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桶历史
蹲马桶时来点历史,拉的舒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林彪的亲弟弟在太原战役遇诈降不幸牺牲,林彪知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马桶历史

她出身名门,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年过百岁,洒脱一生

马桶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4-13 14:22

正文

蹲马桶时来点历史,拉的舒坦!

194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 | 只能眼红中国,欧洲44国为何无法大一统 | 红卫兵现在都去哪儿了 | 古人拉完屎如何擦屁股 | 古人没有套套,如何避孕 |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来源围炉夜读


2015年6月18日,被称作“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张充和,在大洋彼岸安然离世。


她出身名门,是书法大家,也是昆曲名家。章士钊曾赠诗给她,誉她为才女蔡文姬;戏剧家焦菊隐,则赞她是当代的李清照。


她便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张充和。



张充和的曾祖是被称为淮军“二号人物”的张树声,曾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而且张树声与李鸿章是同乡,二人关系甚为密切,当初李鸿章的母亲去世,朝廷特准其守孝三个月,在李鸿章回乡丁忧期间,他的职务就是由张树声代理的。张充和从小由叔祖母带大,这位叔祖母便是李鸿章的外甥女。


而张充和的父亲张冀牖是民国教育家,一手创办苏州乐益女校,与蔡元培、蒋梦麟等教育家私交甚好。母亲陆英是扬州名门之女,据说结婚时陆府的“嫁妆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



充和姐妹四人各个精书法,通音律,善丹青。叶圣陶曾评价:“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后来,张家大姐嫁给了昆曲家顾传玠,二姐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姐则做了沈从文的太太。



而张充和,被无数人追求,却一直等到35岁才出嫁。



此前,21岁的张充和以数学零分,国文满分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后来还留任学校,教授昆曲与书法。


在京期间,才貌双全的张充和待嫁闺中,爱慕者自然不少。其中就有著名诗人卞之琳,两人的相识,缘于沈从文。当时,张充和正住在姐夫沈从文的家里,而卞之琳常来家中拜访沈从文,一来二去便认识了张充和。



其实,只是当初一见,卞之琳就爱上了张充和。他追求着对方,用尽深情,写了很多诗,也寄出很多信,但都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所有人都知道,卞之琳喜欢张充和,唯独张充和对此不以为意,因为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人,卞之琳性格过于孤僻内敛,敏感脆弱,不是自己想要的,既然不喜欢,便不可将就。


即便如此,卞之琳依旧没有放弃,他还精心收集着一切属于张充和的文字,80代他赴美探亲,专程到充和府上拜访,将他偶然得到的40年前沈尹默为张充和圈改的诗作手稿送上。



旁人曾在她面前,为卞之琳的苦恋求情,她却坦言“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和他恋过,所以谈不上苦与不苦。”那首“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梦,你装饰了别人的窗子。”据说便是卞之琳为张充和而作。


失意的卞之琳,追求了张充和十几年,直到自己四十五岁,才黯然结婚。


张充和等到心上人之时,也已经35岁,这个人便是傅汉思。



傅汉思当时是北大西语系外籍教授,精通德、法、英、意文,此外,他还对汉学有很浓厚的兴趣,经常到沈从文家中求教。只是没想到,去得次数多了,自己的心思却慢慢全去了张充和身上。


沈从文后来还回忆道,“汉斯开始还是登门找我学中文的,后来才发现,这位美国年轻人早转移了目标,根本不是冲我来的!”



虽然隔着种族、文化的差异,但都不要紧。


张充和很喜欢傅汉思,因为他不像卞之琳那般敏感脆弱,汉思很热情开朗,也没什么复杂的心思,充和欺负了他,他都不自觉。两个人经常独处,每次傅汉思一来,孩子们便起哄“四姨,找你的。”沈从文的儿子还给汉思起了爱称——四姨傅伯伯。


两人相识仅一年,便成婚。只是在炮火纷飞之中,一切都不能安定,将来如何也是未知,于是汉思与充和商量回到美国,本来汉思还犹豫充和会不愿意,结果她却一口答应。



婚后第二年,两人飞往美国。但当时身上并没有什么积蓄,到了当地生活甚难,充和忍痛割爱,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唯一一方古墨给卖了。后来她去了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图书馆工作,没多久丈夫被耶鲁大学聘用,她便辞去原先的工作,一起应聘到了耶鲁大学,在美术学院教书法。


两人在美国一待就是几十年,充和好静,丈夫便与在自家住宅后面开辟出一片小园子,种些瓜果蔬菜。后来充和成名后,拜访者络绎不绝,有人找她出书,她却不甚愿意。她不好名,不图利,只爱平淡的生活,无事时在书房写写画画,累了便坐在院子里拈花弄草。


她总说自己一生没什么抱负,却在默默地四处演讲,宣传中国的书法与昆曲,足迹先后涉及法国、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地区。



这份淡泊与洒脱,一直坚持到她102岁去世时。


就如她在七十岁时曾写下的那句体悟,“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细细看来,正是她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