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主编温静
速递传媒信息,对接行业需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双语】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 MFA ... ·  2 天前  
新京报评论  ·  又拉加拿大军队驻扎,菲律宾在想什么 | 京酿馆 ·  3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 把握“两个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  3 天前  
求是网  ·  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民富和国强的关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主编温静

多家广电亮出方案,系统性变革成重要方向!

主编温静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2-11 19:03

正文

主编温静导读 在媒体融合迈入系统变革、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已有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 江苏广电、陕西广电、 江西广电、 重庆广电 等多家广电媒体亮出改革方案,争做系统性变革的“实践者”。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指出,广播电视台是重要的主流媒体,也是深化行业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我们将推动广播电视台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加快系统性变革,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打造成为强大的宣传舆论阵地、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重要的大众文化生活载体、有效的社会治理抓手。

在媒体融合迈入系统变革、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已有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 江苏广电、陕西广电、江西广电、重庆广电 等多家广电媒体亮出改革方案,争做系统性变革的“实践者”。

  •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开启新一轮改革!


2024年9月25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改革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发布经市委宣传部批复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解放思想 系统变革 追求卓越 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技术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行动方案》,全面开启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新一轮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出席并讲话。



改革发展大会上,整合东方卫视中心、纪录片中心、融媒体中心成立的新的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正式亮相,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滕建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方世忠现场揭牌。



重点移动端产品“看东方、看看新闻、阿基米德、第一财经”整体亮相,文化创制引导专项资金启动,市委网信办主任徐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笑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国资委副主任黄斌兵,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副台长、总裁宋炯明共同启动。


方世忠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发布《改革行动方案》。该《改革行动方案》是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宣传部工作要求,在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宣传部领导的亲自部署和直接指导下,举全台之力,汇各方之智,历时半年、深入调研、精心编制而成,是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对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一重大改革命题的集体智慧和初步答卷。



根据《改革行动方案》, 未来五年,全面实施“新闻立台、文化兴台、融合强台”的核心战略,聚力锻造“主流媒体头部平台”,充分彰显“梦想的力量”的品牌主张,着重强化“台网并重、智能引领、移动优先、首发原创”的基本策略,系统布局“SMG in AI”的主攻方向,用AI重塑媒体技术底座,加快推进智能化、超清化、移动化发展,大力培育媒体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技术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全媒体集团。


方世忠用五个“关键词”,对《改革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举措作了解读和分享。


第一个关键词是“初心”。 把“新闻立台”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做强新闻媒体主责主业,撤并东方卫视中心、纪录片中心和融媒体中心,组建全新的融媒体中心,推动第一财经构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端五位一体的垂类新闻全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上海广播电视台在时政新闻、第一财经和国际传播三大方面的领先优势,更加自觉凸显“大都市新闻视角、双循环新闻链接、融媒化新闻表达、全天候新闻制播”的新闻特色,更大力度增强新闻报道的锐度、态度和温度,全力打响“天下大事,看东方卫视”的新闻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上海精彩,全面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二个关键词是“瘦身”。 把“精简精办”作为改革的突破点,坚决摒弃做“虚功”、图“虚荣”、变“虚胖”,强身健体、提质增效。有序关停四个电视频道和四套广播频率,大力压减40%的传统频道频率,真正实现主业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效益更加改善。同时,推动优质内容和品牌栏目,加快向东方卫视电视主频道汇聚,加速向看东方移动主平台转型,并鼓励和支持开拓新市场、打造新平台、用好新机制,不断做强主阵地,全面挺进主战场。


第三个关键词是“重构”。 把“文化兴台”作为改革的关键点,重点改革内容创作投入机制,全面推行面向市场的制作人管理制度。着力打破过往的经验包袱和思维定势,聚焦都市性、年轻态和创新力三个维度,更好把握全媒体生产传播规律,重新定义综艺、重构创投机制、重塑创意能力,全面增强综艺、纪录片、演艺等内容创制团队的专业化建设和市场化能力,努力创制更多体现中国式审美和大都市气质的文化作品。同时,更加注重“百姓视角、共情呈现、人性张力、文明底色”的创作新追求,积极拓展微短剧等“小而美”的文化新样态,全力提升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内容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变现力。


