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日子也有云蒸霞蔚的时刻
1.
下课了,安娜又发给大家三四张作业纸。“明天上课我要抽查。”安娜大声叮嘱着。
林晓瞄了一眼作业,差不多一半单词不认识。回家有事干了,查字典就需要个把小时。
自从林晓上德语课后,汉斯似乎比以前多了一点体贴,离婚的事也不再提及。林晓明白,不是汉斯健忘,危机也没有解除,只是两个人暂时都没有触碰,维持着表面的平静,这不过是活火山短暂的休眠期。不知何时,火山还会喷发,离婚不过是早晚的事。
每天下课回来,汉斯已经做好午饭等着林晓。
“我今天做了咖喱米饭。”汉斯掀开锅盖。
哪天不是咖喱米饭呢。林晓看到炉灶上黄澄澄的一锅饭,里边还有胡萝卜、西兰花、洋葱等蔬菜,红、绿、白相间,颜色不少,林晓教过汉斯,中餐讲究五行五色。
“看样子味道一定不错。”林晓说话有些言不由衷,鱼翅燕窝如果天天吃也会味同嚼蜡,再说汉斯哪里会做饭?
林晓上德语课后,汉斯学会了使用林晓带来的中国电饭锅。汉斯会做的饭菜不多,就一种,今天是咖喱米饭,明天是米饭咖喱,连蔬菜都很少换花样,林晓的脸也快变成咖喱色了。
尽管每天午饭都是咖喱米饭,味道寡淡,但林晓从未说过“不好吃”,只要回家有口热饭就很满足。
午饭后,林晓到自己的房间午睡一会儿,起床后开始复习、做作业,至少学上三四个小时。汉斯有时候上楼来看看,说两句简单的德语。一直到晚上,林晓也不离开自己的房间。她背负着压力。不学德语就无法在德国生存,就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人走到绝境会本能地找寻生路和自救的方法。眼下,只有学德语这一条路能够救自己。
恨变态的德语,恨得牙疼,但恨过之后,还得咬牙继续看德语书、做练习。林晓给自己打气:学德语只当吃药,恨病吃药,笨鸟先飞,语言就是千百次地重复,我就不信跟不上进度。
2.
黎明前的夜是漫长的,长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挨到天亮。
自学两三个月后有了效果,老师讲课的内容能听懂一些,林晓好不欢心:“我听懂了!”老师说过的话,能和其他同学一起有反馈,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能接下茬儿了。
德语的听说读写中,写作是林晓的长项。安娜每天留作业,练习写信。每次做完写信练习,林晓请安娜老师批改。渐渐地,安娜批改的红色字母越来越少,林晓写得更带劲儿了。安娜批改完林晓的作业总是说一句:“Gut!”(德语,“好”的意思)而班里的小朋友们大多认为写作最难,安娜批改的信件也是“满脸花”。
写作让林晓建立起自信,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昨晚的睡眠也好些,竟然连续睡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好点起床就不再难。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大亮,林晓照例出门。
冬天的莱茵河畔依旧绿草茵茵,河水舒缓、清亮。抬眼向远处眺望,透过一层层高高的树枝,天边竟然现出一片片粉色的朝霞,远远望去,像一幅水彩画。来德国两年多,林晓还是第一次遇见小城的黎明。原来,冬季一向湿冷阴郁的小城也有云蒸霞蔚的时刻。
艰难、漫长的半年时间一天天总算熬过去了,林晓忐忑不安地走进德语B1考场,卡罗琳娜、琳娜也按时走进教室,没有迟到。
考试后的第25天,林晓去上“生活在德国”融合课。刚走进教室,琳娜用手指着隔壁办公室的方向:“B1成绩出来了,快去问问吧。”林晓的心扑通扑通地急跳起来。考完B1后的这些天,每天她都想知道自己的成绩,但又担心不及格,心悬了快一个月。林晓敲了门,推开一看,安娜和萨宾娜正坐在里边。没等林晓开口,安娜向她竖起两个大拇指。
林晓不敢相信:“真的吗?”得到安娜的确认后,林晓才兴奋地拥抱了安娜,并忙不迭地说:“谢谢,谢谢!”然后转向萨宾娜:“谢谢你给我插班上课的机会。”
"恭喜你通过了B1考试。“萨宾娜搂了搂林晓的肩膀。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的有意安排,拿到德语B1考试通过证书这一天,正好是林晓的53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