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万年县佩奇案的情况和结果,主要讲述了李佩霞和毛奇两人的错误和教训。文章指出了李佩霞和毛奇在职务升迁、徇私枉法、攀附权贵等方面的错误,强调了他们在官场上的贪婪和执念会导致严重后果。同时,文章也提到了李佩霞家庭的影响和悲剧性后果。
包括老父亲的救女心切导致的负面影响,丈夫和孩子的压力,以及李佩霞可能面临的顶格判罚。
随着一纸通报公布,万年县的佩奇案告一段落。
李佩霞并非想像中的绝对受害者,毛奇亦非想象中的擅用权谋手段者,他们都做错了,都有违纪违法行为,都在贪嗔痴的泥淖中迷失和沦落。
这其中,犯错最大的是李佩霞,她错的有些天真,有些愚蠢,有些不自量力。
最天真的错误是为了职务升迁出卖尊严,以为委身于毛奇就能提拔副县级,把当官看得过重,把做人尊严看得过轻,必然结果就是因小失大,得不到任何理解与尊重。
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在从政这条路上都不宜执念太深,得一官如何,失一官又如何,有很多东西比官位更宝贵、更恒久、更重要。
官迷心窍,对一个女人来说这是灾难的加速器。
最愚蠢的错误是徇私枉法,在工程项目承揽、工程款拨付等方面谋利收受财物。
官场如战场,一方面迫切想提拔副县级,另一方面还捞钱想好处,李佩霞的算盘打得太简单了。
既当官又发财的时代过去了,既要提拔又要敛财的好事没那么多,屁股后面不干净,自然会被人抓住把柄置之死地而后快。
李佩霞之所以被实名举报,最大问题是得罪人,动了别人的奶酪。
最不自量力的错误是幻想着背靠大树能乘凉,以为攀上毛奇的高枝就可以得到提拔,出事后就可以被保住。
不否认,县委书记的权力很大,但行使这种权力是有边界的,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否则硬上必有硬伤。
所以当李佩霞被重点调查时,毛奇哪还有心思帮她、保她,能与李佩霞撇清关系实现完美切割就算烧高香了。
从这个角度看,U盘中的证据不仅没法救自己,还会把毛奇一块拉下水,同归于尽。
关于毛奇身上的错误,冠冕堂皇地说,就是不应该贪恋女色,不应该违反生活纪律,从本质上看是能力不足,缺少杀伐决断的魄力,处理问题优柔寡断,无法驾驭和掌控局面,以至于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通报中所讲,李佩霞的问题2023年6月就有举报,7月就转到县里处理,今年4月份被省里提级督办,给毛奇留了足足10个月时间。
案子已经转下来了,作为县委书记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乡党委书记被实名举报,不可能不知道上面不会轻易蒙混过关,更不可能不知道自己与李佩霞之间的敏感关系,如何取舍,如何决断,如何摆平,这种关键时刻的考验非常严酷。
他没有把事摆平,也没有把人摆平,某种程度被李佩霞利用和玩弄了尚不自知自醒。
面对实名举报,至少象征性调查出一些不疼不痒问题,罚酒三杯对上有个交代也可以,这点都没有做到。
凡事没有万全之策,只有让李佩霞心甘情愿扛起一切,行舍卒保车之策,毛奇才能安然无恙。遗憾的是他占有了李佩霞的身体,却控制不了她的情绪,当需要李佩霞保毛奇的时候,他们却把逻辑搞反了,两个人互相撕咬起来,搞得满地鸡毛。
由此看来,李佩霞把赌注压在毛奇身上是多么幼稚,他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另外还有一个可怜的犯错之人,他就是李佩霞的老父亲。
老人家救女心切,护女心切,最终还是害了女儿。
一方面让女儿彻底曝光,完全社死,哪怕以后重新回归社会都将面临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他的闹腾,让佩奇案成为经久不息的热点,未来李佩霞恐怕会被顶格判罚。
现在他定然追悔莫及,不该把这件事捅出来,不该让女儿雪上加霜。
此外,面临巨大压力的还有李佩霞的丈夫和孩子,真的不敢想象他们在县城里如何面对汹涌舆论,如何继续生活。
说到底,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正应了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李佩霞由她贪能贪几个钱,那些钱又岂能换来家庭幸福、人生充盈。
天底下副县级干部多如牛毛,就算提个副县又如何?
但又有多少毛奇和李佩霞重复着同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