第四个关键词是“迭代”。 把“融合强台”作为改革的创新点,坚定不移用AI重塑媒体技术底座,加快智能化、超清化、移动化,大力培育媒体新质生产力,努力实现媒体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强化智能化。聚力建设“一中台五中心”,发挥自身拥有150万小时高质量视听语料的资源优势,打造更多示范级专业智能体,对内不断提升内容生产力,向外赋能城市千行百业。加快超清化。高水平实施超高清频道建设、内容创制、光纤网络改造、机顶盒更新等重点项目,率先建设东方卫视4K超高清综合频道,打造超高清、沉浸式、全景声的全新视听体验。深推移动化。坚持“多屏联动、台网相融”,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综合视频平台看东方、综合音频平台阿基米德、新闻垂类平台看看新闻、财经垂类平台第一财经、国际传播平台ShanghaiEye,大力提升上海广播电视台在多屏、多链、多终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五个关键词是“卓越”。 把“选育人才”作为改革的聚焦点,重点实施“卓越人才领航计划”“闪耀青年启航计划”“播音主持金声计划”三大人才计划,特别是改革人才评价和绩效管理制度,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树立起担当实干、追求卓越的鲜明导向,培养一批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名导演、名制作人、名工程师,建设塔顶更尖、塔体更强、塔基更厚的媒体人才大厦,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干部人才队伍。


现场,台(集团)领导吴茜、王磊卿、陈思劼分别围绕“新闻立台”“文化兴台”和“融合强台”三大核心战略进行了阐释,并宣布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围绕“新闻立台”, 加强头部媒体平台和核心新闻团队的深度融合、一体化运作,重塑四位一体的全媒体传播格局、重塑大都市气质的视觉形象标准体系、重塑全媒体内容生产和全球评价体系、重塑全台办卫视和开门办卫视的体制机制,不断凸显新闻特色、构筑新闻优势,全面提升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媒体主业的核心竞争力。


围绕“文化兴台”, 坚定走稳走好内容制播分离的改革之路,全面拓宽对移动互联网各个平台以及广阔的线下市场的产品供给。坚定走好内容产品创作机制的再造之路,在确保导向正确、“双效合一”的前提下,重点推动各项机制改革。坚定走好电视文艺样态的迭代更新之路,不断探索符合市场引领和观众审美新期待的电视文艺新类型。


围绕“融合强台”, 坚定不移以“SMG in AI”为主攻方向,加速推进从数字化、IP化、云化、数据化向智能化转型。抓住“超清化”战略契机,2025年在卫星电视、有线电视、IPTV及移动客户端,率先全线开播东方卫视4K超高清频道。持续做强移动端内容产品,深化推进“1+3”移动互联网主平台矩阵建设。


大会在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一线业务骨干和青年员工代表的诗朗诵中圆满落幕,号召全体干部员工以“改革有我,奋斗有我”的信念为动力,积极投身到改革攻坚的实践中去,共同书写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更加辉煌的明天。


  •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宣布成立荔枝新闻中心


2月10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召开新春第一会,宣布成立荔枝新闻中心,集全台之力,将荔枝新闻打造成深耕江苏、面向全国的航母级传播平台、全国头部新闻平台。


图片


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从顶层设计上进行变革,组建荔枝新闻中心,是江苏广电总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实践路径的战略举措,是深化“新闻立台”的战略抓手。


此次变革,并非从零开始,也非平地建楼,而是总台在媒体融合走过十年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的一次主动应变求变之举。荔枝新闻起步较早,是全国省级广电媒体中最早推出的新闻客户端之一,下载量5000多万,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集各方之力做强荔枝新闻,并以荔枝新闻这一旗舰平台为牵引,带动总台新闻板块整体性重塑,全面探索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全面加强新闻采编播能力建设、原创内容生产、平台运营和AI技术赋能,全面提升新闻全网传播力影响力和未来竞争力,是此次变革的“战略性”所向和“系统性”所在。


