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大本营
军武大本营,以敏锐视角剖析当代社会。我们拒绝以“震惊”“吓尿”等轻佻字眼忽悠众人,输出高价值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大件事  ·  明天,深圳多路段临时管制!公交地铁也有变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太遗憾!坐镇深圳主场,他们含泪谢场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手机这个功能,慎用!警方紧急提醒丨飞阅深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大本营

鼎盛时期苏联红海军的航母也不少,能否抗衡美国海军?

军武大本营  · 公众号  ·  · 2021-04-03 11:25

正文


1985年8月,一艘排水量超过2万吨、导弹数量多得吓人的巨型战舰离开了北摩尔斯克军港,开始了历时4个月的海上武装大游行。它先是穿过大西洋,绕过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好望角,然后东渡印度洋,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沿台湾以东洋面北上,穿过对马海峡,最终到达了目的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伏龙芝号核动力巡洋舰

这艘以苏联杰出统帅伏龙芝命名的导弹巡洋舰自此隶属于红海军太平洋舰队,而且无可争议地成为该舰队的龙头老大。「伏龙芝」号的出现,对西方世界的震惊,不亚于5年前首次出现在波罗的海的同级大哥「基洛夫」号。这种超级战舰依靠核动力推进,具有几乎无限的续航力,庞大的舰体为其容纳下巨量的武器。与之相比,美军引以为傲的「宙斯盾」舰小了一大号。

上世纪80年代是苏军全盛时期,拥有航空母舰、核动力巡洋舰、战略核潜艇的苏联红海军曾威震世界。那么,以当时苏联红海军的实力,是否能和美国海军全面抗衡呢?


以空制海VS以海制海

苏联解体前,其海上军事力量基本达到了巅峰,之后就一直吃老本。因此我们将上世纪80年代末的苏联红海军和美国海军来作一对比。

苏联拥有航空母舰7艘,其中库兹涅佐夫级1艘,排水量6.7万吨,未完全形成战斗力,暂且不算;「基辅」级4艘,排水量4.3万吨;「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2艘,排水量1.5万吨。但因为苏联航母的科技树发展错误,往往在航母上安装有大量导弹,成为战斗航母,占用了很大的甲板面积,能载的垂直起降舰载机数量有限。

▲基辅级航母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

3艘基洛夫级巡洋舰(基洛夫号、伏龙芝号、加里宁号)和4艘「光荣」级巡洋舰是苏联红海军的颜值担当,威猛不失俊朗的外形体现出俄式暴力美学的精髓。

▲光荣级巡洋舰

光荣级是弱化版的基洛夫,综合作战能力固然差了不少,但性价比更高。其16枚SS-N-12「沙箱」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550公里,重达5吨的战斗部足以重创任何一艘水面舰艇,反舰火力比起基洛夫丝毫不弱,是名副其实的航母杀手。

▲光荣级巡洋舰

比起水面舰艇,苏军的潜艇部队规模更大,包括63艘弹道导弹核潜艇,60余艘巡航导弹核潜艇,64艘核动力攻击潜艇,63艘常规动力潜艇。这其中,排水量高达4万吨的台风级创造了潜艇吨位的世界纪录,20枚射程上万公里、分弹头总共200个(单弹头10万吨TNT当量)的P-39型潜射弹道导弹足以毁天灭地。

▲阿库拉级核潜艇

排水量达到9000吨的「阿库拉」级核潜艇能同时装备SS-N-15「海星」反潜导弹、SS-N-21「石榴石」巡航导弹、SS-N-27「炽热」反舰导弹,具有单艇对水面舰艇编队发起饱和攻击的能力,堪称水下航母杀手。

▲台风级核潜艇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拥有航母15艘,其中常规动力9艘,核动力6艘(企业级1艘,尼米兹级5艘),无论数量还是作战能力均远胜苏联航母。经国际军事专家评估,库兹涅佐夫号的战斗力最多相当于常规动力的「小鹰」号的1/4。

▲美国航母

美军庞大的水面舰艇包括「依阿华」级战列舰2艘,「弗吉尼亚」级等核动力导弹巡洋舰9艘,「提康德罗加」级等导弹巡洋舰37艘,「斯普鲁恩斯」等导弹驱逐舰49艘,「佩里」等导弹护卫舰97艘。此外还有65艘大型两栖舰只,其中「硫磺岛」级和「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都可以作为小型航母使用,比苏联的莫斯科级和基辅级强得多。

▲美国封存的军舰那就更多了

潜艇方面,美国海军当时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53艘,攻击核潜艇114艘。和苏联相比数量上有所不及,但在降噪等关键技术上则优势明显。

对比中不难看出,拥有众多航母编队的美军在水面舰艇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其以空制海的作战思想也比苏军以海制海的思想更符合现代海战的规律。但在潜艇方面,苏联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还略占优势。之所以出现这样局面,和两国海军承担的战略任务有关,由此而演化出不同的发展思路。

如何才能抵挡饱和攻击?

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当务之急是巩固其在欧洲和远东取得的利益,这一任务需要陆军而非海军来完成。因此在斯大林时代苏联海军发展缓慢,和美军毫无可比性。

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国力强盛,急于和美国争夺世界霸主地位,才意识到建设一支远洋海军何其重要。不过和退役了100多艘航母后还拥有40艘航母的美国相比,苏联欠账太多。于是赫鲁晓夫剑走偏锋,和二战中的德国一样,全力发展潜艇,一口气造了600艘常规动力潜艇,数量超过其他各国潜艇的总和。


古巴导弹危机让苏联意识到,在美军密如蛛网的反潜系统之下,常规潜艇根本不堪大用,造再多也是废柴,从此开始一心一意发展远洋核潜艇。80年代后「奥斯卡」和「阿库拉」级的服役,消除了苏联攻击核潜艇与美国之间的代差,使得苏联红海军第一次真正让美军感到了巨大威胁。

潜艇要充分发挥作业,不能没有配套的水面战舰提供掩护。从70年代末开始,苏联建造的一系列大型远洋水面战舰,其主要任务就是为攻击核潜艇创造攻击环境。

这其中,反潜任务由「无畏」级驱逐舰承担;区域防空和反舰的使命交给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巡洋舰;至于「现代」级驱逐舰,则是反舰、反潜、防空都能来的万金油。直到库兹涅佐夫航母登场,一个完整的海上作战体系形成了。

按照苏联红海军所设想的舰队决战模式,他们的目标是水面舰艇进入距离航母600公里的范围内,寻机发射远程反舰导弹。但美军航母上F/A-18「大黄蜂」攻击机的作战半径是700公里,必然会先发制人,所以苏军要想突破美军舰载机的密集攻击,就必须把希望寄托在SA-N-6、SA-N-9这些中近程防空导弹以及AK-630近防炮的拦截上。

当美军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水面舰队上时,苏军的奥斯卡和阿库拉核潜艇会在水下悄悄地靠近美军航母舰队,当进入600公里范围内时,一次性把24枚「花岗岩」反舰导弹全部打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