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指导学生系统了解中国的国情及发展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影响中国历史发展,在国别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决定中国发展路径的基本因素,系统学习如何运用理论来分析实践问题,分析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影响中国发展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2)如何解读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因为只有通过这个历史过程梳理才能理清中国的基本特质。(3)中国的基本特质是一成不变的吗?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的?(4)自然环境、人口变化、经济特征、社会结构、文化与意识形态、政治特征、国际环境是如何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的,发挥了什么作用?(5)目前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什么?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本课程授课的基本思路有两条:第一,人口、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等基本国情以及国际趋势是如何影响了发展走向,而具体的发展实践又是如何对基本国情进行响应的。遵循国情——历史——制度;约束——响应——路径;外部——内部——选择的逻辑展开;第二,采取纵向的历史分析与横向的要素分析相结合。纵向的历史分析:进行历史的比较。横向之间以自然、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为线索进行中国与欧洲,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印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