为高位统筹推进此次变革,江苏广电总台成立荔枝新闻中心建设工作委员会,由总台党委书记、台长、集团董事长葛莱担任主任,相关台领导担任副主任,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集团副总经理季建南担任副主任、执行主任,共同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荔枝新闻中心由网络传播部与原融媒体新闻中心深度融合而成,构建“核心团队和核心平台充分融合、一体运行、高效集约、面向互联网”的新型组织架构,下设融合采制部、音频节目部、平台运营部、政务服务部、融合管理部五大部门,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锻造深融优势,释放一体效能。改革后,中心每个部门都能更直接对接服务荔枝新闻客户端,都能运营和代表荔枝新闻的重点频道,都能在荔枝新闻上找到自己的定位、责任和目标,实现责权利深度捆绑。


葛莱在成立大会上,以四个“大”对荔枝新闻中心工作提出要求:


图片


一要胸怀大目标。 将荔枝新闻打造成深耕江苏、面向全国的航母级传播平台、全国头部新闻平台,在省内同题材报道上要力求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效果最优,在全国更大平台竞争中跑在前头,以更多优质融媒体新闻产品,不断扩大总台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版图”。


二要注重大融合。 荔枝新闻中心既是一个全台办荔枝新闻的工作机制,也是一个鲜明的呼号,体现的是大融合、深融合的明确导向。要通过流程再造、要素重组,推动各平台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真正实现从物理性整合转化为化学性反应。


三要深化大协同。 充分发挥荔枝新闻中心建设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以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共享的而不是排他的心态,强化内外协同、做好工作衔接,共同建设好荔枝新闻中心、打造好荔枝新闻平台。


四要发挥大效益。 充分发挥“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优势,更紧密地联系社会、服务基层,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进一步带动人才、带动精品、带动经营、带动平台。


葛莱表示,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也要有战略定力,在不断探索、反馈和调试过程中总结经验,边实施边完善边提升,共同推动全国一流新型全媒体集团建设迈上新台阶。


葛莱最后寄语荔枝新闻中心团队,“作为总台的新闻人,把新闻做强,把平台做强,把主流声音唱响,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六边形’新闻人,齐心协力、奋发有为,共同打好这场深度融合、改革创新的大仗和硬仗。”


江苏广电总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集团总经理陆峰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部门、单位要提高站位、主动作为、加快行动,共同应对挑战、共同面对竞争,为荔枝新闻添力聚力发力,把荔枝新闻做大做优做强。


图片


季建南从总体目标、工作原则、组织架构、保障支持、发展愿景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荔枝新闻中心的组建方案,提出了“七个强化”的工作原则,即:强化系统高效、传播为要的总要求;强化先立后破、平稳运行的工作总基调;强化开放运营总策略;强化平台意识,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明晰、高效协同的组织架构;强化精品意识,实现提质增效;强化统分结合,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强化效果导向,以科学考评倒逼生产、传播和管理。荔枝新闻中心将按照“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以垂类深耕拓宽发展领域、以主责主业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的理念,深度整合全台新闻资源,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季建南用五个关键词为荔枝新闻中心未来发展画像:


图片


据了解,荔枝新闻中心将集中推出一批权责统一的垂类IP,采用工作室制、项目制、揭榜挂帅制等运行机制,激发有能力、有想法、有闯劲的骨干投身创新创优工作,让中心运作更扁平、更精准、更高效、更聚焦,让大流量、正能量和高质量真正成为大家共同的自觉追求。


  • 陕西广播电视台敲响改革“第一鼓”


陕西广播电视台 深入推进系统性变革,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加快媒体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完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机制,围绕新质生产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壮大主流舆论


改版新闻龙头栏目。 新建融媒体新闻演播室,引入XR、AI等新媒体技术,持续推进龙头栏目《陕西新闻联播》内容品质升级,不断强化“头条工程”,重点宣传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陕西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突出首发性、新闻性。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 集中打造“起点新闻”,作为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重要抓手,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以新闻资讯为龙头、优质视听内容汇聚为特色、“新闻+”创新实践为支撑的国内头部品牌。


