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解说科研项目
”,后台回复:
海优
,获2025年申请交流群
!
仅限
优青(海外)项目
!
本文
来源:高绩、科研大匠、青塔
2024年11月19日,
科睿唯安公布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每年评选一次,旨在出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且广泛影响的顶尖科研人才。
今年共有来自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1200多家机构的6636名科学家入选名单。中国内地入选人次数今年继续排名第二,相较去年数量大幅增加,共有1405人次入选,全球占比20.4%。
高绩(ID:gaojidata)统计了
2020-2024年中国内地高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人次
,以展示各高校近年来的进步与变化。统计结果如下图:
国际学术赛场风云变幻。近5年,来自229所中国内地高校的学者上榜“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相比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增加最多的高校当属
清华大学
,共添37人次。紧随其后的是
北京大学
和
浙江
大学,
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增量均在20以上。
此外,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增量在10及其以上的高校还有
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和
北京师范大学
,显示出不断攀升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还有26所高校厚积薄发,5年来首次有学者上榜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实现历史性突破。如
福建农林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沈阳药科大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各新增2人次;其余22所高校各新增1人次。
非“双一流”高校中,进步最大的是
山东农业大学
,共增加5人次。其次是
上海理工大
学、浙江
工业大学
和
西湖大学
,分别增加4人次。
山东农业大学
凝心聚力“冲一流” ,坚持引育并举,人才队伍水平持续提升。培养了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等15位院士为代表的优秀人才40余万人。引进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等顶尖人才7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形成了3名两院院士和7名海外院士领衔,50余名国家级人才支撑,110余名泰山人才工程专家挑大梁、担重任的人才雁阵格局。
图源:山东农业大学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省市共同建设的小而精、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11月18日,根据高校设置有关规定及要求,浙江省教育厅将新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向社会公示。截至2024年5月,该校已正式签约引进80名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教学科研负责人,其中院士11名(包括曾文军)、国家级人才40名。
图源: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2024年11月19日,科睿唯安发布
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
今年,科睿唯安向
6636人
授予
6886人次
的高被引科学家称号。
中国大陆
今年再次保持
第二位
,共有
1405位
高被引科学家(20.4%)。
科睿唯安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每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对所在学科做出重大贡献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今年共有 6636 位研究人员共 6886 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由于一些研究人员在一个以上ESI学科入选,因此入选名单的总人次数超过了入选科学家的总人数。在2024年度名单中,3560 人次入选 20 个ESI学科,3326 人次入选跨学科。今年的名单是根据2013年至2023年这11年期间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遴选得出。
6636名科学家入选
一些杰出科学家同时在多个ESI学科入选:216人入选两个学科,22人入选三个或以上学科。
这些高被引科学家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但85.4%的研究人员集中在其中的10个国家和地区,仅前5个国家和地区的就集中在 74.4%,这凸显了全球顶尖研究人才的显著集中。
美国
仍然是世界上高被引科学家最集中的国家,2024年有
2507人
,这相当于该群体的36.4%。
中国大陆
今年再次保持
第二位
,共有
1405位
高被引科学家(20.4%)
。自 2018 年以来,中国大陆在高被引科学家中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
英国
有
563 名
研究人员(8.2%),今年再次位居第三,紧随其后的是德国(332 人)、澳大利亚(313 人)、加拿大(206 人)、荷兰(185 人)、香港(134 人)、法国(126 人)和新加坡(108 人),新加坡今年取代意大利进入前十。
在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上榜人次TOP10机构中,
中国科学院
以308人次位居全球榜首;
哈佛大学
以231人次位居第二;
斯坦福大学
以133人次位居第三。
紧随其后的是
清华大学
,较2023年上升一个位次,
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
则以90人次排在第五位。
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上榜人次前十的国家或地区
在学科统计方面,
跨学科
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次最多,共有3326人次。另外排名前五的学科领域分别是
临床医学
(443人次)、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247人次)、
材料科学
(232人次)、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231人次)
。
从中国内地高校入选数统计来看,
清华大学
位居首位,达92人次;
北京大学
和
浙江大学
分别52人次入选,紧随其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和
北京理工大学
各有37、35、33、32人次入选,均在30人以上,表现不俗。
入选科学家数量大于等于20人的高校还有
天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和
南京大学
。
中国内地高校入选人次统计的完整名单如下(仅统计入选科学家第一单位)。
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国内地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