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啊.....都好好笑
”
原来,他就是
把我头天晚上讲的故事,按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加工一下,讲给他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听
。
经过老师这么一提醒,我也想起来,瓜瓜在家的时候,经常拿着绘本自己“读”,如果不是不知道他还不怎么识字,我真的会误以为他都认得,因为他能做到80%的复原。
真的,
喂绘本长大的孩子,都不用操心他将来不会写作文。
瓜瓜给我讲故事,其实就是看图说话
(三)
不用怕宝宝“没反应”
它对宝宝的行为习惯建立有奇效
瓜瓜的小表妹小汤包以前
特别喜欢躲被窝里偷偷用手指挖
鼻孔
,好几次捅破鼻黏膜,鼻血狂流,她还特喜欢把鼻屎黏墙壁上,怎么说都不听。
所以,我送了她一本书——《公主是怎么挖鼻屎的》
后来再去她家的时候,瓜姑姑告诉我,现在这个小毛病已经改过来了,会让妈妈拿张纸巾给她挖鼻屎,嘴里还会念几句”公主(是这样挖的)“。
(五)
阅读,让宝宝更快乐
这是绘本阅读真正的意义
cindy买了一本科普书,上面有各种蛋蛋的科普。
书还蛮贵的,花了近两百,就一本哦。
她也没打算要给土根读,她的原话是”土根还听不懂“。
那为什么还买呢?
因为土根喜欢啊。看到蛋蛋就会非常开心地大叫“蛋蛋,蛋蛋”。
这份阅读的快乐,而且是可以每天重复的快乐,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仔细想想,一百两百块钱能做什么呢?给宝宝买一双鞋子、买一条裤子、请他吃自主(还是一个人的)......但
这些带给他的快乐,哪有绘本持久呢?
特别是妈妈读的绘本。
把宝宝搂在怀里,用带着感情的温暖话语教他们爱,教他们人生的美好,教他们希望,教他们世上各种知识的有趣,点燃他们内心对生命发自内心的热爱,那么之后,再残酷的社会,也打不垮他们
。这就是尼采说的“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找到生存的理由的人可以承受任何的境遇)”。
而越是快乐的东西,就越能深刻地停留在宝宝的记忆里,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者长大后,他自然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瓜妈最后说:
还有些妈妈曾经给我留过言,说有些绘本开本小,页码少,觉得好像不划算。像之前我给朋友们推荐卡蜜儿的绘本,有朋友买回来了,也和我说“
小失望,虽然内容看起来很有趣,但感觉娃(她们家娃18个月大)听不懂,而且开本也小。
”
虽然我从来
不以开本大小、页数多不多来衡量一本书是不是值得,因为我没把绘本当普通商品,在我心里它是知识和快乐,我舍得在这上头花钱
,而且对不同的绘本,我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故事类的绘本内容一定要过硬、科普类的绘本内容和插画要写实准确、艺术启蒙类的绘本插画一定要绝美还一定要金装......
但我也能理解朋友的想法,大家赚钱都不容易啊,买东西都追求性价比,这是无可厚非的。我对她说,
你先别急,晚上回家给女儿读了再说
。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她非常兴奋地告诉我“
她女儿超级喜欢
”,早上她把书带走的时候(她那时候还是有点像退货的意思)还哭得肝肠寸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