图片


孵化重点精品内容。 确定《丝路春晚》《丝绸之路万里行》《陕北民歌·遇见》《中国·考古》四个重点精品项目。


图片


做强做优国际传播。 2024年,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在海外平台发稿1000余条,传播量超过780万,对外传播范围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上开设80多个海外机构账号。


图片


推进系统变革


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系统推进改革各项工作。 在目前内容生产板块改革基础上,跟进开展产业板块(涉及21家企业)、行政管理板块(涉及10多个部门)的系统性改革,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效益。


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和实施好陕西广播电视台资源整合、机构重构、薪酬设定、绩效考核、队伍建设、奖惩容错“六位一体”改革方案。努力推动“四个转型”,即以“全面移动优先”为导向的平台转型、以精品产品为支撑的传播转型、以“围绕主业做强产业”为目标的经营转型、以“放管服”为内容的管理转型。


敲响改革“第一鼓”。 关停影视频道、秦腔广播频率、故事广播频率;“秦腔频道”“银龄频道”调整已获广电总局批复,并于2025年1月1日全新推出。重组10个内容中心,组织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内容生产管理板块中层干部岗位由67个降为41个,平均年龄下降4.7岁,真正做到能上能下。


图片

图片


抓好重点改革项目。 以“起点中心”“丝路超媒MCN”“技术研究院”三个重点改革项目为抓手,围绕主业布局产业,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布局具有广电特色的新质生产力项目。


推动技术加速落地。 自主研发的太空舱、大剧院、护林站等VR虚拟场景已完成。首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R大空间商业项目《恐龙世界大冒险》成功亮相杨凌农高会,正式推向市场。


推动数字转型


打造数字传播平台。一方面,加快中国(陕西)国家级融媒体综合实验区建设。 目前,一、二期17栋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未来将实验区打造成“秦创原未来视听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和陕西万亿级文旅产业重要的物理承载空间。另一方面,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IDC数据中心。IDC数据中心(一期)为9个厅局委办提供“融合云”服务;为近10家大型央企、国企提供“企业云”服务;为水利、应急、教育等重点领域提供“行业云”服务。


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创新。 起点中心与陕西省交警总队、陕建集团等共建融媒体中心。上市公司广电网络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受到广电总局肯定和推广。目前,“广电数字乡村”累计签约项目215个。


挺进节展赛会新赛道。 体育转播团队首次进入奥运会赛场,高质量完成巴黎奥运会羽毛球赛事60多场比赛公用信号制作,向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70小时的4K超高清公用信号。高质量执行“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阿布扎比国际职业柔术西安大满贯赛”“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等重大项目。


图片


谋划创新发展


加强全媒体传播。 对新闻宣传给予全额保障,全面提升专业内容生产能力,打造新闻“铁军”;打造“起点中心”移动端自主可控平台,做精垂类内容,引领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打通省、市、县三级融媒体资源,构建全新融媒生态;落实“精简精办”要求,持续深化频率频道改革,集中优势力量向重点频率频道倾斜;强化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国际交流合作功能,构建全球传播矩阵,全面提升陕西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内容产品,在繁荣主流文化上实现新突破。


促进升级式转型。 一方面,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主业占比。减少大屏保健产品类广告,加大互联网广告营销力度,努力实现大屏丢失、小屏弥补。另一方面,剥离低效无效资产,突出新质产能,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主业聚集。


培育经济增长点。 加快中国(陕西)国家级融媒体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设及运营。发展数字产业,盘活IDC数据中心,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产业,赋能全省数字视听、数字文化、数字文旅等重大产业,重点打造“秦创原未来视听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国家级AI重点实验室、XR沉浸式视听平台、微短剧超级工厂,助力陕西省万亿级文化产业链。


