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广东3+证书高考中作文的重要性及历年真题的整理。文章强调了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地位,以及好的作文是如何通过长期的练习和修改得到的。此外,还列出了近十年的广东3+证书高考作文真题,供考生参考练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文在广东3+证书高考中的重要性。
作文通常占语文总分的40%,是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部分。好的作文需要长期的练习和修改,不能靠蒙答案得到高分。
关键观点2: 近十年广东3+证书高考作文真题整理。
文章整理了近十年的广东3+证书高考作文真题,包括2024年、2023年、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和2015年的真题。这些真题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文体,有利于考生了解作文考试的题型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关键观点3: 对历年作文真题的分析和思考。
文章提到的作文真题涉及青年人的职业选择、工匠精神的体现、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的关注和推崇、女排精神、传统手艺的坚守和传承等。这些材料要求考生对社会现象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并从中提炼出观点和立意,体现了高考对学生思辨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的考查。
正文
在语文考试中,占分最多的题目是作文。
广东3+证书高考,作文通常占语文总分的40%
。
绝大部分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他们的作文得分都不会低。
好的作文不是靠整蒙出来的,几乎都是长期的练习和修改出来的。考场上的一气呵成源于考场下的千锤百炼,空想也出不了好作文。观点立意在练笔中才能学会提炼,结构脉络在练笔中才能学会运筹帷幄,语言文采在练笔中才能流光溢彩。除了刚才说的几点,当然还有包括对时事的关注与理解,以相关文献的阅读。
以下整理了近10年广东3+证书高考
语文作文真题,有时间的同学可以练练手,如何观点立意?可以找哪些角度进行开展等等的练习!
近年来,一大批青年人利用专业特长赋能传统职业。张柏铭将自己的编程技术用在养殖业中,实现了自动化养殖;莫丽贤采用“互联网+农场+旅游”的新形式,带动了农场周边旅游的发展及其他农产品的产业链的形成,杨成兰的“非遗+生活美学”为理念,以侗布织染技艺保护与传承为使命,创立梦想工坊....他们让传统职业焕发了新的生雅,唱响了一首首壮丽的"青春之歌"。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毕业生邢小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
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邢小颖进入清华后,她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连续七年荣获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教学特等奖和一等奖。邢小颖深耕专业,不断学习。她着力将专业领域“大国工匠”元素融入课堂,用“工匠精神”感染学生,让他们体悟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自豪。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在网络平台上,娱乐明星上传一张照片或发一条信息,立刻引来大量网友围观,关注度非常高。
近年来,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大国工匠,人民弟子兵,快递小哥在各行各业,突出作出贡献的劳动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崇。
对以上现象,你有什么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国女排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以11连胜夺冠。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献上了一份厚礼,女排精神再次受到了追捧,主教练郎平曾说∶我当主教练对自己的要求是首先要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女排精神,就是团队精神,大家永不放弃的精神。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请写以篇不少于700字体的文章。
捏面人、做糖人、雕刻、剪纸,传统手工人赚钱不多,在这充满诱惑的世界上,他们依然在坚守,唯恐这门手艺失传。尽管生活清苦,但是他们却说,“手艺传到我这里不能断”“我也想过转行,但是舍不得这种文化和历史味道”“我这辈子,就做这一件事,我的心就跟它连在一起了”。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一个家长的帖子在网上传播甚广,并引发了大家激烈的争论。有人赞同,有人持相反的意见……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请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意。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薛敏修,82岁,在2014年报读了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17年12月顺利毕业。下面是她作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节选:
当你长大,你会发现成功的定义在改变。对我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地去生活,不要屈服于同龄人的压力,不要囿于成见,不要让别人的观点淹没自己的初衷。
上面的发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近日,一段网络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的讨论视频中,一男子辱骂两女子,见女子打电话报警就抢夺她的手机,还将女子推出车门。自始至终,同车厢的乘客一直无动于衷,几位乘客还拿着手机,一会看手机,一会看热闹。事后,有网友对施暴者进行了人肉搜索和辱骂,有网友评击了那些冷漠的围观者。有人说,施暴的男子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在网上采取人肉搜索和辱骂的方式去攻击他,又变成了另一种暴力。有人说,大家在网络表现正义和热心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对欺凌的陌生人出手相助却很难。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