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师政管
北师政管是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官方公众号,政管经世,致知明德。本公众号致力于发布学院相关资讯,展现校园生活,关注时事热点,为师生带来便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师政管

政府管理学院本科通识课课程简介第二期

北师政管  · 公众号  ·  · 2024-06-17 19: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通识课简介

第二期






课程名称: 国际人道与可持续发展

所属模块: 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

学分: 2

任课教师: 张强教授

课程简介:

在当今全球大变局下,国际人道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不可回避的核心领域,更是面向未来议程的青年人才拓展全球胜任力的关键基础。为此,自2019年我们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国相关机构、哈佛大学、商务部研究院、平澜公益基金会、腾讯等国内外机构的支持下推出了“国际人道与可持续发展创新者计划(Humanitaria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简称为HDI)”,遴选有志于国际人道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青年学生、学者和相关从业者在知识和实践中了解相关议题涉及的多个领域、知识和前沿对话,并选拔优秀学员赴联合国机构实习,进行CCI(Classroom-Community-Internship)创新性学习。此门课程是这一计划的浓缩版,系统认知全球气候变化下国际人道与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和工作路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进展与前瞻以及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中的国际化路径探索。本课程将邀请来自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哈佛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商务部等政策部门、腾讯、平澜、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行业引领机构的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案例,开展实地探访、课堂教授、国际连线等多角度、多层次的情景学习。上一年度本课程也开始了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行动者项目(SDG Movers)的战略合作,内嵌入可持续发展Movers工作坊赋能培训(含Movers工具包和相关证书)。

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性场景式教学和参与式分析,培养大家的批判性思维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增进大家对全球现实问题的探索热情和未来参与国际组织工作的能力储备。在考核方式上,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本课程将以团队作业为主,针对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践行进程提供创新思路,优秀参与者也会被推荐参与相关国际大会和进一步的国际实践。



课程名称:城市发展与城镇化

学分: 2

任课教师: 田明

课程简介: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栖息地,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集聚中心、创新中心和主要载体。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文明发展的趋势。了解城市与城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城市和城镇化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对城市文明的传承、改善人居环境至关重要,也有利于实施科学城市管理政策,推动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掌握城镇化演进的规律和相关理论;第二,通过认识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形势,中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深入理解城市居民的行为如何塑造城市的品质,怎样的行为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第三,准确把握人类的思想和自然的基地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人类有计划的规划行为如何影响城市的文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提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学习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把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结合起来,把纵向的历史考察与横向的国别比较结合起来,讲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城市文明的演进,城市功能及其发挥的作用;把城市发展与人口迁移、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探讨人类面临的主要城市发展问题,并就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的公共政策和规划实施进行讲解和研讨。



课程名称 中国国情、发展实践及其国际比较

学分: 2

任课教师: 田明

课程简介:

本课程指导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的国情及发展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影响中国历史发展,在国别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决定中国发展路径的基本因素,系统学习如何运用理论来分析实践问题,分析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影响中国发展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2)如何解读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因为只有通过这个历史过程梳理才能理清中国的基本特质。(3)中国的基本特质是一成不变的吗?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的?(4)自然环境、人口变化、经济特征、社会结构、文化与意识形态、政治特征、国际环境是如何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的,发挥了什么作用?(5)目前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什么?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本课程授课的基本思路有两条:第一,人口、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等基本国情以及国际趋势是如何影响了发展走向,而具体的发展实践又是如何对基本国情进行响应的。遵循国情——历史——制度;约束——响应——路径;外部——内部——选择的逻辑展开;第二,采取纵向的历史分析与横向的要素分析相结合。纵向的历史分析:进行历史的比较。横向之间以自然、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为线索进行中国与欧洲,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印度的比较。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导论

所属模块: 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

学分: 2

任课教师: 徐晓新

课程简介:

现代社会中,公共政策无处不在,与每个人休戚相关。掌握必要的公共政策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运作,将个人发展融入宏观环境和时代背景。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公共政策导论》以介绍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核心内容,重视运用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国际国内的公共政策实践。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框架,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政策过程的基本脉络和逻辑。教学内容上坚持政策问题导向,注重政策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应用,主要基于中国政策实践开展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现实中公共政策相关问题和现象的理解。


微信编辑:王艺榕

微信审核:王   玲

微信来源:本科生教务处







微信号:jszgyID

新浪微博: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