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燕梳楼
只为苍生说人话,位卑未敢忘忧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湛江日报  ·  见证历史!登顶!至于《哪吒3》... ·  17 小时前  
湛江日报  ·  见证历史!登顶!至于《哪吒3》... ·  17 小时前  
天下泉城  ·  再刷纪录!《哪吒2》总票房超120亿元 ·  2 天前  
电影工厂  ·  烟草员工工资曝光: 基本工资8400, 公积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燕梳楼

究竟谁该对此负责!

燕梳楼  · 公众号  ·  · 2024-12-24 12:51

正文

作者 | 燕梳楼


一觉醒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涨,放眼望去一片红。

再回头看看大A,脸都跌肿了。昨天市场4800多支股票下跌,超200个跌停板。

诡异的是中午三大股指居然是红的,推送给散户的消息竟然还是四大银行股再创新高,又是跌个股不跌指数的老套路。

上午盘中几大指数继续杀跌,又拉权重股护盘,然后再告诉你银行股又创新高了。问题是微盘股放量暴跌7%就有近1000家啊,牛市有这么个跌法么?

所以我还是之前反复跟大家说的那个观点,稳住股市不是涨,而是不跌或慢涨。现在看来说不跌都是乐观的了。本来有牛,但牛被一些专家都吹死了,只剩下皮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了那个上海爷叔的话昨天又全仓杀进来。反正这个人从9月份开始,预测10月8日、12月10日,12月23日三次大涨没有一次是准的,活该牙都被打掉了。

晚上暴跌的原因终于找到了,据说是因为一则“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全面实施”的消息,36家公司将被退市,66家公司存在退市风险,被各大财经媒体转发后引发踩踏。然后深夜11点多,证监会紧急辟谣。

本来以为今天会有一轮修复行情,没想到小盘股不识抬举,仍然一路向下,两天时间最高的个股跌幅达到30%以上。所以证监会要做的就是严查这些披着各种外衣的做空资本,才能恢复市场信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违法犯罪不是网友发现的,就是媒体报道的,好像没有关部门什么事儿。

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数据安全,我不相信连网友都能发现的问题,专业化的平台和监管发现不了?所以说要么是故意放水,要么是能力堪忧。

今天热搜第一的是央视曝光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系统只需4元。江苏的张女士发现,她9岁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1个月就花了2000多元租用网络游戏账号。

“租号”是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系统”的一种方式,通过手机应用软件、租号网站、电商平台租号店铺等租他人账号,以成人身份登录,价格从一两毛钱到几十块钱不等。

事实上防沉迷系统开启的第二天就有人瞄准了“租号”服务,我身边的未成年小孩,几乎都能绕过认证,什么拿爷爷奶奶身份证的、照片刷人脸还有买号的都有。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的多。

除了租号,记者调查还发现“买号”也形成了一条龙服务,卖家帮买家将账号实名认证为成人账号并完成部分人脸识别且标注“无防沉迷”,同样是交易火爆。但租号买号毕竟需要花钱,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笔开支。

于是一些没有底线的商家就盯上了那些游戏瘾大的孩子,诱导游戏打的好的孩子帮同学代练,从中赚取费用来对抵租号的钱。于是少数孩子就坠入了夜里瞒着家长通宵打游戏,白天上课睡觉的恶性循环。

而这些租号、买号和代练公司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包括专业的APP、网站和淘宝店铺等,绕过辽沉迷系统,打造供需两个消费端,赚得是盆满钵满。无数孩子就这样被他们毁掉了。

所以防沉迷两年了,真的有用吗?所谓的“实名制”真的落到“实处“了吗?我们很多互联网平台和游戏企业对于游戏沉迷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并非如此,只要想堵住未成年人这个漏洞,有的是办法。

最简单的一条就是“人证合一”,把“实名”变为“实人”。你租号也罢代练也罢,每隔5分钟刷一次脸,1小时后改为10分钟刷一次,配合短信验证码、身份证,这一套组合下来,就把所有未成年人挡在外面了。

所以你看平台是没有办法吗?监管是想不到这些招数吗?当然不是,而是半推半将故意放水罢了。所谓的儿童模式、防沉迷系统,都是个障眼法罢了,根本没什么用。在利益面前,良心算个屁。

这本身不是游戏的错,但吾不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却因为你们的游戏而沉迷,这是不争的事实。游戏平台不可能不知道,游戏设计的第一目标就是让玩家沉迷,不沉迷的游戏还算什么游戏?

有些人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总是同样是游戏为什么你家孩子管不住自己。很多游戏成年人都上瘾,何况是自控力差的未成年人的孩子呢?指望孩子自律?还是指望家长管起来?那为什么不能从源头抓起来?

所以认为国家对手机以及app限级应该早点立法。包括电脑软件,尤其是短视频和广告类的推送,应该是非常严格的限制和刑法。现在某音满屏都是肉欲,手机到处都是某多多广告,造成的视觉污染太厉害了。

只有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不断提高游戏平台的监管成本,才能把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好。当然我们也不能只盯着系统漏洞,作为家长也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游戏。

很多家长回家也习惯抱着手机一刷就是半小时,又拿什么引导孩子不要玩手机呢?不少家庭都是人手一部手机,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刷,没有亲子互动,更谈不上什么积极引导了。

游戏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坏的是那些利用技术漏洞故意放水的资本。他们毁的不仅仅是一代孩子,还有一个国家的未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任何通过暴力游戏、短视频诱导孩子沉湎的东西,都可归之于民族罪人这一列!

如此这个局面,从游戏公司到平台企业,从家长老师到孩子自身,究竟谁应该负更大责任呢?

欢迎大家评论区给我留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