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广信新媒体转型发展步伐,积极打造“未来电视”新业态;打造“媒体+征信+基金”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动金融板块一体化运营;建好丝路超媒MCN,推动大屏资源向互联网转移,广播电视主持人向网络主播转型,流量向经营效益转化;发挥技术研究院作用,加快实现新型视听技术标准和产品输出;布局养老产业,依托银龄频道,构建“活动+产业、内容+服务”的运营模式,打造陕西养老服务体系文化品牌;推进乡村振兴融媒平台建设,构建陕西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宣传“总平台”与“大枢纽”。


  • 江西广播电视台出台系统性改革方案


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广电传媒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广电总局统一部署,吸收借鉴头部广电和先进媒体的改革经验,广泛调研、充分研究,发布《台(集团)推进系统性变革总体工作方案》。方案围绕“政治建台、新闻立台、精品优台、融合塑台、科技固台、产业富台、改革兴台、人才强台”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135”改革计划,即锚定“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文化集团”的发展目标,把牢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个基本属性”,落实重塑业务流程、传播矩阵、产业集群、技术底座、考核体系等“五大改革任务”。


图片


精简精办频道频率,重组优质资源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需要在“精”和“优”上做文章。在本轮改革中,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把推动频道频率精简精办和瘦身健体作为统筹优化分散资源的重要突破口,对用户群体较小、收听率较低、内容和定位存在重复的3个频道频率予以有序关停。目前,江西省委宣传部已批复《关于江西广播电视台撤销都市广播和农村广播的请示》,正按程序向广电总局报批,涉改人员已合署办公、统筹安排。

图片

“减”是为了更好地“融”。通过同业整合,压减一般性业务和同质化节目,减少重复建设和低效投入。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集中独家资源、优势兵力、特色内容,构建布局更合理、定位更精准、市场更认可的专业化融媒体中心,探索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运营的一体化组织架构。聚焦民生新闻与服务的都市现场融媒体中心、聚焦“三农”新闻与服务的五色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致力于推出更多“全国有影响、受众有反响”的“新闻大片”“赣派文综”和“闪亮活动”。2024年12月26日,五色融媒体中心完成2024江西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承办工作,原来两家单位竞相争抢的活动,成为合署运营后的第一单业务。在两家单位小屏大屏和音频合力宣推下,开幕式直播吸引3500多万人次观看。

图片


做强做优大端大号,重构传播矩阵


做强自有客户端、做优第三方平台账号,是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现实路径。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以“今视频”客户端为“母舰”,“长天新闻”“都市现场”“热度新闻”等五大品牌账号为“旗舰”,各单位垂类主力账号为“副舰”,着力构建“1+5+N”移动传播新格局。

图片

针对新媒体账号“小散乱”问题,采取“一分五减”举措压缩精简。“一分”是把宣传账号与经营账号分开;“五减”是减掉与广电主责主业内容无关的账号,减掉创办多年粉丝量仍偏小、平台影响力弱的账号,减掉超过一个月未更新内容的“僵尸”账号,减掉定位不清、内容存在风险的账号,减掉数量过多、明显与工作力量不匹配的账号。目前,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已注销57个新媒体账号,同时成立由台领导挂帅调度的“重点端、账号、作品工作专班”,强化数据通报、资源共享、奖励激励、账号管控等各项机制,推动内容制作“精益求精”。

广电经营主业归核,重塑产业集群


培育和壮大文化经营主体,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依托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以有效供给引导文化消费,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在文化产业改革方面,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坚持主业不偏航,着力构建“一体主导、五业并进、全要素带动”产业布局,即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产业为主导,发展数字文化、广电会展、广电实业、创意文化、广告传媒等五大集群产业,发挥资本、技术、资产、平台、人才等关键生产要素的带动作用,以“广电+”延伸主业链条,以“+广电”赋能各行各业。

为有效推动企业主业归核,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对现有32家一级子公司进行人员整合、资产重组、业务融合,压减为10家。目前,22家一级子公司注销和登记变更工作正有序推进。同时,建立“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无效资产)识别预警机制,进一步明确企业主责功能和主业定位,滚动制定包括所有层级的主责主业目录,完善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及时纠正偏离主业的产业经营问题,确保产业结构和业务板块更加清晰。

加速升级科技能力,重筑技术底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